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肾盂造影、CT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比研究

2019-04-30张玉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肾盂尿路磁共振

宋 斌 张玉梅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肾结核是泌尿生殖系统结核中最主要的结核病,也是全身性结核疾病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肾结核继发于肺部结核,研究发现超过15%的肺结核患者可发展成为肾结核[1]。肾结核多发生于成年人群,我国肾结核病例中有75%发生在20~40岁,且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肾结核的病原菌主要来自肺结核,也可来自骨关节结核、肠结核等其他器官结核。肾结核的临床症状表现根据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病变初期仅局限于肾脏的某一部分导致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从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本研究以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153例肾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脉肾盂造影、CT尿路成像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相关科室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肾结核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61例,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39.38龄,其中男)岁。其中单侧肾结核122例,双侧肾结核3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痛、尿频、尿血及腰痛。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静脉肾盂造影、CT及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测。所有患者均签署参与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且本实验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检查方法:静脉肾盂造影检测:采用美国Rapiscan公司生产的X光机进行肾盂造影,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前8 h禁止进食,并排空胃部及肠道中的异物。患者先采取平躺位摄取腹部平片,再经过静脉注射制备待用的75%泛影葡胺对比剂50 mL,分别在注射完毕后第7 min、15 min及45 min对患者的双肾部位进行摄片。所有摄取图像均经X光机配套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CT检测:使用美国GELightspeedplus型16排CT机。设定CT扫描参数:电压及电流为120 kV,100~180 mA,512~180的扫描矩阵,扫描视野采用35 cm描矩阵 cm。扫描范围为双肾上极至下极,必要时对患者膀胱及输尿管进行扫描。先行平扫,层厚为5 mm,层间距采用2 mm。采用增强扫描时通过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ml,控制注射速度为2.5 mL/s,剂量为1.0~1.5 mL/kg。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测:使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测。患者采取仰卧位屏气进行检测扫描。使用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采用冠状面T2WI扫描。设定扫描参数:扫描重复时间TR为3500 ms,回波时间TE为730 ms,层厚采用5 mm,层间距采用3 mm,取320距采用描的扫描矩阵,信号采集时间设定为5 s。使用磁共振配套工作站及处理软件,通过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技术对输尿管重点部位进行三维成像观察,通过对比观察选择最佳部位生成磁共振图像。

1.3 评价标准:根据三组肾结核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正确率。检测正确率=检测正确病例数/总检测病例×100%。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静脉肾盂造影组检测的正确率为50.94%,与CT组的正确率71.70%(χ2=4.81,P=0.0282)及磁共振尿路成像组的正确率90.57%(χ2=16.79,P=0.000)对比均差异显著;CT尿路成像组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组检测正确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04,P=0.0445);三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

3 讨 论

肾结核是一种结核杆菌感染的继发性结核疾病。结核杆菌感染肾脏主要经血液、尿路、淋巴管及直接蔓延四种途径。结核杆菌经血液感染肾脏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肾结核分为单侧感染和双侧感染,临床检测中肾结核单侧感染达到85%以上。肾结核早期感染病变经过治疗均能治愈,如果检测发现不及时病情会迅速发展变现为严重的双侧肾脏感染,增加治疗的难度。有鉴于此,临床检查诊断对于肾结核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静脉肾盂造影是肾脏最基本的检测方法,肾结核早期感染病变主要表现为肾脏虫蚀性破坏及肾盏部位病变,通过X线行静脉肾盂造影可以检测出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然而肾脏病变严重时肾功能减退,通过造影检测效果较差。CT尿路成像在检测输尿管的解剖结构中效果优于静脉尿路造影。CT冠状面扫描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盂和肾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3]。肾结核病变严重期肾脏发生萎缩形变,输尿管发生扩张,通过CT能够较好的检测出肾脏病变的状态。由于空间显示效果较差CT对于早期肾结核的检测效果与静脉肾盂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相比存在差距。磁共振尿路成像不需要对比剂,具有技术安全无并发症的特点。对于早期肾结核及肾脏病变严重的肾结核患者均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尤其是静脉肾盂造影无法显影的病变患者检测效果最佳[4]。

本研究表明,静脉肾盂造影组、CT组及磁共振尿路成像组的检测正确率分别为41.18%、72.54%、92.16%,三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尿路成像与静脉肾盂造影组及CT相比,对肾结核的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尿路成像与CT及静脉肾盂造影组相比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肾盂尿路磁共振
腹腔镜肾盂瓣输尿管成形术在近端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手术新技巧探讨并1例报告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