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盛蜂鸟赋能共享经济,创赢未来

2019-04-29文青

产城 2019年1期
关键词:蜂鸟孵化器供应链

文青

合盛蜂鸟尝试为各产业提供从产业规划、产业招商、资源配置、金融创新到产业运营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产业发展、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全面优化整合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核心要素,形成人流、现金流、信息流、项目流的聚合效应,构建完整的、健康的产业价值生态链体系,通过专业孵化、精准孵化、全流程孵化,培育新动能,提升区域经济价值。

物联网,一个早已存在的名词,如今来到了舞台中央。18年前被发明出来时,它还是个虚幻的名词——那一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年轻的互联网研究员凯文·阿什顿在长久的思索过后,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他当时认为,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互联互通的网络。

时至今日,它变得更真实可感了。当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基本的社会资源,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年,所有的产业都会在物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它能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和物,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联结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新的连接。

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里,智能硬件成为了互联网、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元素,甚至被视为取代互联网的基础社会资源。“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它一共出现了13次之多,也可见国家战略对于智能硬件产业的重视程度。”年轻的田勇,推了推黑框眼镜,欣然介绍起行业里的风向标。

作为成都合盛蜂鸟智能硬件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不提科技,也少提遥远的未来,“立足现实,把中国的智能硬件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带到大众眼前。”岁末寒冬,他穿一身浅咖色毛衣,搭配办公室角落里的阳光,格外温暖。这样的行头配置,兴许也展现着由他带领的合盛蜂鸟的风格——暖心暖意。

孵化器4.0时代到来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孵化器这个概念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从1987年武汉东湖边的6间旧厂房,到遍布大江南北的7000家创业孵化机构……31年间,中国孵化器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政策设计到模式创新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成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创吧,众创空间,创客汇各种形式的孵化器的迅速介入混淆了人们对孵化器的概念。

“在已有的孵化器的模式中,比如说早期的房屋出租型孵化器,就是提供共享办公空间的,2.0的模式会提供一些法务和财务的服务,3.0的是能提供对接资金和产业资源类服务的资源对接型的。”在2015年9月,拿到从天使到A輪融资智能硬件企业是270家,但拿到B轮融资仅仅只有18家,在创客时代的到来之际,田勇多年的业内经验告诉他,“这些已有的孵化器模式,还远不能满足智能硬件创业者的相关需求。”

在经历企业孵化、项目孵化后,孵化平台将开始走向新的产业孵化阶段,田勇这样认为。2018年5月,合盛蜂鸟由合盛蜂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成都市润弘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确立为以产业聚焦及资本加速创新为内核、以产学研为推动力,打造一种承载了创新文化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创业时代,孵化器也需要转型提升,如今的4.0版是一个包容、有效的新形态。”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早期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中,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三大共同短板。一是中小企业的核心技术不够硬核,往往只能关注智能硬件的某几个点,缺乏智能硬件从设计、研发、试产和量产各个环节全流程的了解。另外,大部分生产智能硬件的中小企业,都较为缺乏供应链的资源和经验。很多早期智能硬件企业,在没有达到量产就会失败,其中80%的原因都在于供应链整合不足。同时,早期的智能硬件企业往往会忽略有关生产测试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方面难以保证。

“我们身处智能硬件的垂直领域,致力于解决智能硬件创业者关于研发的短板,供应链,以及生产测试等痛点问题,为他们提供深度的服务。”熟悉行业现状的田勇,也清楚的知晓在2015年前的28年里,国内就已经有1600家孵化器,在最近几年里更是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孵化器。“要在这么多孵化器中成为客户的选择,就意味着合盛蜂鸟要基于自己的优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全流程孵化 构建价值生态链体系

初创硬件企业受产业链资源,人力资源的限制,没有能力组建完善的供应链,也没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导致供应链成本高企、稳定性差、供应商配合度低,甚至出现普遍在淘宝上采购的尴尬境地……在长达半年的市场调研中,智能硬件创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比田勇设想得还要糟糕。

“AI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严重威胁着企业生命。”为了真正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现实需求、服务于成都政府经济、产业发展的诉求,合盛蜂鸟确定主导产业后,便走上了4.0模式。该模式新颖、独特,以智能硬件专业领域的服务平台为内核,在产业孵化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构建“体系+空间+生态+投资+平台”五位一体的产业孵化模式,打造孵化器联盟平台。

产业孵化的最终目标,是围绕核心产业,打造形成自己的小生态系统,以此形成创新企业的护城河。比如,阿里围绕线上和线下零售的生态布局、百度在人工智能整个产业链的投资布局、小米在消费品产业整个供应链上的布局、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将公司转变为创业平台的布局,强调的都是生态。合盛蜂鸟亦是如此,追求生态体系的构建,全力整合政府、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配套企业等资源,从产品的“研+销”出发,重两头轻中间,通过定制式孵化与订单式销售叠加的模式,彻底解决政府和企业的痛点,促进产业孵化与行业发展。

在田勇看来,孵化器不是一个简单的二房东,而应该是“企业医生”,要为企业提供产业扶持、孵化配套、优良办公等支持。从多为研发导向的初创硬件企业,缺少生产制造平台,到量产前大型制造企业不配合,响应慢,产品试产周期长、数据收集困难……合盛蜂鸟尝试为各产业提供从产业规划、产业招商、资源配置、金融创新到产业运营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产业发展、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全面优化整合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核心要素,形成人流、现金流、信息流、项目流的聚合效应,构建完整的、健康的产业价值生态链体系,通过专业孵化、精准孵化、全流程孵化,培育新动能,提升区域经济价值。

“以智能硬件企业为突破口,合盛蜂鸟将能夯实科技创新孵化器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企业和科技管理运营模式,培养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为动力,为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成都合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说道,作为合盛蜂鸟的投资人,他非常清楚,只有正式升级为“企业医生”,合盛蜂鸟才能不断深化对孵化、投资方向及细分行业领域的研究,提高对项目质量的把控,实现以产业为导向,孵化器为载体,资本助推的产投融服模式。

共享经济下的企业腾飞路

在过去的短短3年里,共享经济经历了从快速崛起到遍地开花,《2017—2018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7220亿元,同比增长44.6%。经历过一番爆发式增长后,成都也正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共享经济、生活性服务共享经济及公共性服务共享经济。

通过“信息共享”、“制造资源共享”、“产业资源共享”,服务于初创硬件企业、孵化器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优质硬件项目的合盛蜂鸟,正是利用这一新经济概念,通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构供需结构和产业组織、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为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在垂直整合智能硬件产业链的生态资源,全方位解决初创硬件企业制造端的供应链问题上,合盛蜂鸟正加速硬件产品进入量产阶段,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已建有共享中试基地,占地6000平米,是由4条共享组装线体、1条共享贴片线体、共享仓储、共享实验室及智能化场景展厅构成的全功能制造平台。产业园区引进了包括注塑加工、模具制造、包装方案设计及制造等配套供应商。制造团队引入了数十位电子、结构、质量、工艺工程师,与近30名熟练产业工人组成团队,全流程指导、协助客户改进工艺制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同时,合盛蜂鸟同近50家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建成共享产业联盟,凭借深厚的资源储备,为入驻企业量身制定供应链配套方案及管理支持资源储备。目前,平台已聚集智能家居、智慧社区,软件+硬件+平台一体化的成都合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擅长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定位系统技术的成都东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集网红经纪、娱乐游戏、智能科技、商家品牌推广于一体的传媒平台,成都星图云游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不同于传统经济,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用传统的旧办法创业,显然不合时宜。”田勇表示,“如今的创新,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应该是发明+商业化产品+市场需要。最重要的是,思想要有一定突破,是思想引领创新,而不是技术引领创新。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孵化平台,合盛蜂鸟就是从一个idea开始的创新。”

猜你喜欢

蜂鸟孵化器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蜂鸟——致苔丝
蜂鸟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