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阻肺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2019-05-07姚秉增
姚秉增
巍山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云南巍山 672400
慢阻肺属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危害大,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临床中往往还需辅以茶碱类药物[1]。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属应用较广的两种茶碱类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就这两种药物对治疗慢阻肺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 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本次试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4 例)与对照组(34 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1 例、13 例;年龄最小48 岁,最大78 岁,平均年龄为(63.1±4.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年龄为(2.6±0.5)年。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18 例、16 例;年龄最小46 岁,最大79 岁,平均年龄为(63.8±4.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年龄为(2.7±0.7)年。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出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阻肺,排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对本次试验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治疗,将250 毫克氨茶碱与250 毫升0.9%生理盐水混合后行静脉滴注,每天1 次。研究组患者采取多索茶碱治疗,将300 毫克多索茶碱与250 毫升0.9%生理盐水混合后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天。
1.3 评价标准
1.3.1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①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者显著改善,FEV1 提升25%以上,日常生活未受影响;②好转:患者症状体征有所缓解,FEV1 提升15%至24%,日常生活仅受轻微影响;③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未见缓解,FEV1 提升15%以内或者降低[2]。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3.2 就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胃部不适、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试验数据采取SPSS19.0 软件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分别开展t值和χ2检验,依据计算出的P 值大小判定两组差异,在P<0.05 时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76.5%,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表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n(%)]
2.2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相比于对照组(20.6%)更低,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表2: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n(%)]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外在环境、遗传、气道反应性增高等密切相关,患者多可见喘息、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疲乏等不良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会引起诸多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需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方法在治疗慢阻肺中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往往还需联合应用茶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的功效,可分为氨茶碱、多索茶碱等多种类型,其中多索茶碱属新型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可对中枢和外周磷酸二酯酶起到抑制作用,抗支气管痉挛效果非常理想。氨茶碱能对磷酸二酯酶的生成进行抑制,并能提升细胞内cAMP 水平,松弛呼吸道平滑肌的效果也较为理想[3]。多索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效果优于氨茶碱,其起效时间更短,药效维持时间更长,且不会促使心率加快,不会刺激胃酸和胃液的分泌,其安全性更有保障[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多索茶碱相比于氨茶碱在治疗慢阻肺中更具优势,其总有效率高达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赵峥[5]的试验结果类似于本次试验结果,本次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多索茶碱在治疗慢阻肺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