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节令行乐之踏青岁岁春朝生 踏青正当时
2019-04-30黄婵媛
黄婵媛
「踏青」在《辞海》中解释为:「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踏青是为庆祝春天到来而进行的活动,因此也称之为「踏春」。《尚书大传》卷一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春回大地之际,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人们三五成群相邀走进大自然,寒冬的沉寂之气被驱散,转而沉浸于生机所带来的喜悦之中,正所谓「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春游》)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大不相同,由南至北渐次出现返春的迹象,因此踏青的具体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总体上在农历二月与三月之间。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句:「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旧唐书》记载唐代宗于「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李商隐《二月二日》亦云:「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其时李商隐正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任职,而二月初二日在古时蜀地即被称为踏青节。此外,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清明以及三月初三日上巳也均被认为是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游」字。《诗经・大雅・卷阿》云:「伴奂尔游矣,优游而休矣。」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中有描写二月初二日成都城民春游盛景:「……出万里桥,为彩舫数十艘,与宾僚分乘之,歌吹前导……士女骈集,观者如堵。晚宴于宝历寺。公为诗,有曰: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杭州府志》也有记载:「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可见古时踏青实为一大盛事,人们群起出动,游船、赏花者往来缤纷,娱乐活动丰富多样。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描绘踏青时节的画作,从这些作品中更可直观感受到古时踏青的趣味。其中,展子虔绘《游春图》卷描绘的是郊外山水之间人们踏青赏玩的远景画面,画中春风吹起水波粼粼,湖中舟船缓行,两岸碧山桃杏,人们或相逐前进,或骑马流连,风光绝妙,令人不觉心游神往。另清代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描绘了宫廷嫔妃们于十二个月中的游乐场景,其中第二幅为二月行乐之景,聚焦于春游一角— 高架秋千。一女子立于秋千之上,自在摆荡,仿佛在掠空而过之时荡起了身旁盛开的绿杨红杏所带之清香,其他女子衣着明丽,聚于不远处,或立或坐,赏景谈笑,春意融融。
踏青, 不仅是对新生事物的欢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 在孔子的眼中是最美好的愿景;同时也是历代士族文人追求悠然自得状态的理想。时至今日,不论老少,人们仍以春游为一大乐事— 仲春、暮春之时,翠柳绿杨,杏花娇艳,梨花素雅,在春风的拂抚下,古人高架秋千、歌舞相伴,今人或许娱乐形式有所变化,但赏玩自然的心境却是一贯而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