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培养

2019-05-05周林来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高中语文

周林来

【摘要】语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门学科,我们几乎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语文,不过初级阶段的语文只是听说读写,随着文化素养的提高,我们对于语文的认知也不同了。高中已经是中学的最后阶段,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末尾,是抓好全面素质教育的最后时期。高中的教育对于学生在大学甚至以后都有着深远影响,所以高中教学中语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说读写了,而是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语文文学的情感态度、审美观方面,在学生小学初中的语文基础上加以升华。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审美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品格、三观塑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 审美培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培养个性化审美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在此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感情,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感受到其魅力,能与作者形成共鸣,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一部文学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既有利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地提高,在生活上又有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感情态度。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心理学上认为想象力是一个人当看到某种事物时,能通过大脑中储存的一些经验,能对其加以修饰延伸。审美感就是对所看所感产生美好的想象。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是精选的文学名家的作品,课文作品中往往寄托或抒发着作者的某种感情,亦或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通过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解读,体会到其中一些深奥的思想,甚至能够举一反三,对课文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见解。这样学生学到的就已经超越课堂知识,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对事物的审美感。

2.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适用于这里。语文知识往往是繁杂琐碎的,需要学生一点一点去理解,去积累,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又枯燥的工作,如若没有兴趣的支撑,是很难有所成效的。课本上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加以延伸,拓展课堂空间,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对学生们个性化审美感的培养中能引导其发现赏析一片文学作品的乐趣。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欲望,能够达到学生主动学习、渴望学习的效果。这样在语文甚至是其他科目的学习中都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优化教学效果

事实上小学到初中的语文学习都是一个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就要提升一个阶段,即对语文的个性化审美培养。一节课40分钟,但是调查表明一般学生高效率听课的时间不足半节课,老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思,把思绪带到课堂上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去探索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文学审美,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人来读,阅读就是与他对话,通过交谈,去发现他身上的美。当前不太完善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往往只注重卷面成绩,而忽略了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再加上越来越紧张的高中生活节奏,学生们很难放松自己,这样就导致上课学习情绪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个性化审美的同时,带学生陶冶了情操,也在心灵上放松了自己。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怎么培养个性化审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个性化审美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不断地引导,培养。要让学生理解意识到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让其主动接受审美,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出其独特的审美感,对一篇文章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正所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化审美一定会提高一个层次。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语文个性化审美的主体是学生,但是首先第一关是老师的水平要足够高,否则何谈带领学生探讨以及培养个性化审美。因此老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提高自身审美水平,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水平,这样才能提供给学生们更为广泛的知识面,给他们个性化审美能力更多的提升空间。老师要大致保持自己的审美态度的方向,让学生们有章可循。当然,老师的审美观念要是积极向上的,一个学校的管理阶层当然也有必要督促规范老师的审美观念,这样才能传输给学生积极向上的观念,才能更好的培养其独特的个性化审美观念。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老师应当总结经验,再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积极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与学生的探讨中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共同进步。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分类,为其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案,相信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审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2.创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无疑会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审美的培养过程中,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的积极配合,师生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整个学校的个性化审美范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来引起学生们对赏析的兴趣,让其感受到赏析文学的快乐,让审美氛围充满学校,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学生老师的共同坚持努力,这便成了一种学校文化,让学生时刻都能对美有所感触。老师是学生审美培养的领路人,但也是同行者,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互相探讨自己对于审美的疑问或者是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创造出一种老师也是学生、是他们的伙伴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的个性化氛围。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如今已是信息时代,老师要充分发挥时代特点,技术优势,现在绝大多数中学已经配备多媒体设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如遇到一篇有气势的文章时,以《沁园春·雪》为例,课本上没有图,完全可以用幻灯片绘声绘色的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气势磅礴的冰雪景色。先让其在视听上感受这种氛围,由外而内的引起心灵上的震动。提升对作品解读的深度,更加深切的赏析文章,慢慢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或是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到文章所写所感之地实地体验,相信这样带给学生的感触是课堂内课本上远达不到的。教师是教学方式的把握者,应当积极研究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多方面的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在多元化多方面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个性化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审美对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的社会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应只看到表面知识成绩,更要体会到对文学作品深刻赏析的重要性。培养其能够解读文章,与作者“对话”的能力,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观念都是由重要意义的。而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邓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J].雪莲,2015,(35):100.

[2]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学報,2011.

猜你喜欢

个性化高中语文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