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9-05-05金芳芳
金芳芳
摘要: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新时代,教育与人才、科技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作为一名教师,实现自身素养与能力的提高是其需要反复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师 师德师风 教学能力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14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教师的质量关系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刻不容缓,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如何解决频繁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
从古至今,教师都被誉为“园丁”“蜡烛”“人梯”“拓荒牛”等,该职业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爱情诗被现代人誉为尊师重道的经典名句。教师在重视教学能力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做到“身正德高”,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不仅是教师传授的文化知识,更是教师的品行。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面对与以往不同的新型校园与课堂模式,价值观又在最重要的形成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否端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1)纠正高校所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从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现状方面来看,总体是好的。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学术不够严谨,学术风气不够端正的问题,例如高校教师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敷衍应付学术任务或让他人代替完成,这种不正态度严重影响高校的学术风气,同时也为所教学生起到了负面形象示范,为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为人师表应该以身作则、甘于奉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出现了功利性的品行问题,如忙于自身的副业,应付式备課与教学,忽视了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如对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甚至向学生收礼或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免费劳动力等。这些都是目前比较多见的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2)加强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面对频频被曝光的师德师风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等,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做到“奖惩分明”,通过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来鼓励高校教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基本技能,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技能的核心,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教学创新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又可划分为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多听课,多读专业书籍,多学、多听、多看,在反复的思考学习中,强化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因为通过教师的表达,学生从中学习知识。而教师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程度。表达能力又可分为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练习朗诵,通过朗诵练情感、练语速、练语调、练语气。高校教师应主动自觉地练习朗诵,高校应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多组织教师朗诵比赛等活动,强化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撰写教育故事和写板书,对于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则有很大的帮助。撰写教育故事,不仅能够练习和强化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板书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总结和概括的能力。身体语言表达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目光、神态和手势均能够向学生们传递某种信息,并且体现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的身体语言必须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其精神面貌必须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可以结成小组,采用微格录课或相互听课的方式对自己身体语言表达不足的地方加以纠正,并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强化练习。
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一个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仅仅将知识讲完并不代表教学的完成,还要组织学生们认真地听,有效地听,高效率地吸收。为了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多研究一些案例分析,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经验和方法,并且在课堂中应多实践,课后多总结和反思,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2)课堂教学的设计、评价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评价能力包括课堂课型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教师形象设计、教学预想效果设计、教学特色创新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能力。高校应组织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明确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课程,学习、总结、反思。另外,写教案、说课、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的有效方式,高校应要求并且教师应自觉每课附教案,教师之间可结成小组,进行说课演练、相互听课等活动,并且从自我、学生和同伴三维度进行测评,为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把脉”。
三、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创新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德高”与“艺高”相结合,高尚的道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标准的教学质量教会学生更深刻的文化知识。但是较强的科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双重意义,不仅对提升国家科研水平具有即时性意义,更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高校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研究。高校教师应具有扎实的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探究、教育论坛、撰写读书心得、教育叙事、竞赛评比和量化考核进行,在这些活动和工作中激励教师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启发智慧,开阔视野,引发反思,交流总结教育教学问题,学习巩固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2)高校教师要敢于进行科研创新。在课题研究活动中,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研究以及指导学生研究活动来提升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通过考核评价和自身反思,吸取经验和教训,多研究,多思考,在教学中学研究,在研究中学教学。教师应该在所涉及学科领域内,敢于提出新观点与新问题,并进行研究与创新。高校应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机制建设,多支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是汇聚智慧的灯塔,高校师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生力军。我国如今已是高等教育大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很多让世界震惊的伟大成就。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文明与民族命运。高校应致力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在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应结合社会现状与学生发展进行因材施教,以“学习者”为中心,善于做好青年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