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N端脑钠肽异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9-05-04方秀珍刘溢雯付美芳张传林
方秀珍 刘溢雯 付美芳 张传林
[摘要]目的 分析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N端脑钠肽(BNP)异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BNP异常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异常的COPD患者实施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BNP水平,且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者病程。
[关键词]N端脑钠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硝酸异山梨酯;血气分析;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3(b)-0041-0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空气污染逐渐加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1],这对基层医院的诊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3]。由于二级医院诊疗水平和基层设施等明显滞后于三级医院,因此探索一条既科学易行又适用于二级基层医院的COPD的诊疗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我科收治的60例N端脑钠肽(BNP)异常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在基层医院找到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COPD的诊治水平,缩短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BNP异常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4岁,平均(64.35±3.41)岁;病程1~7年,平均(5.13±1.04)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6~85岁,平均(64.42±3.38)岁;病程1~8年,平均(5.26±1.17)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经检测患者BNP水平高于280 ng/L。②精神状态与理解能力正常;③无其他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④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其中;⑤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②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疾病,或有肝肾功能异常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对照组行抗感染、化痰等常规治疗,同时去除诱发疾病的因素,对患者体重监测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17)4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3 d。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浆BNP水平。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③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4],显效:经治疗患者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且疾病对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患者肺部啰音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患者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均可见改善,日常生活受到轻微影响;无效:患者臨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④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14±1.87)d,短于对照组的(10.39±2.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8,P=0.000)。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轻微头晕,1例出现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2)。
3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5-6]。统计显示,全球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发病率已高达9%~10%[7-8],可见COPD的诊治工作任务艰巨。对于这一慢性疾病,基层医院需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能力。由于二级医院诊疗水平和基层设施等明显滞后于三级医院,因此探索一条既科学易行又适用于二级基层医院的诊疗方案十分重要[9]。
BNP由多个氨基酸构成,为心室所分泌,是利钠肽家族中的一员,其功能包括舒张血管、排尿、排钠等,同时还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对抗作用,其对于血管、心脏动态稳定均发挥着重大作用[10-11]。COPD患者心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BNP水平的升高情况往往预示着患者心功能受影响的程度。对于BNP异常的COPD患者而言,单独应用COPD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化痰等疗法,无法满足患者症状改善的需求[12]。单硝酸异山梨酯在COPD患者中虽然近年来有所应用,但其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我科近年来尝试引入了这一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属于硝酸异山梨酯主要的代谢产物,其可对COPD患者通过如下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可合成一氧化氮,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腺环素,对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发挥抑制效果[13],促使外周血管、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提高静脉血容量,降低回心血量,减轻患者心脏的前负荷与后负荷,促使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降低,进而使得右心室负荷减轻,降低心肌耗氧量[14]。同时,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心肌血流分布情况有改善作用,可使之重新分布,促使缺血区域的血流供应情况得到改善,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对COPD引发的通气功能障碍所致低氧血症有明显缓解作用[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促使患者BNP水平明显下降,改善机体的血气分析情况,降低患者低氧血症的程度。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单硝酸异山梨酯可尽快、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还可缩短患者病程,使之尽早出院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中易引发头晕、皮疹、头痛、视物模糊、昏厥等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对用药剂量、给药速度适当控制,采用小剂量、缓慢静脉给药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提示在合理应用的基础上,该药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BNP异常的COPD患者实施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效明显、副作用小、价格便宜,易于临床监测,同时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冯连滔,张炎芬.NT-proBNP在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不同时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 21(8):1528-1532.
[2]李宁,徐莉,陈颖,等.心功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心病患者NT-proBNP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2):2261-2264.
[3]马斌,封凯旋,赵钢.血浆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9):1563-1566.
[4]赵华琴.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7,38(1):72-74.
[5]刘雪琴,关晓暄,孙立军.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3):513-516.
[6]牛宏涛,杨汀,王辰.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1-4.
[7]吕娜,强丽霞,赵婷婷,等.氧化应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746-749.
[8]陈洋,张军营,倪高顺.环丙沙星联合茶碱类药物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779-1780.
[9]周诗晶,李星,黄磊,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合并高黏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63-66.
[10]胡伟林,赵珊珊,涂明利,等.慢阻肺患者血清CD64感染指数及PCT水平变化[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8):1395-1398.
[11]蔡波.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疗效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9):595-598.
[12]周新云.血气分析、BNP、D-二聚体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鉴别诊疗作用[J].当代医学,2016, 22(7):29-30.
[13]阚红艳.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169-170.
[14]王立利.单硝酸异山梨酯在AMI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LVEF及CK-MB、CK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3):293-294.
[15]姚冬梅.叶酸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冠心病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2):205-206.
(收稿日期:2019-01-05 本文編辑:闫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