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环境下深化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究
2019-05-04谢晓媛
【摘 要】本文论述产教融合环境下深化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提出四方面的改革策略:加强校企合作,务实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方向,加强产教融合;深入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保障合作顺利进行;明确校企合作的主要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 课程改革 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61-02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课程也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主要调整的目标是使专业课程更加接近职业要求。在基于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很多高校进行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此次课程改革的力度很大,除了以上方面的改革,高校还为其专业丰富了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可称为核心能力。在产教融合的环境下,培养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也引起了院校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对产教融合环境下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做一探讨。该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多年来按例举行校企合作活动,将工学结合作为专业改革的核心要求,以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与调整规范,不断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努力建设企业与学校双向模式的师资团队,并且对校内与校外的资源进行最有效合理的配置,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明显。
一、加强校企合作,务实专业基础
(一)明确企业需求,加强专业能力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技术能力包括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及技术改造等。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可以总结为自动控制技术基础,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态设计与应用,电气控制技术。根据专业岗位的需求对应设置专业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接近企业的需求,增加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优势;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意识到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与就业薪资之间的关系,从思想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结合专业能力,构建课程群
依然保留原有的课程体系,对学校和企业对接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教师团队为了建设更加复杂、更加综合、更加体系化的课程群,调查了各种资料,并对国外比较发达的职业教育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加以借鉴。为了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群,教师团队已经运用很多高效可行的方法,并结合以往的经验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对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系统化指导。
学生通过学校制定的知识和技能递进的系统化项目,进行高效的技能训练和专业学习,从而达到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求的知识的目标,并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模式将会打破现有的教学与就业相对分离的状态,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将专业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掌握整个专业知识。这种人才设计模式将从不同方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制定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迎合行动向导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并基于此设计了以工作需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这种模式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从而组织起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实现了将实训室和生产性教学工厂搬到教学课堂中来的设想,让学生在工作需求的强烈激发下,重燃起对学习的信心。该课程体系采用提出任务、学习知识、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交流这五步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实现教学一体化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解决实际工作过程的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五步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不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促使教学团队主动积极地研究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此方案的实施,使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学习了专业的职业技巧,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全方面发展。“五步教学法”不仅使学生的工作与学习联系更加紧密,并且使行动导向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真正落实。
二、拓展专业方向,加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借助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工作思路,按照“遗产促学,以学促教”的方法,并且以企业与产品为核心进行整体规划。在合作前期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教学设备开发,从而促进专业建设、教学与师资建设,使人才培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根据不同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殊需求,学院需要对该专业进行系统的改革。例如,有些企业偏重自动化设备生产与应用,有些企业偏重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除此之外,该专业的自动控制技术基础,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态设计与应用,电气控制技术等技术也在不同的企业得到需要。由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不同,对该专业要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学院的课程改革也应该构建规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每一门学科都应设立选修与精修两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兴趣来加以选择。比如,如果学生对电梯产业比较感兴趣,就可以对电梯的安保与维修技术进行精修,而对其他的学科,可以根据兴趣来选修。
可在院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并融入企业文化,按照企业的专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经验,用军队的管理思想去对學生进行规范管理和思想文化教育。在院校中实施以军队的纪律,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并且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院校应该坚持严格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三、深入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保障合作顺利进行
(一)成立合作团队,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师资队伍由优秀教师组建,以年轻教师为主,以企业设备及产品开发为基础,共同规划、协调、考核、管理校企合作等研究的各项工作,从而达到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合作团队本着校企合作的思想,落实课程开发,技能大赛,资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
(二)规范合作机制,全面促进校企合作
1.提升校企合作理念,深化校企合作。本着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思想,开展产品的用户培训,技术提升的项目,激发企业与院校的合作积极性,促进多方面合作工作的发展。
2.成立电工电子爱好者协会技术社团,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该社团不仅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广泛吸收优秀的学生参加到社团来,协助教师开展技术研究、课程建设等项目。
3.规范“产教结合”机制,拓展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必须和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4.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为止,大赛的获奖同学已经都被选拔为企业的骨干人员,并且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不仅可以为企业引进合适的优秀的人才,也能促进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并且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
5.以创新创业为行动导向,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与技能融入到任务实施中去,让学习模式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从而消除学生“学而不知所用”的顾虑,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明确校企合作的主要方案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调查提取出面向行业需求以及对应职业的分类,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规范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工种。根据职业对能力的不同需求,相关院校首先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然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包括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专业素养目标。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技术课,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课程拓展等四门课程。核心课程的确定由企业的职业需求决定,并且职业需求也决定了该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体系的制定首先要对传统课程体系中可取的课程进行保留,然后根据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建设新的课程,最后将两者结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很大程度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实施效果。企业工作与教学内容的深入结合,直接影响了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此次改革,使学生成为课堂和工作的主导力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
(四)专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转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需要复合型人才,以人才需求为基本,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的规格,师资队伍的建设,企业的合作等进行调研和探索。院校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使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
总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要,就应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与院校结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既符合时代需求,也切实有效。让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让企业内的巧工能匠和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亲身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让社会实践与院校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并且可以尽早为今后的工作而努力,也有利于企业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北明.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山西青年,2016(14)
[2]罗南华,杨晓菊.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余俊芳.浅谈政府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发挥[J].东西南北,2018(8)
[4]谷岩.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典型案例分析[J].物流科技,2017(8)
[5]张建云.创新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3)
【作者简介】谢晓媛(1981— ),女,广西荔浦人,研究生学历,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方向。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