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友重然诺 况在君臣间乾隆皇帝与「五词臣」的家人父子情

2019-04-3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辽宁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辽宁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

紫禁城 2019年3期
关键词:张照乾隆皇帝乾隆

张 杰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辽宁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辽宁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

乾隆皇帝晚年作了不少怀旧诗,其中有《五词臣》诗五首,讲述了他与梁诗正、张照、汪由敦、钱陈群、沈德潜五位汉族文人官员的特殊友谊,乾隆皇帝全身心地与他们相交往,甚至超越等级森严的君臣关系,达到了家人父子般的密切程度……

阅读链接

《圣制五词臣五首》之《故大学士梁诗正》

未可甘盘伦,祈宜颜般等。

信称馆阁材,句每有清警。

践更既已深,遂亦丝纶领。

一夜无病逝,入阁实未永。

持身恪且勤,居家俭而省。

内廷行最久,交接一以屏。

不似张挥霍,故率称其冷。

翻以是嘉之,吾岂蔽近悻?

名师实友:梁诗正

梁诗正(一六九七年~一七六三年),字养仲,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朝进士。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梁诗正被选入尚书房(又称上书房),教读诸位皇子。此时,乾隆皇帝年二十四岁,已经受封为宝亲王,参与朝廷中的部分政务。所以乾隆皇帝在讲到两人关系时说:「梁诗正虽在尚书房,彼时余学已成,名为师而实友。」梁诗正因为担任过乾隆皇帝的老师,又历官至内阁大学士,资深位尊,故乾隆皇帝晚年作怀旧诗时,把他列在《五词臣》诗之首。

清代有关梁诗正的传记,都称他「少有异禀」,其与众不同的,倒不是什么罕见的天赋,而是梁诗正「五岁始能言」,当时他的父母一定为此焦虑不安。但是后来梁诗正做了大官,在封建文人的笔下,梁诗正的这点小毛病,就成了他将来光宗耀祖的「吉兆」。梁诗正十一岁「始能文」,显露出文学才华,十九岁考入钱塘县学,成为一名生员。二十五岁时,梁诗正与同学杭世骏等六人结成文学社,以诗文联络友情,这一年,他的第一部著作《质韦集》刊行。梁诗正二十七岁入当地有名的敷文书院读书,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功底。雍正八年(一七三〇年),三十四岁的梁诗正赴北京参加会试,一举成名,取得殿试第三名探花。梁诗正中进士后,被授官任翰林院编修。

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梁诗正经过「西苑试诗」,由雍正皇帝亲自指定为上书房师傅,教授后来的乾隆皇帝及諴亲王允袐、和亲王弘昼三人。梁诗正

晚年时,满怀深情地回忆这段往事说:

尝为高宗(乾隆皇帝)作擘窠大字,适宪皇帝(雍正皇帝)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帝命竟其书,墨渍袍袖,又命高宗曳之。今藏此衣三十年矣,他时服以就木,庶存殁志君恩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七)

这件事说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父子是相当敬重梁诗正这位老师的。那么,弘历当了皇帝之后,梁诗正自然会官运亨通。可是他母亲恰在此时病逝,按照官场惯例,梁诗正只好辞官回籍,为母亲守孝三年。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乾隆皇帝以「向来翰林丁忧(回乡守孝)者,有在京修书之例」为由,将梁诗正召回北京,令其在南书房行走,帮助他处理个人著述。这样一来,梁诗正在家中只呆了半年多而已。梁诗正与侍讲学士顾成天在一起,校订乾隆皇帝所写的《乐善堂全集》。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梁诗正守丧期满,立即被补授为侍读学士,很快晋升为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梁诗正升任户部尚书,历任兵、刑、吏部尚书,累官至东阁大学士。

乾隆皇帝曾经说过,梁诗正「供职内廷,不过笔墨之事」,他虽然政绩不多,但在理财方面却有远见卓识。例如,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梁诗正上奏乾隆皇帝,建议采取屯田办法以解决存在

多年的八旗生计问题。八旗兵是清朝夺取天下,维持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清初旗人数量少,靠当兵领饷来维持生活。由于北京城聚集旗人最多,清朝为了保护皇帝和首都安全,除了当兵之外,不允许旗人从事其他职业,出现了旗人日益贫困化的趋势。自康熙朝起,清朝采取赏赐银两、代还债务、增加养育兵额等办法,都未能解决旗人生计问题。梁诗正上奏提出改变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组织旗人屯田开荒,其奏疏云:

皇上为旗人资生计者,委曲备至,而旗人仍不免穷乏。盖生齿日繁,若不使自为养,而常欲官养之,势有不能。臣谓非屯田不可。今内地无闲田,兴、盛二京膏腴尽辟。世宗时,欲令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分驻旗人耕种,已有成议,未及举行。今不早为之所,数百年后,旗户十倍于今。以有数之钱粮,赡无穷之生齿,使取给予额饷之内,则兵弁之关支,不足供闲散之坐食,使取给予额饷之外,则民赋不能加,国用不能缺。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惟有酌派户口,散列边屯,使世享耕牧之利,以时讲武,亦以实边。(《清史稿》卷三百零三)

乾隆皇帝认为梁诗正提出的办法切实可行,派大学士查朗阿等人前往东北,查看适合垦荒的地点。查朗阿经过多方面比较选择,最后选中了距离吉林将军驻地较近的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和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两地。朝廷事先在拉林盖好房屋,又派人开垦了一部分土地,为京旗移民到来做了比较周到的准备。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北京满洲八旗一千户人口前往拉林种地,梁诗正的建议付诸实施。虽然有部分旗人习惯于城市的安逸生活,陆续离开东北回到北京,使得当时成效并不明显。但北京旗人移垦拉林和阿勒楚喀这一政策却坚持了下来,在嘉庆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功。梁诗正的首倡之功,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梁诗正在户部尚书任内,向乾隆皇帝建议实行「持盈保泰」的执政方针。他在奏疏中指出,清朝每岁征收的天下租赋,扣除供应官兵俸饷和各项行政经费之后,仅剩余二百余万两银子,并不能保障水旱灾害救济和战争所需。因此,梁诗正建议:「今虽府库充盈,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

(《清史稿》卷三百零二)在他看来,当皇帝的一要自身节俭,二要减少土木工程,三要避免不必要的战争,以维护国家的繁荣昌盛。乾隆皇帝在当年颁布的首次普免天下钱粮谕中说:「朕思海宇乂安,民气和乐,持盈保泰,莫先足于民。」

(《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二)说明他完全接受了梁诗正「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的建议,宁肯藏富于民,让百姓多得实惠。

梁诗正尽管没有取得太多显赫的政绩,但他作为乾隆皇帝的老师,与其他大臣相比,所得礼遇称得上周全备至。乾隆五年(一七四〇年),梁诗正因其父梁文濂年逢七十岁古稀之年,奏请二品封典。乾隆皇帝不仅立即批准,还专门赐诗一首,为他的父亲贺寿:

旧日文章彦,熙朝卿贰班。重邀花诰宠,不异彩衣班。堂有槐三木,门如水一湾。更思跻寿世,希瑞遍尘寰。

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秋天,乾隆皇帝出关赴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祭祀祖陵,梁诗正随同其他大臣扈驾。乾隆皇帝完成谒陵仪式后,在盛京皇宫内宴请文武百官,亲自给他最宠信的几位大臣斟酒,其中就有梁诗正。谒陵队伍回程途中,经过山海关时,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登上澄海楼,眺望大海,诗兴大发,单独召见尚书张照和梁诗正两人,和他们合作联句赋诗。回到北京后,梁诗正受命和张照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二书,由于工作出色,第二年得到乾隆皇帝亲手撰写的「清勤堂」匾额。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乾隆皇帝东巡山东,拜谒孔庙、孔林,登临泰山,梁诗正扈驾协助处理政务。乾隆皇帝因为泰山路险难攀,特地传谕让梁诗正不必随同上山,命令沿途派侍卫分驻,有紧急交办事务,由侍卫传递给他。乾隆皇帝对他这位老师,可谓照顾有加。

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首举南巡,当他闻知梁诗正父亲梁文濂已经年逾八旬时,特赠一品封典,还给梁诗正一个月假,让他回家探视省亲。乾隆皇帝到达江苏省吴江县时,梁诗正和老父亲梁文濂从浙江前来接驾,以感谢皇恩浩荡。乾隆皇帝见到梁氏父子很高兴,亲笔书写「湖山养福」四个大字赐给梁文濂,又写「台阶爱日」四个大字赐给梁诗正。次年,梁诗正以老父年迈为由,请求回乡侍奉,乾隆皇帝虽然没有同意,但亲自书写「身依东壁图书府,家在西湖山水间」一联,表示慰问与理解他的心情。可是经不住梁诗正一再请求,乾隆皇帝只好允许,还赐诗表彰他的孝行:

遗荣空合道,未老暂抽簪。甚悉忠勤意,宁知孝治心。欢承备钟鼎,迹异乐泉林。翻祝归朝晚,卿家庆倍深。

乾隆皇帝还对梁诗正说:「二三年后南巡,君臣复得相见矣!」道出了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当时有些人认为,乾隆皇帝与梁诗正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二人之间的友谊「不啻家人父子焉」。

(钱仪吉《碑传集》卷二十七)

梁诗正的父亲梁文濂于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去世,乾隆皇帝在他守孝百日期满后,特召来京,以工部尚书起用。已经年过六十岁的梁诗正,又回到北京协助乾隆皇帝处理朝务。乾隆皇帝鉴于梁诗正身体欠佳,派人在澄怀园(位于圆明园福园门南,绮春园西墙外,俗称翰林花园)建造房屋给他居住,以便就近上朝,还让他享受在紫禁城内骑马的待遇。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梁诗正病逝于东阁大学士任上,享年六十七岁。乾隆皇帝因为梁诗正仅比其父亲去世晚五年,感到十分惋惜,特命皇五子前往吊唁,加赠太保衔,命入祀贤良祠,赐内库银一千两料理丧事。当时,梁诗正的儿子梁同书任官于外省,尚未到京,细心的乾隆皇帝又派内务府司官一员赴梁宅处理有关丧葬事宜。当梁诗正灵柩启殡离京还乡那天,乾隆皇帝还特地下谕沿途所过二十里内官兵赴装载灵柩的船上吊唁,遣人护送,称得上极尽哀荣。

阅读链接

《圣制五词臣五首》之《故刑部尚书张照》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

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

精神贯注深,非人所可学。

三朝直内廷,受恩早且渥。

其诗喜谈禅,学苏太相著。

以苗疆获罪,意实别有讬。

平苗事既久,复用仍迁擢。

性敏才本高,未免失行薄。

使其生前明,标榜必致错。

本朝无所施,小哉张与鄂。

极力推崇:张照

张照(一六九一年~一七四五年),初名默,字得天,一字长卿,号泾南,别号天瓶居士,江苏松江府娄县(今属上海)人。张照于康熙朝中进士,雍正年间已晋升至刑部尚书。

在乾隆皇帝眼中,张照是一个博学的全才,「才品优长,兼谙法律,学问充裕,词藻清新」,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乾隆皇帝尤其推崇张照的书法,赋诗激赏称:「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李放《皇清书史》卷十五)诗中的「米」,即北宋书法家米芾,「董」即明朝书法家董其昌。乾隆皇帝评价张照的书法艺术成就超过了米芾和董其昌,是东晋「书圣」王羲之身后的又一大家,并因此把他列为《五词臣》的第二位。

张照出身于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家庭,这可以从他在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的一份奏疏中得到证明。张照于奏疏中提及:「臣祖(张)淇曾以田千亩为义田赡族,未经奏明立案。既为公产,转恐争竞,请官为存案,载入县志,不得擅卖擅买,违者虽臣子孙,亦以盗卖官田论。」(《清史列传》卷十九)在农业经济十分发达而又人多地少的江苏松江地区,张淇能从家产中拿出千亩土地作为义田,收获粮食专门用来赡养贫穷族人,其家境之富有可想而知。张照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奢侈,为官后更是挥金如土,在朝中甚至对太监都广施钱财,故被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为「张挥霍」。

富有的家庭,使张照得以拥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加上天赋过人,又肯用功学习,张照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他在读书之余,尤其喜爱书法,「八九岁时,能将临摹历代名家碑帖作擘窠书」。张照十三岁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国子监祭酒孙岳是个有名的书法家,他见到张照写的字,大为欣赏:「华亭复得思翁矣。」(李放《皇清书史》卷十五)「华亭」指张照家乡娄县,原为古代华亭县地,「思翁」指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与张照是同县人,全句意思是说,华亭又出了一个像董其昌那样的大书法家。十三岁的张照,从此以书法名扬京城。

康熙四十八年(一七〇九年),年仅十九岁的张照考中进士,真是少年得志。前面讲到的梁诗正,在这个年纪刚刚取得钱塘县学生员资格,在清代已经算科场顺利了。一般来讲,读书人考中举人平均年龄在二十七岁,中进士平均年龄为三十七岁。张照在官场上同样春风得意,他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很快晋升为翰林院检讨,入值南书房,又连升为赞善、侍讲,转侍读。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张照任福建省乡试副考官,累官左庶子,晋升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少詹事,擢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署理顺天府尹。到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四十三岁的张照高升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成为朝廷中的主要官员。

张照一路官运亨通,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他个人的文艺素养,如乾隆皇帝所说,多才多艺,书法出众,能诗善文;其二是他担任的职务,入值南书房,担任日讲起居注官,这两个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皇帝,谈论文学之事。才能为皇帝所欣赏,是张照平步青云的关键所在。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初,贵州发生了古州苗乱。雍正皇帝为平息这次苗民叛乱,特地成立办理苗疆事务处,调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六省兵力进行围剿。可是清朝内部文武不睦,指挥欠佳,日久无功,苗患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张照被任命为抚定苗疆大臣,他的噩运随之到来。

雍正末年,雍正皇帝所倚任的满人大学士鄂尔泰和汉人大学士张廷玉两人,各自结党,互相倾轧。张照系科举出身的汉族官员,在朝廷中属于张廷玉一派。他授命经略苗疆离开北京时,雍正皇帝已经将对古州苗乱负有责任的鄂尔泰削去伯爵,还下令张照到贵州前线调查鄂尔泰。张照误以为拿到了整倒鄂尔泰的尚方宝剑,到达贵州之后并不以苗疆事务为重,处处阻挠平乱工作。张照对前线将领董芳极力赞扬,同时对另一将领哈元生则痛加斥责,还私下写信给哈元生等人,让他们上疏弹劾鄂尔泰,弄得前线将领不和,干扰了清军的平乱进程。

而恰在此时,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即位。鄂尔泰一派趁机反击,攻击张照处置无方,指挥失当。乾隆皇帝将张照召回京城,以湖广总督张广泗代替他。张广泗系鄂尔泰旧部,抵达前线后,上奏揭露张照致书哈元生弹劾鄂尔泰之事,把清兵未能取得进展的原因归结如下:

张照阻挠军机,置应办之事于不理,及调集各省兵数万余,哈元生但令沿途听用密布,攻剿不过三千,顾此失彼;董芳驻守八弓,仅以招抚为可了事。又巡抚元展成办理赈恤难民,条款纷错,官无所遵循,难民苦于守候。(《清史列传》卷十七)

乾隆皇帝下令将张照、董芳、元展成撤职查办,哈元生降职为提督,听命于张广泗调遣,又让张广泗兼任贵州巡抚。张广泗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清军人数本来大大超过苗民,加上采取招降政策,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了这次叛乱。

张照被逮捕审讯时,鄂尔泰力主致张照于死地,在他的授意下,张照被判处「应斩监候」,即死刑缓期执行。乾隆皇帝是个精明的君主,他深知张照是鄂尔泰、张廷玉两派斗争的牺牲品。由于他刚当上皇帝不久,需要这两派的共同支持,因此采取「既不使一成一败,亦不使两败俱伤」的策略,使两派都忠心耿耿地为他效劳。乾隆皇帝对平定苗乱有功的张广泗,授予轻车都尉世职,而将张照免罪释放,命他在武英殿修书。这样,既使鄂、张两派势力维持平衡,又使张广泗和张照都对乾隆皇帝感激不尽。

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二月,张照重新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入值南书房,到年底又当上经筵讲官。六年之后,张照已经官复原职,重新担任刑部尚书。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正月,张照父亲病故,回乡奔丧,死于徐州途中。

乾隆皇帝在讲到他和张照的关系时说:「嗣念张照办事尚有小才,出之囹圄之中,弃瑕录用,不数年由内阁学士荐擢尚书;供奉内廷,时得召对,不啻家人父子。」(《清史列传》卷十九)张照和乾隆皇帝能达到如此亲密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乾隆皇帝特别喜爱张照的书法。清代人称赞张照的书法作品「笔力直注,圆健雄浑,如流金出冶,随范铸形,精彩动人,迥非他迹可比」。又说:「得天(张照)书法,初从董香光(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真卿)、米(芾),天骨一张,气魄浑厚,雄跨当代,深被宸赏。」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张照左、右手皆能书。一次,张照骑马,不慎摔伤了右臂,就在此时,乾隆皇帝请他书写一首唱和诗,张照用左手写成楷书,所书「凝厚蕴籍,真造化手也」。(马宗霍《书林藻鉴》)

此外张照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酒喝得越多,字写得越好。当时皇宫中藏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争座位帖》,张照写有临帖,当时人认为比董其昌原帖写得更好。而这幅书法精品竟是张照酒醉后所作,他在临本上自题曰:「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可为明证。乾隆皇帝每有诗作,必命张照抄写,装订成册,供他赏玩,并且评论说:「字无大小,皆有精神贯注。阅时虽久,每展对,笔墨如新。余尝谓张照书过于董其昌,非虚誉也。」(《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

其次,乾隆皇帝欣赏张照的博学多识。张照除书法被当时人推崇为第一外,还擅长绘画。他所绘梅花、兰花,笔意高妙,颇多奇思妙想,令人倾倒,此外亦善画人物,「偶作白描大士像,寥寥数笔,而法相自传」;又精通佛学,「所作诗多禅语」。(冯金伯《国朝画识》卷九)在乾隆初年,张照还撰写了许多风格各异、内容不同的剧本,供宫中演出,礼亲王昭梿《啸亭续录》记载说:

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其于内庭诸喜庆事,奏演祥征瑞应者,谓之法宫雅奏。其于万寿令节前后奏演群仙神道添筹锡禧,以及黄童白叟含哺鼓腹者,谓之九九大庆。又演目犍连尊者救母事,析为十本,谓之劝善金科,于岁暮奏之,以其鬼魅杂出,以代古人傩祓之意。演唐玄奘西域取经事,谓之升平宝筏,于上元前后日奏之。其曲文皆文敏(张照)亲制,词藻奇丽,引用内典经卷,大为超妙。(昭梿《啸亭续录》卷一)

总之,多才多艺的张照用他那神来之笔,给乾隆皇帝的宫廷生活带来了无数欢乐。

再次,乾隆皇帝从张照那里得到了「长寿秘方」。据昭梿《啸亭杂录》记载,张照曾向乾隆皇帝献制作「松苓酒」的古方。具体方法是:于深山中觅找古松,砍伐其木根,将酒瓮开坛埋其下,使松之精液吸入酒中,一年后,从地下挖出酒瓮,酒色如琥珀,名曰「松苓酒」。乾隆皇帝命令内务府官员如法炮制,偶尔饮用一些,便精力充沛,「故寿跻九旬,康庄日健」。(昭梿《啸亭杂录》卷一)由此看来,乾隆皇帝之所以成为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张照的松苓酒方或起了不小的作用。

张照死后,乾隆皇帝下令追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衔,谥号文敏。之后,他还曾力排众议,保护了张照身后的声名。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乾隆皇帝诛杀贪官山西巡抚蒋洲时,办案官员从没收蒋洲所藏的书画中查出张照当年在狱中所题《白云亭》诗,语中多有对朝廷的怨望。乾隆皇帝表示,假如张照在世,即应以国法治罪,今其人已死,姑免深究。此外,张照之子张应田以父荫所得官职,也从宽继续保留。

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大清一统志馆进呈《松江府·人物》卷时,张照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但是乾隆皇帝仍然没有忘记张照。他在阅读书稿时,发现对松江府著名官僚文人的记载中只有王顼龄、王鸿绪等人,而没有张照的事迹。乾隆皇帝马上指出,遗漏张照是不可容忍的错误。尽管之前张照经理苗疆曾经获罪,在狱中又有愤怨之词,但大都是指责鄂尔泰,故可以宽容理解。乾隆皇帝最后下定论说:「张照虽不得谓醇儒,而其资学明敏,书法精工,实为海内所共推重。瑕瑜不掩,公论自在。所有此次进呈之《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 (《清史列传》卷十九)

幸亏乾隆皇帝对张照自终至始给予成全,今天人们才能窥知这位大书法家的文采风流。

爱屋及乌:汪由敦

汪由敦(一六九二年~一七五八年),字师茗,一字谨堂,号松泉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于雍正朝中进士,乾隆初年入值上书房,历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皇帝说汪由敦「学问渊纯,古文雅饬有法,工书,善临抚,功不少辍。乃年未七十而殁,追念旧臣,每深惜之」。(《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他晚年作怀旧诗,把汪由敦列为《五词臣》第三位,并且爱屋及乌,关照汪由敦的两个儿子。

汪由敦原名汪良金,自幼聪颖,天资超越常人,读书目下数十行,十岁时考试未中,乃改名汪由敦。他十九岁中举人后,浙江巡抚徐元梦闻其声名,延揽至幕府中。后来,徐元梦内调为工部尚书,汪由敦以幕客身份随之入京。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徐元梦推荐他为《明史》纂修官,而按照清朝惯例,修史是翰林院官员的专职,参与者皆为进士,汪由敦仅为举人出身,故而这件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荣誉。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汪由敦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在翰林院期间,他父亲去世,本应回乡奔丧,但因纂修《明史》需要,奉旨在馆守制。守丧期满后,他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累迁赞善、侍讲,转侍读,升四译馆少卿。乾隆初年,汪由敦入值上书房,擢内阁学士,历任礼部、兵部、户部侍郎,晋升为工部尚书,调任刑部尚书,兼任署理左都御史,充军机大臣。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他在署理协办大学士期间,因包庇大学士张廷玉被解职,留尚书任上效力自赎。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卒于吏部尚书任上,终年六十七岁。

从汪由敦仕宦三十余年的经历来看,尽管他担任过不少显要职务,但主要是文字工作,即编纂书籍、撰写谕旨和为乾隆皇帝整理诗文。汪由敦能被乾隆皇帝选中,是因为他有三项过人之处:字写得好、文章做得好和记忆力好。

时人钱陈群非常推崇汪由敦的书法,说他「擅名当代各体」,「而楷则尤精」。钱陈群认为,汪由敦的楷书博采众长,苦心临摹宫中所藏历朝名帖,是其书法成就突出的主要原因,他说:「松泉太宰(汪由敦)楷法师《黄庭》、《麻姑坛记》,二十年来承校秘殿墨宝,辄为摹仿,至废寝食无倦意。」汪由敦在世时,其书法作品就已经十分难得,「松泉先生手书《千字文》,十余年来京师、粤中皆有石刻,后来能讲求笔法者,每得一本,奉为枕秘」。(李放《皇清书史》卷十八)汪由敦对书法技艺用力之勤、造诣之深、影响之广,于此可知。

阅读链接

《圣制五词臣五首》之《故吏部尚书汪由敦》

由敦亦工书,用工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论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诫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自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客居北京汪由敦家,教授他的两个儿子,由此和汪由敦交往密切。他评价汪由敦说:「汪文端(由敦)公诗、古文之事最深,当时馆阁后进群奉为韩(愈)、欧(阳修),上(乾隆皇帝)亦深识其老于文学。」汪由敦为人谦和,好奖掖后进,赵翼曾代汪由敦草拟泰山东岳庙联,联云:「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这副对联被乾隆皇帝选中由汪由敦书写时,许多大臣赞誉汪由敦此联气势非凡,他直截了当地说:「非也,乃门人赵雪菘(翼)所集句耳。」(赵翼《檐曝杂记》卷二)

汪由敦记诵力超群,过目不忘。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由张廷玉拟写谕旨。乾隆皇帝即位后,张廷玉以汪由敦长于文学,特地向乾隆皇帝推荐他代替自己。每逢乾隆皇帝谒陵及巡幸,汪由敦必作随从,他聆听皇旨随后立即写出,能够做到一字不差。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乾隆皇帝用兵四川大金川,口授方略,每日数千言,汪由敦援笔立就,颇受赏识。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投降后,乾隆皇帝论功行赏,汪由敦虽然未上战场,但因为撰写谕旨的辛劳,被加封为太子少师。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乾隆皇帝用兵新疆准噶尔,汪由敦晨夕进见,书写谕旨,议叙军功加三级。

清人谓汪由敦「虽以文学受主知,而簿书钱谷刑名法律之事,亦无不究心焉。性尤慎密,每有赞画,绝口不言,虽子弟亲戚不使知,上(乾隆皇帝)由是益倚任」。(钱仪吉《碑传集》卷二十七)这种评价未免过甚其词,汪由敦恰恰是由于泄密,两次被乾隆皇帝免职。

第一次是在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朝中大臣纷纷传言李绂即将被任命为仓场侍郎,张坦麟将晋升为江苏巡抚。御史刘元燮就此事上奏疏,请求严禁妄传小道消息。乾隆皇帝派人调查此事,当询问刘元燮信息来源时,他回答说内阁学士汪由敦曾至张坦麟家祝贺此事。汪由敦得知受到刘元燮检举,上奏疏替自己辩解。乾隆皇帝质问汪由敦「何以先知,足见有为之耳目者,其人必不谨」,将他降职为侍读学士。直到三年过后,汪由敦才被重新授为内阁学士,虚过了大好时光。

第二次是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大学士张廷玉告老还乡,临行前乞求乾隆皇帝承诺他死后配享太庙,待乾隆皇帝同意后,又不亲自上朝谢恩,引起乾隆皇帝不满,决定传旨令张廷玉明白回奏为何如此失礼。次日一大早,乾隆皇帝的谕旨还未下发,张廷玉就入朝叩谢皇恩了。前一天,朝中只有大学士傅恒和汪由敦知道此事,而汪由敦系张廷玉门生,无疑是他走漏了消息。乾隆皇帝因而痛斥汪由敦顾师生情谊而不顾公义,身为大臣岂应出此,下令革去他协办大学士职务,留尚书任内赎罪。后来汪由敦虽然又晋升为工部尚书,但直到他去世,也未能恢复协办大学士的职务。

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汪由敦病逝,乾隆皇帝失去了二十余年为他撰写谕旨和诗文的代笔者,心中十分难过。他颁下谕旨说:「尚书汪由敦老诚端恪,敏慎安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节任部务,供奉内廷。夙夜在公,勤劳匪懈。前以偶撄寒疾,当命加意调治,并赐医药,以冀速痊。忽闻溘逝,深为轸悼!即日朕亲临奠醊,着加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并准其入城于赐第停设,赏内库银二千两,经理丧事。」乾隆皇帝还赋诗一首,表达他的哀悼之情,诗曰:

赞治常资理,论文每契神。在公诚匪懈,即世信何因。言行遗编简,老成谢搢绅。奠临摅一恸,底计日当辰。汪由敦去世后,乾隆皇帝怀念其书法,命词臣将他的墨迹编排成册,「摹勒上石」,命名为《时晴斋法帖》。

乾隆皇帝对汪由敦的怀念还转化成对汪由敦儿子们的关照。汪由敦去世后,他的长子汪承沆以父荫来京城补官,途中病逝扬州,余下的两个儿子汪承霈、汪承均未出仕,家道中落。他的门人赵翼与汪氏兄弟有师生之谊,便为之出谋划策,要他们以叩谢皇上赏赐祭葬银两为由,求见乾隆皇帝,冀得一官半职。赵翼通过军机大臣傅恒将汪氏兄弟引见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接见汪承霈、汪承时,问他们的履历,答称皆是监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中榜。乾隆皇帝便让他们明年再参加考试,若是考不上再来见他。汪氏兄弟见皇上这么讲,只好告退。

赵翼见未达到目的,只好再次通过傅恒向乾隆皇帝求情,说明年是科举会试之年,汪氏兄弟是监生,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乾隆皇帝命令赏赐给他们举人身份,以便有资格参加会试。于是,汪氏兄弟在理藩院尚书富德带领下,第二次觐见乾隆皇帝,感谢皇上赐给举人出身。可是赵翼心中明白,兄弟二人毕竟是监生出身,未能考中举人,中进士就更难了,不如直接让皇上赏个官做。傅恒经不住赵翼的游说,又去见乾隆皇帝奏称:「小者无所能,大者书法似其父。」

(赵翼《檐曝杂记》卷二)乾隆皇帝是个绝顶聪明的君主,明白了汪氏兄弟求见的真正用意,立即下令赏给汪承霈户部主事衔。傅恒又带领汪氏兄弟第三次叩谢皇恩,感激他爱屋及乌,关照老臣后嗣的大恩大德。

汪承霈在乾隆皇帝的眷顾下,由一介监生逐渐晋升为户部侍郎,官居二品大员。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汪由敦去世已近三十年时,汪承霈将他整理好的汪由敦诗文集进献给乾隆皇帝审阅。乾隆皇帝睹物思人,赋诗为序曰:「时晴书草寿苕华,子舍兹呈遗稿嘉。

诗与古期归雅正,文非时调去浮夸。席前我偶怀贾谊,书读尔休惭赵奢。旧日西清剧谈辈,祗今谁在惹咨嗟。」(《清史列传》卷十九)诗中将汪由敦比作西汉早逝的才子贾谊,情深意笃,令人回味无穷。

缙绅领袖:钱陈群

钱陈群(一六八六年~一七七四年),

字主敬,号香树,浙江嘉兴人。《国朝书画家笔录》卷一中称赞钱陈群「天才警敏,深于诗,多不经人道语,书法亦苍老」。乾隆皇帝以诗词书画为纽带,和钱陈群结下了深情厚谊,他说:「词臣退居林下,齿爵学问足为绅领袖者,惟钱陈群、沈德潜二人……每岁,录寄御制诗百余篇,命之和,陈群既和韵,并写册页以进,必有跋,字体或兼行草,余甚爱之。」(《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故他把钱陈群列为《五词臣》中的第四位。

钱陈群的父亲早亡,他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亲陈氏。陈氏名书,浙江秀水人,端庄娴静,知书达理,而且能诗善画,所绘「山水、人物、花草皆清迥高秀,力追古作者」。(《清史稿》卷五百零八)在如此贤惠母亲的教导下,

钱陈群八岁开始读「四书」,每日四十行,九岁读《尚书》,每日一百二十行,能做到过目不忘。因为父亲早逝,家境贫穷,他天未明就起床苦读,冬天无柴烧热水,只能用冰凉的井水盥洗,常常冻得皮干手裂。十七岁时,钱陈群为生活所迫,「依人京师,佣书糊口」。他连续苦熬了七年,终于积攒下一笔钱。二十四岁时,钱陈群回到家乡,「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七十五)他这样苦读,为后来科举考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末年,钱陈群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雍正皇帝即位后,钱陈群常年担任文字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雍正九年(一七三二年),雍正皇帝召见他说:「朕看汝将十年,今日方知汝真是安分读书人。」(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七十五)几天后,钱陈群即被晋升为侍读学士。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钱陈群因母亲辞世,丁忧回籍。钱陈群在家乡守丧三年期满,被乾隆皇帝起用为顺天学政。他回北京时,因怀念母亲自幼给予的教诲,特将其母所绘《夜纺授经图》进献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亲自为画题诗,有「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句,由此开始了君臣之间的诗文往还。

以后,钱陈群仕途平稳。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他升为詹事府詹事,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兼任经筵讲官、会试副考官,直到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因病退休,没有任何大起大落。乾隆皇帝晚年作怀旧诗,对钱陈群评价说: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迎銮三于浙,祝厘两入京。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清史列传》卷十九)

阅读链接

《圣制五词臣五首》之《故刑部尚书衔原刑部侍郎钱陈群》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

迎銮三于浙,祝厘两入京。

唱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容。

这些诗句,相当简练,概括了钱陈群的一生活动。钱陈群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典型的正直官僚,他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三十余年,虽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业绩,但是勤于职守,终于做到侍郎,获得「老成」之名。而且钱陈群非常幸运,他遇到了喜欢诗文的乾隆皇帝,以致其告老还乡后还时常与皇上诗文往来,又能在歌颂之中有所规劝,声名反倒显赫起来。

按照清朝的职官制度,官员到七十岁方可申请退休。钱陈群告老还乡,时年才六十七岁,这个年纪在当时的官场仍是有为之年,为此,乾隆皇帝专门赐诗一首以示宽慰:

三尸素所灭,二竖胡为作。予告遂颐和,还乡竟如约。陛辞意恳款,请诗应允诺。怜汝身日羸,壮汝神犹铄。达生有至论,庸医无大药。辟谷方赤松,先忧后原乐。

诗中希望钱陈群以身体为重,加强锻炼,颐养天年。有了乾隆皇帝的祝福,钱陈群还真的过上了「先忧后原乐」的退休生活,他不仅医好顽疾,身体康健,而且还几度参加南巡接驾和入京为皇太后祝寿的活动。

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江浙,钱陈群前往接驾,得到在籍食俸的待遇。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乾隆皇帝三次南巡的队伍刚过常州,远在浙江嘉兴的钱陈群偕同家住苏州的老臣沈德潜在途中迎驾。因为乾隆皇帝事先打过招呼,不让他们远迎,更见其忠君之诚,故乾隆皇帝分外高兴,赐诗两人云:

二老江浙之大老,新从九老会中回。身体康强自逢吉,芝兰气味还相陪。迎隄恭遇以为喜,出诗命和群应推。更与殷勤订佳约,期颐定复登金台。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江浙时,钱陈群和沈德潜再次联袂接驾。乾隆皇帝又赐诗曰:

二仙仍此候河滨,三载相睽意更亲。郭泰李膺一烟舫,沈期钱起两诗人。飘然白发都还健,瞭尔清瞳自有神。笔力年华虽共老,载赓知复倍清新。

这一年正值钱陈群的八十大寿,乾隆皇帝为他加封太子太傅衔,赐其子钱汝器为举人,又让他的另一个儿子钱汝诚暂停扈驾,回家探视,以尽享天伦之乐。

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年),七十五岁的钱陈群专程赶赴北京,参加乾隆皇帝母亲钮祜禄氏七十岁大寿庆典活动。乾隆皇帝在香山设宴,款待年过七十岁的三班九老大臣,即在朝文官王公大臣九人,武职九人,致仕(退休)大臣九人。贝子弘旿应乾隆皇帝之命,为这次盛会绘制了《香山九老图》。钱陈群荣居致仕九老之一不说,还被加官晋爵,乾隆皇帝谕曰:「钱陈群久历卿贰,兼直内廷。年逾七旬,学问优裕。前以养疴回籍,有旨在家食俸,用资颐养。今来京庆祝,召对之次,见其神明不衰,而居乡素称恪谨。着加恩赏给尚书衔,以昭优眷。」钱陈群以二品侍郎衔退休在乡,却荣升为一品尚书,这恐怕是连他本人也没有料到的喜事。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冬,年已八十五岁高龄的钱陈群又远行数千里来到北京,为皇太后庆祝八十岁大寿。乾隆皇帝让他享有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礼遇,并赐给人参,令其子钱汝诚搀扶出入宫廷。乾隆皇帝再次在香山宴请九老,文职九老之首为显亲王衍潢,武职九老之首为都统四格,致仕九老之首即为刑部尚书钱陈群。钱陈群赋诗与乾隆皇帝唱和,有「鹿驯岩畔当童扶」句,乾隆皇帝「赏其超逸,亲为图以赐」。当他参加完祝寿活动南返时,乾隆皇帝又赐诗曰:

刚喜谈心频席前,胡为庆蔵又当旋。几番笑语消一瞬,重晤风光期十年。雪阻长途仍发轫,冰凝顺水未开船。精神健岂妨跋涉,却是南瞻每眷然。(《清史列传》卷十九)

钱陈群在「迎銮三于浙,祝厘两入京」的政治活动中,与乾隆皇帝结下深厚友情,令时人艳羡。

除了这些重大活动之外,钱陈群和乾隆皇帝之间的私人往来也很频繁,其中不少事情并非象征性的礼节,确实包含着纯真的个人感情。例如,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年)端午节,乾隆皇帝亲自绘了一幅《桥梓图》,派人专程送到浙江,赐给钱陈群。他在为该画题词中说:「重五日,陈群和赐,其子汝诚诗画扇以进,盖欲朕赐画而不敢言。陈群老矣,不可使其因此郁郁于怀,促成是幅,并迭旧韵赐之。」乾隆皇帝在日理万机之余,还能考虑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老臣的心情,处理得细心周到,可谓真情所至。再如,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钱陈群向乾隆皇帝进献其母陈氏所绘图册,每幅画上有其父钱纶光的题句。乾隆皇帝欣赏之余,乘兴赋诗十二首赐给钱陈群,其中有「子昂题句仲姬画,颇有今人似昔人」之句,「海内荣之」。(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

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〇年),是乾隆皇帝的六十岁大寿。考虑到钱陈群身体老迈,乾隆皇帝特地让沈德潜赴浙江嘉兴劝阻钱陈群,表示不希望他们两人前来祝寿。钱陈群知乾隆皇帝是真心劝阻,便不再坚持北上,而是献给乾隆皇帝一柄竹根如意。当时各地官员纷纷给乾隆皇帝送上重礼,但他都不屑一顾,而是非常钟爱钱陈群送来的竹根如意。乾隆皇帝回复钱陈群说:「未颁僧绍之赐,恰致公远之贡,文而有理,把玩良怡。今赐卿木兰所获鹿,服食延年,以俟清晤。」(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

他派人把在木兰围场打猎时所获鹿肉送给钱陈群,希望他服食后延年益寿。第二年,乾隆皇帝东巡到达山东平原县时,又接到钱陈群「进所书《登岱祝厘颂》及御制诗文赓韵诗册」。乾隆皇帝为此赐诗曰:

平原此日巡方驻,秀水多时奏牍钦。万有余言亲手写,三千里外故人心。可知食履益康健,具见颂扬笃悃忱。冬月定当重晤面,健谈兴自勃知音。

从诗中可知,八十多岁的钱陈群亲手抄写乾隆皇帝诗赋万余字,以表达「三千里外故人心」,怎能不令人感动。乾隆皇帝因此在诗中与他相约一定在冬季皇太后寿诞时重新见面。钱陈群读完乾隆皇帝赐诗后,再进谢恩诗,表示一定如约前往北京,共同为皇太后祝寿。乾隆皇帝随即以前韵相答云:

宣毫端砚常随侧,即景摛词每寓钦。何必多思甫老句,所无逸缅旦公心。往来笔札如觌面,赓和篇章每讬忱。善颂虽卿颇自许,不忘规更佇佳音。(《清史列传》卷十九)

据清朝文献记载,乾隆皇帝每有诗作,一定派人送到钱陈群家,「命和,往来至千余首」。钱陈群所作和韵诗,必亲自缮写,装订成册后送给乾隆皇帝,「册必有跋,体或兼行草,屡蒙奖赏。凡国家大礼毕,武功成,公辄进雅颂数十章。玺书褒美,赏赉不可胜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钱陈群所作诗赋并非全是歌功颂德之词,如上面引乾隆皇帝诗中所称「善颂虽卿颇自许,不忘规更佇佳音」。就是说他能做到「善颂」而「不忘规」。他不仅诗中如此,每次和乾隆皇帝见面,也是「颂不忘规,民隐必告」。(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五)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八十九岁的钱陈群寿终正寝。乾隆皇帝颁发谕旨,称赞钱陈群「老成端谨,学问渊醇」,说他致仕以后,「优游林下二十余年,实东南缙绅领袖」。乾隆皇帝回顾他和钱陈群的交往说:「儒臣老辈中,能以诗文结恩遇、备商榷者,沈德潜故后,惟钱陈群一人而已。」肯定了钱陈群是他的文友。乾隆皇帝在谕旨中还说,上次在北京和钱陈群见面,「见其精神强健,为之欣慰」,去年冬天,听到他生病的消息,「谨念良殷,曾于奏折内温垂谕询,意其即可调理就痊,以副恩眷」,说明他始终在关怀着钱陈群的身体,「今骤闻溘逝,深为悼惜!着加恩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并于浙江藩库银内赏银一千两,经理丧事」。(《清史列传》卷十九)

钱陈群死后,被谥为文端,以表彰他的高尚品行。

江南老名士:沈德潜

沈德潜(一六七三年~一七六九年),字确士,号归愚,江南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沈德潜因为擅长写诗,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故清人所著《乾嘉诗坛点将录》中称他为「托塔天王」,荣登清代诗坛魁首。乾隆皇帝和沈德潜的关系颇富戏剧性,他曾专门请沈德潜帮助编纂诗集,并多次赐诗褒奖沈德潜,称其为「九帙诗仙」。谁知沈德潜死后牵连进多起文字狱,最后竟落得被开棺戮尸的可悲结局。虽然如此,乾隆皇帝晚年作怀旧诗,仍将沈德潜列为《五词臣》之末。

沈德潜早年科场失意,因其诗受到乾隆皇帝喜欢,遂得以步步高升。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年),沈德潜二十一岁时,取得了长洲县学的生员资格。在年轻的沈德潜看来,只要再经过乡试、会试两个阶段,他就会实现科举做官的愿望。但是,沈德潜命运多舛,连续十七次到省城参加会试,每一次都名落孙山。尽管科场不第,但他并未心灰意冷,绝意仕途,除了继续赶考应试外,闲暇以诗赋自娱,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鄂尔泰任江苏布政使,他在任内招徕江南文人,刊刻了《南邦黎献集》,沈德潜的诗被选入其中。据说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皇帝读了《南邦黎献集》后,就特别喜爱沈德潜的诗。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清朝下令举博学鸿词科,沈德潜当时六十一岁,仍然还是一名普通的廪生,却因他的诗名得到江苏巡抚高其佩的推荐而成为候选人。两年之后,沈德潜到北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结果又落选了。

阅读链接

《圣制五词臣五首》之《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并以受恩眷,佳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踳钱为粹。钱已前见咏,茲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制序正阙失,然亦无诃历。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昨秋徐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征比,仆碑复何日。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其子非己出,纨绔甘废弃。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沈德潜于本省乡试中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殿试成进士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终于成为一名「食七品俸」的候补官员,而他本人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然而,由于乾隆皇帝对沈德潜的格外垂青,使他从此时来运转,仕途一帆风顺。沈德潜任庶吉士三年期满,按惯例要参加廷试,然后授予官职。据和他一同参加考试的袁枚在《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悫公神道碑》中记载:

壬戌(一七四二年)春,公(沈德潜)与(袁)枚同试殿上。日未昳,两黄门卷帘,上(乾隆皇帝)出,赐诸臣坐,问谁是沈德潜。公跪奏:「臣是也。」「文成乎?」曰:「未也。」上笑曰:「汝是江南老名士,而亦迟迟耶?」翌日授编修。(李富孙《鹤征后录》)

以后,沈德潜步步高升。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迁左中允,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乾隆九年,充湖北乡试正考官,迁少詹事;乾隆十年,晋詹事,充武会试副考官;乾隆十一年,授内阁学士;乾隆十二年,命在尚书房行走,寻擢礼部侍郎。仅仅数年之间,沈德潜就从区区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成为二品侍郎大员,创造了升官的记录。而这个纪录完全是乾隆皇帝一手造成的,他在朝廷中公开说:

朕向留心诗赋,不过几余遣兴,偶命属和。其中才学充裕,如沈德潜等,间或一加超擢,而躁进之徒,竞思进献,若借此可为梯云之捷径。不知沈德潜优升阁学,朕原因其为人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是以稠叠加恩,以励老成积学之士,初不因进诗优擢。雕章琢句,专事浮华,此风一炽,必有藉手捉刀,希图侥幸者。传谕知之。(《清史列传》卷十九)

原来,乾隆皇帝除了怜爱沈德潜的诗才外,更重要的是为众多科举落第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树立一个榜样,告诉他们只要像沈德潜那样老老实实地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实现科举做官的愿望。乾隆皇帝不仅给沈德潜加官进爵,还在各种场合推崇他的「道德文章」,关怀他的个人生活。乾隆十一年的一个夏夜里,沈德潜梦见了在家乡去世尚未安葬的妻子俞氏。他醒来后,赋诗一首:

三年我未看瓜苦,四纪君惟餍荠甘。抱病但闻辞药石,盖棺始得易衣簪。

诗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以及他不能回乡安葬的遗憾心情。乾隆皇帝看到了沈德潜这首诗,立即批准他请假回家葬妻,并赐诗一首曰:

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初。从来称晚达,差未负耽书。方藉通元笔,胡悬韦孟车?其如感风木,暂许返林闾。

沈德潜离京时,乾隆皇帝又下令赠给他三代封典,使他此次回乡可以光宗耀祖。钱陈群因此赠诗给沈德潜云:「帝爱德潜德,我羡归愚归。」(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八)一时传为诗坛佳话。第二年,沈德潜还在江苏长洲家中,就被乾隆皇帝任命为尚书房行走,授以教导皇子重任。沈德潜假满返回北京,乾隆皇帝见到他十分高兴,赋诗说:

朋友重唯诺,况在君臣间。我命德潜来,岂宜遽引年?泷冈表阡罢,白驹来贲然。即此至性肫,令我愈以怜。(《清史列传》卷十九)

乾隆皇帝还告诉沈德潜他不必像其他皇子老师一样辛苦,可以天亮后动身去上书房,午时二刻就归家,专以身教而不以言教。充分表达了他对沈德潜的关怀和信赖。

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沈德潜因喘疾久治不愈,请求告老还乡,乾隆皇帝批准以原品致仕。乾隆皇帝说他与沈德潜的友谊「以诗始,亦以诗终」,要求沈德潜帮助他校改诗稿后离京。此时乾隆皇帝的诗稿一共有十二本,沈德潜校改四本后进呈审阅。乾隆皇帝看过表示,改过的地方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有偶然改错的。例如,明朝僧人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封为荣国公,不能改为荣将,因为荣将是黄帝时的铸钟人。剩余的八本诗稿,乾隆皇帝让他尽心校勘,不必进呈审阅。现在人们看到的《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中收录的四千一百五十首诗,就是由沈德潜最后改定的。乾隆皇帝为此事专门赠诗沈德潜表示谢意:「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又赐给他亲笔书写的「诗坛耆硕」匾额,以及人参、绸缎等物,其中还包括专给沈德潜医病用的治噎丸九十六枚。他叮嘱沈德潜说:「尔归享林泉之乐,与乡邻讲说孝弟忠信,便是尔之报国。」又说:「我五十寿时,一定来京拜祝,君臣之谊,等于父子家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八)

沈德潜回乡后,先后四次参加了乾隆皇帝南巡的接驾活动,并为此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江浙,七十八岁的沈德潜专程赶到长江北岸的清江浦接驾,乾隆皇帝赋诗称沈德潜是「玉皇案吏今词客,天子门生更故人」。沈德潜一直陪同乾隆皇帝到杭州西湖,因此获赐「道存风雅」匾额。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二次南巡,八十四岁的沈德潜再次远出接驾,除了乾隆皇帝赋诗表彰说:「步趋望九虽称健,灵寿听教手握筠。」此外,沈德潜还得到享受礼部尚书衔的待遇。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乾隆皇帝三次南巡,考虑到沈德潜年届高龄,事先传谕让他就近在苏州接驾。尽管沈德潜行走不便,他仍设法乘船赶到常州,以示忠忱。乾隆皇帝在诗中写道:「更止远迎廑跋涉,所期重晤得流连。」大意是说,他并不在意出境远迎这种形式,看重的是保持在君臣之间的情谊。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时,宣布晋升沈德潜为太子太傅,赐其孙沈惟熙举人资格,照例赐诗曰:「吴中今古老人科,比似徵明定若何?书画虽输诗胜彼,功名已过寿如他。」(《清史列传》卷十九)

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沈德潜寿终正寝,享年九十七岁。乾隆皇帝闻知下谕说:「沈德潜积学工诗,耆儒晚遇,受朕特达之知。嗣以年高引退,特许归里,俾得颐养天和,为东南缙绅领袖。前者屡次南巡,见其精神强健,叠沛恩施。年来复时予存问,方冀寿跻百龄,益承优眷。今闻溘逝,深为轸惜!着加恩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他又赐诗一首:「平生德弗愧潜修,晚遇原承恩顾稠。寿纵未能臻百岁,诗当不朽照千秋。饰终宣命加优典,论定应知有独留。吴下别来刚四载,怅然因以忆从头。」(《清史列传》卷十九)

诗中真实地抒发了他对沈德潜病逝的悼念心情,并对他的品德和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诗当不朽照千秋」,沈德潜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乾隆皇帝和沈德潜的友谊,如果到此结束,一定会成为诗坛的千古佳话。

但是,乾隆皇帝在沈德潜生前已经对他有所不满,主要是由沈德潜编纂《国朝诗别裁集》引起的。根据《清史列传》记载,该书初次刊刻于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因校勘未精,第二年重刻。乾隆二十六年,沈德潜到北京为皇太后祝贺七十岁大寿,将重刻本进呈乾隆皇帝,请求为之作序。乾隆皇帝虽然答应其请,在序言中却对《国朝诗别裁集》多方责难:首先,诗人钱谦益原为南明礼部尚书,甘心投降清朝,本不齿于人类,沈德潜把他的诗居于清朝诗人之首,显然不妥;其次,雍正皇帝很讨厌名士钱名世,专门给他写了一块「名教罪人」的匾额羞辱之,他的诗更不宜入选;又次,慎郡王允禧是乾隆皇帝的叔父,做皇帝的平时都不忍称呼其名,以示尊重,沈德潜是本朝臣子,岂可直书其名?至于该诗集编纂方面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好在乾隆皇帝没有过分责备沈德潜,反而认为这都是他的门人捉刀所为,恐怕此书一出,坏了沈德潜一生诗名。乾隆皇帝从爱护沈德潜的角度出发,命令内廷翰林认真校对删改,重新刊刻此书,并且亲自为之作序,以成全沈德潜的名声。

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乾隆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收缴销毁钱谦益所写的《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等诗文著作,又一次牵连到沈德潜。乾隆皇帝说沈德潜曾对钱谦益的诗大加赞许,家中有可能存有其书,命令两江总督高晋通知沈德潜,不得保存钱谦益的著作,恰好此时沈德潜病故,才算作罢。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年),清朝趁纂修《四库全书》之机,下令在全国收缴禁书,乾隆皇帝又叫江苏巡抚杨魁派人到沈德潜家收缴《国朝诗别裁集》的初刻本和重刻本板片。经地方官员查明,当年沈德潜从北京回籍后就将原板铲毁,才免去了一场风波。这两件事说明,乾隆皇帝已经对沈德潜产生了强烈的戒备之心。

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江苏发生徐述夔《一柱楼诗》文字狱案,沈德潜再次被牵连其中。徐述夔是江苏东台县举人,当时已死,有人告发他「诗词悖逆」,经地方官检查,其诗集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的悖逆词句。乾隆皇帝把这句诗解释为「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言到清都,而云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去本朝之意」。定此案为大逆罪,要求从重处理。《一柱楼诗》中载有沈德潜为徐述夔作的传记,「传内称其一柱楼编年诗已付梓,并云品行文章皆可法」。乾隆皇帝大发雷霆,指斥沈德潜对徐述夔所作悖逆不法诗句并不切齿痛恨,反而为之记述流传,丧尽天良。他说沈德潜自为官以来,不过旅进旅退,毫无政绩,并没替国家尽丝毫之力,「且伊为徐述夔作传,自系贪图润笔,为囊槖计,其卑污无耻,尤为玷辱缙绅!」因沈德潜已死,乾隆皇帝表示不予严厉追究,仅下令对沈德潜给予追夺谥号、撤出贤良祠、仆其墓碑的处分。

乾隆皇帝即便惩治沈德潜,还是对他抱有好感。他在怀旧诗中称:「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九)

认为沈德潜年老糊涂,又贪图润笔所为,不大相信他和徐述夔一样敌视清朝。但一年之后,情况就彻底改变了,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三记载,乾隆皇帝听说沈德潜《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句,「遂以为是诽谤也,命戮其尸」。

沈德潜咏黑牡丹诗案,不见清朝官书记载。现存军机处档案有一奏折为:「江苏巡抚杨魁将沈德潜家内尊藏御赐墨宝、诗章、碑帖等项查明委员一并解京,除木杖、坐褥及恩赐寿佛三件业据该委员解交内务府外,其余各件臣等谨开清单一并缴进。」(《清代文字狱档》第七辑)此奏折时间为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五月初十日,沈德潜被开棺戮尸,当在此时。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五词臣」中年纪最大的是沈德潜,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生人,与乾隆皇帝年龄相差三十八岁;年纪最小的是梁诗正,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生人,也比乾隆皇帝大十四岁。五人不仅年龄不同,入仕先后、在任还乡与否,差距甚大。乾隆皇帝采取以文会友的方式,与他们倾心交往,确实达到了「家人父子」般的密切程度。

首先,乾隆皇帝以诗文书画为纽带,与「五词臣」结下了深厚友谊。乾隆皇帝赞扬「五词臣」,不吝笔墨,说张照多才多艺,「学问充裕,词藻清新」;汪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尤其是他与钱陈群的关系,乾隆皇帝在端午节作画,派人千里迢迢送到钱家,目的是「不可使其因此郁郁于怀」。钱陈群用竹根如意送给乾隆皇帝作为大寿礼物,乾隆皇帝不仅欣然接受,还表彰钱陈群情趣高雅脱俗,报之以鹿肉,希望服用后延年益寿,乾隆皇帝还说:「君臣之谊,等于父子家人。」他不仅说到,而且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次,乾隆皇帝由于欣赏「五词臣」的文采,因而想方设法保全其身后声名。乾隆皇帝即位后,立即将被关押的张照释放出狱,量才使用,很快官复原职。张照死后被发现在狱中作诗怨恨朝廷,乾隆皇帝宽大处理,不予追究。在他审阅《松江府志》时,仍然没有忘记张照是地方名人,下令将其收录其中。沈德潜也是如此,在他生前因为乾隆皇帝喜欢他的诗,创造了官场的升官纪录,死后牵连多起文字狱,受到严厉惩治,即使如此,仍然被乾隆皇帝列为「五词臣」之中。

第三,乾隆皇帝利用手中权力,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家庭生活。例如,赐诗赏匾为梁诗正的父亲祝寿,安排汪由敦两个儿子应考做官,批准沈德潜回乡葬妻,给告老还乡的钱陈群、沈德潜加官晋爵,让他们享受在籍食俸的特殊待遇等等。我们绝不可以把这一切简单归结于维护统治之需要,其中还反映了乾隆皇帝与普通文人充满情谊的另一面,恰如他在诗中所说:朋友重然诺,况在君臣间。(《词林典故》卷四)

猜你喜欢

张照乾隆皇帝乾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给黑洞拍张照
给黑洞拍张照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不喜欢拍照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