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04郑远方李夏妹李斐斐胡朝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郑远方 李夏妹 李斐斐 胡朝霞

[摘要]目的 探讨自血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20例,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结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AC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T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的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疗法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哮喘缓解期均具有效果,自血疗法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疗法的效果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自血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b)-0158-04

支气管哮喘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由多种物质参与的炎症反应,参与物质包括气道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1]。近年来,儿童和成人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据2010年全球哮喘防治会议指出,目前全球哮喘人数有3亿人,在中国,哮喘的人数约为2780万,平均临床哮喘患病率为2.1%,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哮喘的人数可能在未来10年内显著增加。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特点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外界环境、个体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2]。虽然哮喘患者在临床缓解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与常人生活无异,但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易受外界因素及自身诱发,若无药物紧急处理,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哮喘缓解期的长期治疗是必要的。中医的针灸穴位治疗法因其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果独特、疗效优秀已成为预防、治疗哮喘的方法之一。我院观察、比较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简称自血疗法)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及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探求两者的优势及不同,为临床上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2±5.2)岁;平均病程(23.5±12.1)年。治疗组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5±6.6)岁;平均病程(26.7±15.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21世纪”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3]中哮病临床诊断要点。①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可闻及明显的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严重时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②发作多有诱因,包括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发作前多有不同的先兆,如咳嗽、喷嚏等。发作时常呈突发性,休息后症状持续数分钟缓解,严重者甚至可持续数小时。③多伴有过敏史或家族史。④发作时两肺哮鸣音明显,伴或不伴有湿啰音。⑤行痰液涂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胸部X线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于2016年发布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的标准。①哮喘的典型症状如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常反复发作,多是接触各种物质或刺激后发作。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c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1~4条或4~5条,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者若具备以下表现,则诊断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无明显变化者。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为15~75岁;②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哮病诊断标准;④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并能配合研究者进行本试验;⑤同意接受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自愿参与该项研究,并如实回答研究者的问题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5岁或>75岁的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晕血、晕针患者;④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或重度以上支气管哮喘者;⑤治疗期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⑥咳嗽变异性哮喘者;⑦合并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核、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以及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⑧精神障碍患者以及不能配合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英国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241;规格500 μg)治疗,50 μg吸入,2次/d,以60 d为1个周期,治疗1个月后随访1次。

治疗组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患者取端坐位,面向操作者,如首次治疗者,取卧位。先定位取穴,取穴分为3个疗程,第1个疗程主要用来缓解症状,故选取止咳化痰平喘等穴位为主,取穴为:定喘、足三里、肺俞、风门、曲池;第2个疗程肺脾同调,选取健脾补肺等穴位为主,取穴为:定喘、大杼、脾俞、丰隆、肺俞;第3个疗程治本为主,选取补肺益肾,金水相生等穴位,取穴为:肺俞、足三里、肾俞、曲池、定喘。用5 ml 7号针头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抽取静脉血共2 ml,背部穴位行斜刺法进针,进针0.5~0.6寸,向脊柱方向与皮肤呈45°角倾斜刺入。四肢穴位行直刺法进针,与皮肤呈90°角垂直刺入,其中上肢进针较下肢浅,上肢一般进针0.5寸左右,下肢进针较深,如足三里穴,可直刺1~2寸[5]。穴位注射时,按照每个疗程的穴位排序不同,行特定顺序注射,每个疗程每次注射一对对称穴位,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当1个疗程完成后,间隔10 d,注射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以60 d为1个治疗周期后判断疗效。治疗后1个月随访1次。所有操作均由培训医生穴位定位,培训护士抽血及穴位注射。

操作方法:进针以宁浅勿深、宁斜勿直为原则,抓紧针管与针筒结合部位[6]。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7]制定,分为完全控制(哮喘控制,哮鸣音消失),部分控制(哮喘缓解,或发作次数减少),未控制(症状无变化),回访阶段评价哮喘控制情况。根据对比治疗前后以及回访时记录的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评价治疗效果。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未满足者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ACT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T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的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自《内经》开始,就有关于哮喘的记载,虽无哮喘之名,但关于哮喘的症状、病因、病机散在于诸多篇章中。在《金匮要略》中,明确将哮喘发作的症状及治疗归于伏饮证中。哮喘病名的提出,首先由朱丹溪首创。在哮喘认识和治疗上,中医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其病因病机为内有宿痰,再由外感、劳倦等外因所触发,气道为痰所阻,气道挛急,气机不畅,肺气上逆[8]。洪广祥教授研究发现哮喘的内因中气阳虚是其关键,其夙根是伏痰,其诱因为外感,调节自身免疫功能以达到提高自身抵抗力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环节[9]。哮喘缓解期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主,痰饮留伏未动为辅。治宜扶正固本,杜绝生痰之源。近年来,在治疗哮喘方面,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的治法之一,遵循中医学外治法之“内病外治,殊途同归”及“外治能补内治之不及者”等治疗原则,收获独特的疗效。自血疗法还可抑制变态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起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10]。在自血疗法的取穴疗程上,根据哮喘本虚标实的病机,本虚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标实为内有宿痰,痰气交阻,针对此不同病机,采取不同的疗程治疗,第1个疗程针对痰气交阻的病机,选取止咳平喘的穴位;第2个疗程标本兼顾,肺脾同调,选取具有健脾补肺的穴位;第3个疗程治本为主,补肺益肾,金水相生。总体来达到肺脾肾同补,三脏同调的目的。诸穴合用,合理搭配,首先止咳化痰平喘,祛除宿痰,缓解症状,后调理肺脾肾,标本兼治来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自血疗法是中医针刺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其延伸和发展,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和自体血液细胞多成分激发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是一种以经络穴位、经络作用、自体血液及局部刺激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该疗法对呼吸疾病致炎因子的抑制作用已得到临床证实,包括对常见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显著[11]。从中医整体观及现代医学研究来看,自身血属于气血精液中的阴血,是与自身最为亲近的物质,将其注入自身穴位,发生各种特殊反应,疏通经络,流通气血,营养经络,从而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施展,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自血注射时针刺局部作用产生“得气”感,通过经络,气感传导,调整脏腑虚实。总体体现了中医特色疗法的“简、便、廉、验”。

在自血疗法的穴位选取上,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及临床经验,选取对该病有确切疗效的穴位。选取具有止咳定喘疗效显著作用的穴位如定喘穴,定喘穴不属于十二正经,其为经外奇穴,在膀胱经与督脉之间。在解剖上定喘穴属近部取穴。自血注射定喘穴能显著缓解气管挛急,降低气道阻力,来达到降气平喘之功效。肺俞位于后背,在脊柱旁,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为肺之背俞穴,络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解剖上接近肺脏,在神经分布上,肺俞穴与肺脏属同脊髓节段分布[12]。针刺肺俞穴不但使患者呼吸功能明顯增强,还可明显减小气道阻力,从而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均明显增加[13]。有研究证实,刺激肺俞穴可以达到调整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功能、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的作用[14]。有临床研究表明,不仅是在肺腧穴行药物穴位贴敷可刺激该穴位,而且在该穴位行自血注射也可刺激该穴位达到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15],是穴位注射治疗哮喘的主要穴位。曲池为大肠经合穴,足三里为胃经穴,两穴对胃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而胃肠的蠕动可助肺的肃降,并起到肃肺平喘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还有缓解哮喘作用。肾俞、足三里主要针对先天肾脏、后天脾胃。通过自血注射,补后天、充先天,后天滋养先天,来培肾固本、补益气血,调整肾、脾胃脏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足太阴脾经,一络通二经 ,丰隆穴确有化痰平喘之效。

本研究采用自血疗法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临床观察显示,两组治疗均具有效果,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血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效果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相当,且自血疗法能起到“固本治本”的作用,临床效果肯定,可为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提供优秀的中医外治方法,故在临床上对于哮喘缓解期患者,可建议使用自血疗法控制症状。

综上所述,自血疗法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哮喘缓解期均具有效果,自血疗法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疗法的效果无明显差别。

[参考文献]

[1]赵彩霞.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踐,2016,29(7):870-872.

[2]华雯,黄华琼,沈华浩.《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5):447-452.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675-697.

[5]盛荣.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3):25-26.

[6]张林娇.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101.

[7]洪建国.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6):1278-1280.

[8]郑莉莉,李泽庚.中医文献对支气管哮喘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溯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4):141-143.

[9]杨玉萍.对洪广祥教授关于气阳虚弱为哮喘发病内因理论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437-4438.

[10]杨兰,高泓.近十年自血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2):53-54.

[11]颜蔓仪.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6(6):332.

[12]刘海涛,张立德,刘玉丽.大鼠“肺俞”“心俞”穴定位研究[J].山西中医,2016,32(2):38,40.

[13]耿昊,占道伟,徐万里,等.针刺肺经腧穴、大肠经腧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7,37(12):2191-2193.

[14]耿立梅,马璇雯,于向艳,等.穴位注射联合中药贴敷对哮喘大鼠细胞因子IL-10、IL-17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 35(12):42-44.

[15]吴兆利,李春日,刘自力,等.针刺“足三里”对哮喘大鼠嗜酸陛粒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叨[J].中国针灸,2012,32(8):721-725.

(收稿日期:2018-05-16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抗反流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哮喘的疗效评价
哮喘宁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