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的心理与防控途径分析

2019-05-07姚洁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感染者艾滋病量表

姚洁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病变,它对人体CD4 T淋巴细胞有着明显的破坏作用,严重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高,并可导致恶性肿瘤的产生,死亡率高。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不仅忍受着躯体上的不适与痛苦,也承受着旁人难以忍受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自卑是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普遍存在的负面情绪,部分心理脆弱者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自杀倾向。为此,临床工作者在探讨科学规范的艾滋病治疗方案和药物时,也需结合患者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疏导措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1-3]。我院对收治的部分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54例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沈阳市第六医院接受诊治的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25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4.6±1.8)岁,病程0.5~8.0年,平均病程(4.2±0.6)年;另选取同一时间段进行体格检查的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男28例,女2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4.9±2.0)岁。上述数据间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108例入组者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定[4-5]。具体内容为:SAS量表包括20个条目,各个条目均为4级评分,分值1~4分,1分为没有或很少,2分为小部分时间,3分为相当多的时间,4分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总分在50分以下表明患者不存在焦虑情绪,得分在50 ~59 分表明患者存在轻度焦虑情绪,得分60 ~69分,可判定患者存在中度焦虑情绪,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情绪。SDS量表中同样包括20个条目,标准与SAS量表一致,判定标准:53分以下表明患者未产生抑郁情绪,53~62分患者有轻度抑郁情绪,63~72分患者存在中度抑郁情绪,最终得分≥73分表明患者有重度抑郁情绪。SCL-90判定依据:该量表包括90个自我测定项目,其中躯体化(12项,共48分)、人际关系敏感(9项,共36分)、焦虑(10项,共40分)、抑郁(13项,共52分)、敌对(6项,共24分)、偏执(6项,共24分)、恐怖(7项,共28分)、强迫症状(10 项,共40 分)和精神病性(10 项,共40分)为心理测验因子,各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0为没有,1为很轻,2为中度,3为偏重,4为严重。

1.3 观察指标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人心理状态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入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录入软件SPSS 22.0中展开统计处理,各项指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焦虑状态比较(表1) 健康体检者SAS评分明显低于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焦虑状态比较[n(%)]

2.2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抑郁状态比较(表2) 对比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抑郁状态比较[n(%)]

2.3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SCL-90评分比较(表3)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SCL-90评分比较[n(%)]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被确诊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既担心受到社会各界的歧视,也担心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时间一长,导致患者遭受沉重的心理压力,严重时可导致抑郁症的出现[6]。一项调查研究显示[7],相当一部分艾滋病患者死亡不是受艾滋病本身的影响,而是受现实的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自杀的念头。同样有患者在得知自己有艾滋病后,对疾病治疗效果信心不足,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影响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家庭危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患者难以找到释放压力的正确途径,同样会出现严重的自杀倾向。自卑自责、仇视社会的极端行为同样是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比较典型的心理状态,心理上的折磨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歧视使得患者长期处于自卑自责的心态中,精神萎靡,难以投入到正常生活中;同时也有患者认为自身是受害者,心里存在严重不满,甚至会有将自己的不幸强加到他人身上的极端想法[8-9]。

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存在多种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得不到足够的社会遵重。这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促进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使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自身病情和生活。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注重患者护理 医护人员需充分认识到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的重要性,认真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与患者展开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了解社会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干预,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提高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努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促进患者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减少错误观念和极端行为的出现。

3.2 家属配合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感染疾病,作为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最亲近的人,患者家属应主动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和防止措施,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使患者获得被鼓励和关怀的感受,提高患者与疾病抗争的自信心[10]。

3.3 心理医生指导 科学规范的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心理医生应告知患者艾滋病并不可怕,得病后仍可继续进行正常生活,同时需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予以调整。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存在多种负面情绪,需结合患者实际需要选择针对性疏导干预措施,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感染者艾滋病量表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 世界艾滋病日》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局艾滋病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