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与核心

2019-04-29刘峻

经营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刘峻

摘 要 为了切实提高大型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为小型企业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财政部门联合相关组织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不但自身的发展前景紧密相关,还可以大幅提高企业防范、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规范市场运行,为大众的利益提供大力保障。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与实施原则出发,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旨在推动企业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组成要素 构架重点

一、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及执行原则

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以下几个因素组成,首先,内部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开展的基础平台,包括了清晰的权责划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条例、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计等环节。其次,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风险评估,有助于企业能及时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再次,内部监督,企业内控执行是基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监督检查基础之上,并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内部控制体系中有待完善与调整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改进。最后,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有效、精准的收集企业经营信息数据,并在内部传递与共享,切实实现企业对内或对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

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用来促进与强化内部控制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是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需要贯穿于企业每个经营活动中,并全面覆盖所有项目与业务。二是重要性原则,基于内部控制的全面性之上,内部控制还要针对性的加强对重要事项与风险高发项目的密切关注与监控。三是平衡性原则,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各个环节需要体现出相互监督与制衡,以体现出运作效率与执行效果。四是适应性原则,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运作能效,切实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职能,就需要在构建的同时充分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与业务特点。五是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企业在预期的成本下,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以此为执行与构建原则。

二、企业内部控制重点与改善措施

(一)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措施,可以对内部各部门与职能岗位进行明确的规范与引导,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对促进企业管理效率与保障资产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与时间紧密先关的管理措施,不但不能生搬硬套,还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适宜的各项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的波动进行适时的调整。而内部控制最核心的焦点还在于执行的效果与力度,尤其要加大力度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否则体系制定得再完善,不落实到执行中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与功能。

(二)改善内控环境,加强内控意识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是企业负责人,而控制的对象是企业完整的经营流程环节与具体部门及员工,因此,在内部控制环境的搭建上,要充分注重对员工及细小化解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依赖于企业所有者,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则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有者的重视程度与内控意识。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风格与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因而企业管理者就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能够接受部门的监督与管控,成为制度的执行者与拥护者。在内控环境优化方面,要大力建设健全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对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与调整,并且提高与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三)积极转变被动思想、行为

改变企业跟随式的被动局面,要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对内部控制进行部署与构建,制定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纠偏与考核环节,并在各个部门中积极推广。其次,将以往落后的事后补救,扭转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强化完善的局面。依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来制定与具体实施,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构建动态的预防机制,依照相关参数设定,一旦发现危机事件及时干預与消除。最后,将内部控制从制度建设向体系建设过渡,构建出延伸至每个经营环节的控制点,切实实现控制构建、实施、监督与结果分析利用为一体的现代化内部控制体系。

(四)明确内控权责

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就有必要在内部构建起以内控管理为与核心的职能部门,专职负责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以及规范核定的工作,同时做好部门之间的调动、协调与沟通。而对内控管理工作界定明确清晰的权责关系,使制度规范得到确切落实,过程中有明确的管理方进行过程监督,以便事后开展整改与完善。另外,注重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管理与经营目标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在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与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无法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与执行中的反复调整与优化才能实现。而企业要想通过积极利用内部控制机制来有效促进自身竞争力与发展动力的提高,就必须积极汲取优秀的企业管理经验,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性与需求,逐步控制与解决内部存在的不足与缺失。找准经营症结所在,降低与消除风险隐患,进一步奠定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为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作者单位为青岛华德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邓扬建.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1

(04):56-60.

[2] 秦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107.

[3] 陶娅.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5(23):28-3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