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成都作为

2019-04-29叶涛杨杨

产城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业协会成都市成都

叶涛 杨杨

人工智能所产生的颠覆性力量,正在重塑人类社会、城市与产业经济发展的竞合关系与互动方式。而在成都这样一座有着创新底蕴与自信的城市,历史与科技可以并驾齐驱。拥有多张闪亮产业名片的成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也走在前列,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正持续吸引大批技术团队、科技企业与资本机构进驻落户。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秘书长任志宇看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将从根本上为成都经济发展赋予新动能、注入新活力,对于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而言,积淀深厚又恰逢东风正劲,问题在于能否乘着东风持续扶摇直上。

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

法学出身却长期在传统产业领域浸润,机缘之下接触人工智能后犹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秘书长任志宇笑言自己对机器文明有着别样情怀,多年来坚持在各种场合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问题大声疾呼,“只要是有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做什么都愿意。”身为成都市政协委员的他曾多次撰写提案,直指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细化政策扶持、推进产业中心建设、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广泛开展宣传工作等多条建议。

对于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与劣势,任志宇看得透彻。在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上,成都虽排名靠前,但已漸有掉队之忧,“任何产业领域都是不进则退。两年前成都还是稳稳的人工智能第六城,只排在北上广深杭之后,2018年工信部的城市排位中成都已在第十名开外,比较客观地说,目前成都应在第八位左右,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很猛,成都需有警醒意识,及时调整以不至掉队。”优渥的教育资源、优秀的人才储备、丰沛的数据挖掘积累、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些要素确实使得成都于人工智能领域拓进有着充足底气,“成都有着很好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西南地区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出自成都,第一个外骨骼机器人是成都造,对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的脑科学方面成都也是强项。可以说,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不缺技术与产品,但产业转化能力偏弱,支持政策虽多,但方向与力度有所偏差,值得商榷。”

任志宇早前曾据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况提出“5个一”,即“成立一个行业协会、举办一个峰会、成立一个产业基金、搞一个人工智能园区、建设一个人工智能小镇”。眼下这些可助益产业发展的举措已一一实现,且成效不凡,但在任志宇看来,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产业政策的精准度需加强、企业“促内引外”有所偏颇,以及产业龙头企业的缺失,“各个城市都有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产业政策出台,成都的政策出台速率并不是率先、靠前的那一拨,如若政策与本地发展实际情况与优势有所偏差,那么将造成产业资源的不合理运用,所以尚期待相关政策的实效,同时避免扶持伪人工智能企业;对人工智能企业‘促内引外方面,前者不如后者,在人工智能技术没有出现绝对领跑者的情况下,对外来企业的过于倾斜将造成本土企业发展受限,已经出现外来企业在本地大量拿项目,本土企业被迫到外地寻求业务发展的现象,‘墙内开花墙外香并非好事,应适度加强对本土企业和团队的支持;人工智能可对所有行业进行改造与赋能,制造业只是其中之一,第三产业的变化与升级则是能被民众最先感受到的,成都的城市性格偏休闲,金融与商业是传统优势所在,不妨在这些领域引入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效果应是事半功倍。”

不做全能冠军,单项标兵足矣

人工智能产业已经迎来爆发,然而成都的各层级企业各有各的困扰,“高端企业虽然具备潜力,但带动性不够,缺乏真正能压场子的龙头企业;中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面临外来企业抢单应对乏力;低端企业倒是以灵活的应对,通吃各类型业务而活得较为滋润,但发展前景有限;如果将成都人工智能企业的集聚现况比作一场饭局,那么呈现的就是散乱无序之态。”

当红利持续和市场洗牌共存,在任志宇看来,不具备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优秀商业模式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成都的人工智能企业或团队应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研判细分行业,确认自身的优势所在,选择正确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保持扶持政策的延续性,从资金补贴、参股、采购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和团队尽快孵化产品、转化商品,并且避免因差把火而烧不开水的现象,可选择1-2个特点鲜明的企业来重点扶持,全力打造龙头企业,按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由优秀企业兼并重组相对落后的企业。”

任何技术革命的成功取决于其能否普及并广泛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虽然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和服务的普惠已经遍及各个行业,但因种种客观因素发展并不均衡。任志宇认同《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观点,“判断趋势比追赶风口更重要,各个城市在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时需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禀赋。安防领域全国都做得不错,至于其他领域则与各个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密切相关。人工智能产业不是空中楼阁,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赋能效果,成都不需要成为全能冠军,在1-2个项目上成为健将级标兵足矣,医学与工业级无人机正是突破重点。”

一方面,以数据密集、知识密集、脑力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医疗产业与人工智能迎来了更加密切的深度融合,成都拥有华西医院、省医院等著名医疗机构,以及科伦、地奥等优秀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尖端且人口众多,数据挖掘得力,应用场景广泛,“顶级医疗专家与顶级算法专家的深度融合带来顶级技术发展,投资热度高、创新产品迭出,成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达到全球领先的成效。”另一方面,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实力强劲,拥有611所、420厂、132厂等一批实力雄厚的航空航天机构、企业及围绕其存在发展的一系列配套产业,无须去挤占商用无人机的红海,转而在对国防、环保、地质领域意义重大的工业级无人机上结合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原有优势。

协会探索施为,助建核心竞争力

布局、发展人工智能,成都动作频频,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丰富的人工智能人才资源、专业技术积累和行业生态集聚优势将为更多团队与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其间行业协会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作用。

行业协会职能角色与价值已得到多方主张与肯定,行业协会“政企桥梁”的角色定位与“双维嵌入,相机调适”的运作方式有其时代性与必要性。作为主要由人工智能企业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自创设成立以来,着力拉长协会的服务纽带,以促进企业做大培强、推动行业加快发展为已任,在规模做大、品牌做优,机制做活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

截止2018年12月,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共聚拢会员企业150余户,致力于有效整合会员企业资源,促进内循环,增强协会凝聚力;积极帮助会员企业推广高新技术、寻找应用场景,通过展会、对接会、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供需求方桥梁;同时积极传递政府的政策信息,帮助企业用好政策,争取补助资金;做好上传下达,听取行业呼声,为相关政府部门进言献策、反应诉求,辅助政府部门出台详细的监管政策和指导发展意见,以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借助主题会议、峰会活动推进合作实现共赢已成各产业发展的惯常举措,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积极主办、承办、协办各项展会和洽谈会,组织会员企业交流互动,旨在为全市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产业、投资搭建“产学研”跨界交流平台,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新年伊始,新锐产业发展势头不减,城市亦将步入发展新阶段,整个市场迎来新局面。据任志宇介绍,在2019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以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器、加速器,举办国家级人工智能峰会,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加大资本投入,组建人工智能投标联合体,打造未来小镇,助力独角兽企业打造,完善专委会设置,落实教育培训,加强协会间交流合作、发挥资源优势互补,举办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申报资金及项目,务实开展区市县调研活动等举措进一步助益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将其推向更多可能与极致是每一个身处其中者所要思考与践行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产业协会成都市成都
环境规范化管理专项赋能培训班在西安市举办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穿过成都去看你
以爱相伴 与爱同行——记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生殖健康爱心工程”公益活动
数看成都
成都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