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减负提效”

2019-04-29李江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李江权

摘要:本文所讲的“减负提效”主要是指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这方面的问题。作者结合听评《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乡》公开课的反思,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如果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该做到两个方面(一不占用地理课以外的时间来用于地理教学;二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地理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的事情,就能够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减负提效”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减负提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11-2

簡单地说:“减负提效”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效率——这是一个最近几年来一直被重点关注和强调的话题和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强调要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每年的全国“两会”也经常有提案涉及此类话题;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家长)也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着强烈的反响……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减负提效”的现状——以三节地理公开课为例

作为一个有着近30年教龄的、专业的、专职的地理教师,我“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直关注并身体力行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减负提效”。为了更好地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近两年来参与听评课的三节地理公开课的情况。

1.三堂公开课的大致情况。

这三节地理公开课的课题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乡》,开设公开课的这三位老师都是一线教师,他们每个人在学校里每周都要上10节以上的地理课。

上第一节公开课的是一位年轻女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们把教室里的课桌椅全部排到教室的三个边上,又拿出几套服装给几个学生穿上,并给这些学生进行了化妆——在他们的脸上抹了一些东西、还在他们的头上装饰一些羽毛之类的装饰物……

上课铃声一响,这位女老师就打开投影仪的视频——视频里播放着一群黑人在载歌载舞。在音乐声中,那几个被选中的学生也载歌载舞起来,边上的学生则发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在隔壁班上课的一位老师甚至还特地跑过来要求“声音能不能小一点”——我在这种气氛中也差一点忘记了是来干什么的了)……

大概过了4、5分钟的样子,这位年轻的女老师让表演结束了。然后,她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同学们知道这种舞蹈发源在什么地方吗?

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先喊了几个学生来回答问题,在这几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就喊了刚才参与表演的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他终于回答出来了……

接着,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又给同学们介绍了其它的一些非洲舞蹈……

上课大概到了13分钟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终于让学生把课本翻到第60页,并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走进撒哈拉以南非洲,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情况……

这个时候,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又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曾经放过的“非洲角马大迁徙”的视频,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景观、什么气候(学生回答是“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草原气候”)……

接着,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又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曾经放过的“东非大裂谷”的视频……

一堂热热闹闹的地理课很快就来到了下课时间……

第二节公开课是那位48岁的教师上的——他是一位男老师。

这位年纪最大的男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个标题:“黑种人的故乡”。

接着,这位老师要求学生把课本翻到第60页、并且让一个个学生来接力朗读课文——一个学生先朗读课文,读到一定的地方,该教师就让他停下,让另外一个学生接着读下去……

等学生们把课文读完了以后,这位男老师就在投影片打出本堂课的学习提纲(大致内容如下):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

2.地形

3.气候

4.独特的文化

接着,这位老师开始教授课文里具体的知识点了——他是这样教授“地理位置”的:他先把“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在投影片上打出来,然后让学生们看着地图,老师则对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讲解——模式如下: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

(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

(2)海陆位置

(……)

(3)纬度位置

(……)

上面括号里的内容(知识点)是先要求学生来回答的——学生可以看书回答;如果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请另外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们都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直接给同学们讲解——后面的“地形”、“气候”“独特的文化”也是用这种方式来教授的。

最后,该老师又把“地理填充图册”上的题目作为“课堂练习”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一堂课就这样按部就班、平平淡淡地结束了。

第三位上课的老师也是一位女老师。

上课之前,她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份“导学案”。

上课一开始,这位女老师的做法跟前面那位男老师的做法差不多——她也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再用投影片把一个一个知识点打出来。

与前面那位男老师不同的是,这位女老师是要求六个学习小组进行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她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每个小组把“导学案”上的题目做好以后交给其他小组,当老师在投影片上打出一个一个题目(知识点)的时候,各个小组的同学就开始批阅其他小组同学的导学案——并初步统计了一下各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接着,教师利用“课堂练习”这个环节让各个小组进行抢答——我看了一下,这些题目都是老师自己另外选编的(不是开学初发给学生的练习册上的题目)。

最后,教师还汇总了一下各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的那个小组的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老师的物质奖励——一块巧克力……

一堂课在一群年轻的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的“PK”中很快结束了——而学生们好像还意犹未尽……

2.我对三堂课的反思。

应该说,上面三位老师上的课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第一位老师的课,我估计某些专家会欣赏的——一些专家一直居高临下地对一线老师说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从这一点来看,这位年轻的女老师肯定是激发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唱歌跳舞、看看视频,确实很有趣……

不过,就我这个近30年一直每周上10几节地理课的一线老师来看,这堂课既没有“减负”,也没有“提效”。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想必知道,现在的初一学生,语数外等主要学科就已经让他们忙得团团转了——很多家长除了要求子女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会给他们“加餐”——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做各种各样家长花大价钱觅来的题目。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在课外准备地理课上的舞蹈项目——那个老师为了上一次公开课,这样做可能问题不大(前提是:服装等东西都是老师准备的),放在平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这位教师这样的课前要求就已经违背了“减负”的初衷——百分之一百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另外,我还关注到一个情况:那就是很多课文里的知识点老师都没有提到——我在课后询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周边分别是哪几个大洋”,学生们基本上答不出来——同样的问题在后面两个班级的学生那里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回答——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如果要掌握这个知识点,就必须要在课后花些时间去看地理课文了——这实际上又一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从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来看,这堂课的效率就不能算是高的了。

应该讲,第三位女教师的课堂教学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方面,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师设置的竞赛活动而被调动起来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全部完成了——课文里的知识点不仅通过“必答题”竞赛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而且也通过“抢答题”竞赛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巩固。

但是如果从“减负”的角度看这堂课,我觉得“导学案”这份讲义是不需要发的,因为这些知识点通过投影片完全可以呈现出来,没有必要多浪费纸张多印刷一份可有可无的讲义(这份讲义仅仅是“必答题”这个竞赛活动的一个道具罢了)。另外,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自己另外编制题目也不是必须的——因为,开学之初,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两本地理练习资料。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要安排练习,就直接使用已经发给学生的练习资料好了——学校发给学生的练习资料如果让学生在课后做的话,学生是要花不少时间的——学生又被增加负担了;如果学生不做,那学校发这两本资料就有点浪费了……

因此,我比较认可第二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接触到、了解了;另一方面,教师也把学生需要完成的书面作业通过课堂练习的环节予以解决,让学生既减轻了课后的作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做法。

3.问题的症结与危害。

通过对三节公开课的反思,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的年轻地理老师为了展示自己的风采而忘记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这样的教育教学要求,也忘记了学生的身份和处境——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现在的初一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已经很少很少了,有的学生连休息(睡觉)的时间都不能得到保证,更不要说进行娱乐活动了。另外,初一学生,都是些13、4岁的未成年人,心智发育还不完善——有些老师打着所谓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旗号,盲目地让初一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教学方式实际上也加重了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负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有点摧残的味道……

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减负提效”的途径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教学实现“减负提效”的目标呢?实际上,我们地理教师只要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首先,教师应该把一堂课所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全部放在上课时间内完成。就拿《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乡》一课为例,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独特的文化”等知识点和“学会阅读地图”这个学习技能。

因此,老师应该把学生阅读课文、认知地图、知识点的教与学(包括学生做相关书面作业和教师对学生的检测)等活动与任务全部利用上课时间来完成,不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挤出时间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然不包括学生自己愿意和主动做的事情)。如果一个初中地理教师在不占用学生过多甚至额外的时间而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那么,这个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减负”了,也是“有效”了、甚至是“高效”了。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用最简单省力的方式来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技能——有的老师习惯用花里胡哨、故弄玄虚的方式(比如猜谜语啊、用古诗文做题目什么的)跟学生兜圈子——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得益。但我们做老师的,眼光不应该只盯住少数的优秀学生,而是应该面向全体的学生。因为,毕竟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些智商和学习基础平平的孩子。我们教师绝对不能“为了一棵树而忽视一片森林”。如果一个初中地理教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完成了基本的学习目标,那就说明了这个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低负担、高效率”的。

总之,要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學的“减负提效”,我们必须把握这两个原则:一是不要占用地理课以外的时间来用于地理教学;二是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地理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这两点,那我们所关心和追求的“减负提效”就绝对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一定是能够成为一个皆大欢喜的现实!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