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的策略
2019-04-29韦安华
韦安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不能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课堂时效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问题,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时效性;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取决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特点.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逻辑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小学生而言相对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化和动作化,对抽象的数学思维很难吸收和理解.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和灌输知识点,然后进行枯燥乏味的习题训练——以这样教学活动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标,还会一点一点地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消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更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更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制约性.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玩的欲望,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或者开发轻松有趣的师生活动和数学小游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做口算题练习时往往不能够坚持,感觉枯燥就会容易放弃,教师可以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比如,对完成又快又好的学生进行口头的或实质的奖励和表扬.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坚持不放弃,保证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将枯燥的数学计算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游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二、创新课堂导入,创建教学情境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从小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熟悉的情境入手,创新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学到某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从与此内容有关的生活现象入手,用小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解释现象,提出问题,自然而然地便引入了要学习的知识,同时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热情听讲,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也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三、运用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反馈方式,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时效性的首要手段,在课程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提出与知识点相联系的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问题过深使得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提问还应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针对地进行提问.同时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课程相关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之后,部分学生可能对面积公式不太会应用,此时教师便可以给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其底边和高,进而给出计算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時也可以给出一些有意思题目向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比如,给出不规则四边形,让学生讨论探究计算其面积.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情况,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提问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也是高度集中地投入到问题思考中来.
四、增加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堂练习
小学生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数学这门学科在讲解完一个定理或者知识点之后会紧跟着大量的习题练习作为知识点的巩固,无疑这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因此,增加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堂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以数学小游戏以及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强化学习中来,再或者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形式,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强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不仅仅是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课后的作业同时可以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留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发现、实践以及调查的作业来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让学生帮助家长去超市买东西,并结合“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公式将所花费的费用列出,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习了数学知识,强化了学习兴趣,将实践活动后所得的结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比对,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很好地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扎巴.浅谈如何上一堂高效的数学课[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5(2):120.
[2]谭亮.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反馈时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65.
[3]吕连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