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探索

2019-04-29李华娟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李华娟

【摘 要】本文论述我国现有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就业模式因素、动力和机制等方面分析就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提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分为因素协同整合、动力协同创新和机制协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增强创新群体的互相交流、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在就业市场需求与创新群体之间形成“需求—创新—新需求—再创新”的就业模式循环创新过程。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  就业模式  协同创新  因素协同整合  动力协同创新  机制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80-03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拉开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走向成熟、定型发展阶段的大幕。当前应当加快就业模式发展的步伐,凝聚创新群体各方力量,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开辟新途径。

就业模式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时间、工作地点和行业参与就业的一种方式。从就业制度分析,其分为安置就业和市场就业模式。从就业主体分析,分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市劳动力就业模式。从就业形态分析,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模式。高职高专就业模式是指高职高专学生经过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后,根据国家就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本人意愿,通过不同的就业途径服务经济社会的一种方式。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计划分配阶段(1950—1985年)。这一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与我国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由国家全部承担,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安排工作。二是“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过渡阶段(1985—2000年)。1985年我国开始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进行改革,1993年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取消了“统包统分”就业制度,实行少数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多数由毕业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三是“双向选择”阶段(2001年至今)。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大学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方向,学生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就业。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主要有直接应聘、自主创业、校企合作、高校组建劳务派遣公司和“VPE三位一体”(大学生志愿服务:Vo1unteer service;顶岗实习:Practice;就业:Employment)等五种就业模式;其中以直接应聘和校企合作最为普遍。

二、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发展阶段

J.A.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即所谓“创新”,是把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Nelson)和温特(Winter)在“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创新”,并不断推动协同创新发展。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强调要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应是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在原有就业模式结构和实践的基础上,剔除某些影响因素,重新构建因素间互动关系,使原有就业模式发生质变或量变。

协同创新是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有效集合,是一种复杂且系统性很强的组织方式,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相互间的活动,实现其协同创新发展。在协同创新机制主导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分为因素协同整合、动力协同创新和机制协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见图1)。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协同创新载体”即“机制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就业模式的具体内涵;而“协同创新均衡”反映的是就业模式的具体内涵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不适应,必须进行新的协同创新。

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分析

(一)因素协同创新

1.就业模式因素。协同创新不仅强调技术创新,同时把市场、战略、组织、文化、制度等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推动二者的融合。影响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因素很多,诸如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市场因素、企业资源和竞争能力、学校培养和学生能力等,这些因素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特征。就业模式因素协同创新不是将协同创新因素和影响原有就业模式的相关因素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二者的协同互动,达到资源整合,使之成为就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2.因素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模式可以使一个组织在其外部和内部资源共享的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就业模式协同创新丰富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学校要加强对协同创新因素的分析,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以及这二者关系的研究,探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的因果关系,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经济社会环境对学生就业的要求、就业模式的形成进行有机融合,建立有效的就业模式协同创新体系。协同创新不能单纯地强调资源共享,其核心是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建立以及整体和个体利益的同步实现,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强调的是各方共同参与、创新资源、创新优势、共享创新成果。

(二)驱动力协同创新

1.内在动力。从单一活动本身很难解释组织创新发展,必须从组织体系和制度结构互动演化来理解组织的创新系统。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群体的创新灵魂和激情,是创新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其包括:(1)利益驱动力,协同创新因素的协同整合,追求其内在价值以获得最大利益和竞争优势;(2)激励推动力,协同创新需要各方积极参与,激励机制将激发其创新潜能和积极性;(3)集群影响力,协同创新群体合作和协同过程形成的价值观、创新态度、准则和行为规范,将有助于提升群体的创新形象;(4)合作剩余获取吸引力,创新群体和因素的协同创新形成优势互补,为创新群体合作创新、持续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2.外在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协同创新成为一个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外在动力将作用于就业模式创新的外部环境,并使其保持生机与活力。外在动力主要包括:一是政府支持推动力。协同创新活动充满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需要参与各方以制度形式明晰和确定参与主体的基本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政府是学生就业的指导者,政它应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工作监督和协调等方面负起责任,并鼓励和推动就业模式协同创新。二是就业市场需求拉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是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起点,由此拉动就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三是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它体现了用人单位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竞争压力、学校与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的竞争压力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压力。

(三)机制协同创新

市场经济条件下协同创新应分为创新信息获取、学习吸收和创新应用三个阶段。成功、高效的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将增强创新群体的互相交流、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就业市场需求与创新群体之间形成“需求—创新—新需求—再创新”的就业模式循环创新过程(见图2)。

图2显示的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五种主要就业模式及其转变的相互关系,能否实现就业模式的形成和转变,受制于诸多因素影响并取决于形成和转变的条件及环境。就业模式的转变分为一次性转变和多次转变。

一次性转变即由一种就业模式转变为另一种就业模式。如学生通过“高校组建劳务派遣公司”就业模式转变为“直接应聘”就业模式:学生通过学校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经学校许可和用人单位同意,直接应聘到用人单位就业。再如,由“校企合作”就业模式转变为“自主创业”就业模式:学生参加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项目进行就业,掌握一技之长之后,自己进行“自主创业”。

多次转变即就业模式经过二次以上的转变。如学生先以“VPE三位一体”方式就业,通过这一就业方式了解社会,凭借自己在顶岗工作中学到的本领(如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自主创业”。学生“自主创业”就业后认为很难实现这一就业模式,又可向学校申请,回到“VPE三位一体”方式就业,或选择其他三种就业模式进行就业。为此,为实现就业模式机制协同创新,政府、企业和学校要集思广益,学生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应对和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环境协同创新。政府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完善学生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学生就业指导、管理和服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同时,明确劳动就业关系,创新就业市场体系和创造就业岗位,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信息和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社会统一的职业标准和社会化管理制度。社会、企业和学校要从经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达角度,正视学生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共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管理制度、企业参与和学校引导等方面对学生就业予以全面和个性化的支持,为学生创造合理、公平、鼓励竞争的就业环境。如学生的自主创业,政府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税费减免和资金补贴。学校要大力配合,如事先安排学生参加学校创业园或孵化基地实习等。企业主动要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

2.客体协同创新。创新促进就业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调整,以扩大创新创业就业效应。政府、社会各界和学校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客体,是协同创新就业模式的外在因素,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政府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发挥组织优势、公共管理优势和资源调控优势,将学生就业列入全社会就业系统中。教育部门和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要直接参与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建立学生就业动态管理机制和诚信机制,做好学生就业的监测、统计和信息发布。如在“校企合作”就业模式中,双方要改变“合而不作”现象,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实习方案和评价体系,除采取订单培养、“实习+就业”模式外,要进一步探索“承包+就业”的就业模式即企业将某一业务承包给学校和学生,学校可以解决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实习和就业、企业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缺乏问题,达到三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3.主体协同创新。学生是就业模式协同创新的主体和受益者,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的培养,将就业规划与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就业模式协同创新实践中,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进行政府、企业、学校组织的“VPE三位一体”就业模式活动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确定就业方向,通过实训和具体的技术技能应用,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个人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实际行动投入就业模式协同创新活动之中。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协同创新是创新要素合作创新和系统优化的过程,是集中各个部门资源和特长,跨越式地组织各个工作。就业模式协同创新要凝聚创新群体各方力量,共享各方资源,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J A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R 纳尔逊,G 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3]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4]孙晓飞,张明艳,张蕊.协同创新的经济学释义探析[J].商业时代,2014(10)

[5]Slavo Radosevic.Defining system of innovation:a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1998(20)

[6]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7)

[7]马少坤.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J].华东经济管理:2013(2)

[8]高伟,缪协兴,吕涛.基于区际产业联动的协同创新过程[J].科学学研究,2012(2)

[9]程昆.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10]王琦,赖德胜,陈建伟.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15(3)

[11]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J].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2007(18)

(責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