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

2019-04-29周遇

关键词:调动成员小组合作

周遇

摘要: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希望寻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带领着班集体更优秀的发展。笔者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尝试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班级管理初见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98-2

“小组合作”这个概念,不必说在教育界,单说我们学校就不是一个新鲜词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已经初见成效。不过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小组合作”的探究永远是新的。每个时段都在变化着,都在跳动着新鲜的元素。

原来我带的班级学生散漫不团结的现象比比皆是,卫生打扫推三阻四,打扫的位置、谁来倒垃圾等斤斤计较;某同学没来,卫生委请一个人帮忙,一般情况下是请不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几个人将班级当“家”。尽管一开始我们就提出:班级是我家。而且每个学生都签字了。一到实事求是做事出力時,就没人了,个个都忙,都没时间。自从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管理班级,现在每个组都将自己组里的卫生包干,不用卫生委来催,来盯,只要随机的检查一下就行。另外,在班级文化墙的设置上,以前一般都是个别学生在操作,别人不问津。现在小组成员个个参与设计和选材,买材料和绘画、剪裁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态势。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制作墙报的能力(这一点在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单元,我让学生制作“千古风流人物”的手抄报上发现的),只是懒惰和懈怠了而已。本月虽未要求出墙报,学生们已经紧锣密鼓的忙起来了。虽然还没有出好,但是已经各具特色了,个性鲜明了:或可爱、或运动、或典雅、或音乐、或经典,或色彩鲜明,或立体质感。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至于学习上,通过学生的每周一信,也大致能感觉出学生小组内部的团结、合力。学习上互相帮助,常规上互相提醒。当然“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和操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还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勤动脑,多思考,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就目前的成效来看,我认为至少有四点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科学的座位安排

班级一般四五十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组。比如42人,可以分成6组或7组,如果是单数可以考虑单人做大组长的方式,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如性别的搭配;成绩的搭配,因为在这中间要考虑互帮互助的策略;个性的搭配;个子高矮的搭配等。

中间还可根据情况做适当阶段性的调整,协调小组成员间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班级成员间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有的学生非常好动,本组组长和成员未必能使其良性发展,但可能他和某位同学关系比较好,愿意听他的话,所以在阶段性调整位置的过程中可以兼顾这一因素。当然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成绩的因素(这种因素一般不在初一时考虑)。很多人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的问题,好像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只有害处,不敢碰这一“高压线”。其实,学生发展了,成绩提升了,找到认同感了就有了自尊,所有有时候我们也不必讳疾忌医。我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或无心插柳,效果还不错。记得初三上期中考试前,为了动员学生好好复习,迎接考试,于是决定:期中考试后,以成绩为主要依据,重新调整座位:前16名分两组,以“S”形组合,剩余的36名6人一组“S”形组合,每一组实力相当,期中考试后如约执行。当时也没有多想,后来坐下后发现,除了实力相当,男女搭配的也几乎平衡,而且一些经常上课讲话的“话友”都分开了,没有了市场。一句冲动的话倒无形中为我解决了许多平时座位中存在的个子高矮不协调、喜欢讲话和关系好的会在一起、男女生搭配失调的问题,有点“歪打正着”的感觉。

在作业和上课表现的考评加分上也非常好区分操作。比如数学,可以对中间两组提相对高一点的要求,对其他组可以加强基础题的训练,便于分层教学。对于稍好的组来说,因为是强强联手,要求更高,有些学生浮躁和自以为是的心理无形中消灭了。另6组中稍好的学生在小组中找到了优越感,学起来也有了信心;稍差的学生也能找到层次相当的人,找到上进的动力,再加上组长的监督和约束,也会跟着学了。

二、合理的任务分配

一个班四五十人,光靠老师的监督巡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一个概念: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除了各科课代表和班委外,每个小组成员都是班级的主人,都有义务也有责任为班级同学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担当的任务,如语、数、外等各课小组长,卫生组长、纪律组长和常务组长。他们各司其职,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能力。尤其对那些内向和胆小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时为了做出表率,会大胆尝试发言、演说等,走出了第一步,也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渐渐胆子也大了,能力有了不断提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评价、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有些问题在小组内部就暴露并解决掉,如作业有少写、不写的组长就可以检查出并令其写好,提高时效性。现在我校正在使用的《家校联系册》由常务组长根据组员的实际表现来填写,如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这些班主任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可指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形成评价层次并写出理由,这样学生的在校表现几乎是透明的,班主任在填写评价时可以直观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于班主任关注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积分的评价机制

座位安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是有一些学生出现上课讲话或作业拖拉的问题;任务的安排对那些一直是班干部的学生而言,激励作用是相对微弱的,怎样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呢,这时小组积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小组积分有两种:个人积分和小组总分。几乎每门学科又都自己特色的积分形式:或上课回答问题积分;或作业完成情况积分;或默写情况;或背诵情况等。班主任负责将积分汇总,评出优劣。在常规方面,我们班共8个组,每两组形成一个竞争体,共4个竞争组。小组内部成员为积分体,只要与班级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积分的范畴,大到为班级争荣誉,做贡献的事,比如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等,小到打扫卫生擦黑板。分值不是固定的,根据事情大小以及性质的轻重由班主任灵活制定。比如上课被老师表扬的可以加两分,特别表扬的加3分,同样被点名批评的一次2分,上课积极主动的也相应加分,由各科课代表记录。每个课代表那都有一张小组成员的表格。下课各成员也可以到课代表那查实,关注个人积分排行榜。小组内部也有竞争,因为小组内部积分最多的人有额外的奖励。这样避免了小组内成员的包庇。因为小组成员一般是坐在一起的,有些人犯了错误对抗组没有人发现,但本小组成员发现了,照样可以检举揭发,扣除犯错误的学生的分数给检举的学生,不影响小组的总积分。同时也警示学生不要做不该做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时为了不影响小组成员的关系,可以在每周一信中说,注明保密就可。

而要能與对抗组进行竞争,小组内部团结合作才能最大可能的积分。我把这个竞争的过程,每个人的得失分以及小组的总积分显现在教室的墙面上,并命名为“合作竞争,谁主沉浮”横批:比比看。两周一次核算,比出输赢,评出获胜小组和小组之星。一般公示一天,如有意见可在这天内解决,超期不予处理。

四、灵动的奖励措施

积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自尊心很强的学生。但光有几个自尊心强的学生还不能大面积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有些相对落后的学生,对积分扣分不敏感的学生怎么办?再说光积分也不行,一开始可能还有点用,时间一长,就没劲了,赢的高兴一笑,输的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有无灵动的奖励尤为重要,是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能否持久,是积分能否有用的最关键的因素。我们班没有采用请吃的方法,因为买东西的钱是父母的。于是想到以前所采用的学生较欢迎的“TSK”方式。TSK,即特殊卡片的拼音缩写,上面盖上我的章,表示一种奖励,原来是让学生每人设计一张卡片,后来发现学生会弄丢,总是换来换去的,于是选择了语文书的最后一页纸,后来发现学生会撕下来用,这样存在借用的可能,现在我要求学生写上姓名,在他的姓名上盖上我的章才有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比如作业忘带了,可以用一个章,换取延期。寒暑假作业中,可以用章免去部分作业。某种情况下受罚,可以用卡免罚等,其实很多学生都舍不得用TSK,有时可以享受特权,但他们不用,感觉有TSK就是一种荣耀。盖章的时候,听到学生赞美的语言和羡慕的眼神实在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在学期结束时也可以兑换其他奖励,比如奖学金等,让学生体验“职业感”,用自己挣来的钱,滋味是不一样的,从而也体验父母挣钱的不易。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TSK的机会呢?在两周一次的核算中,获胜小组成员几乎都可以,除了扣分的人。失败的小组中最大贡献人员也就是积分最多的个人也可以。对班级做出贡献的,成绩进步明显的,比如年级进步50名以上的,考试科目前三名的,一切我认为可以的机会,一切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地方都可以,总之灵活变动。新初一我仍沿用这种方法,学生非常在乎,其中有个学生因为受罚,本来可以拿到TSK的机会却失去了,跑过来问我能不能补,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获得TSK的机会。在奖励机制的设定上,更多的考虑到中等以及相对较弱的学生群体,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获得这种奖励,这对他们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学习信心的树立,非常有帮助。

所谓“教无定法”我想管理学生也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好,奖励机制也好不要固定化,要灵动些。

班级管理虽然烦琐,辛苦,但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也是会有很多精彩的。当然精彩的最终获得并不是某种教育模式的精深,某种教育方式的精致,某个主意或点子的精妙,而是要不断在变化中勤思,思索中实践,实践中更新。

猜你喜欢

调动成员小组合作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数独驾到
响鼓
我家的新成员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