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对比研究

2019-04-29王刚金水区总医院骨科河南郑州45000

西藏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螺钉

王刚金水区总医院骨科 河南郑州 45000

肱骨近端骨折为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骨折类型,多因间接、直接暴力所致[1]。该类骨折分型较为复杂,治疗不当极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肱骨头坏死,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故而选取何种治疗手段以提升骨折愈合质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显得极为重要[2,3]。目前临床上髓外(锁定钢板)、髓内(髓内钉)内固定为该类骨折治疗常用术式,经研究发现,其较传统解剖钢板相比,成角稳定性、骨内把持力较好,颇受患者、医生的青睐[4]。鉴于此,本研究将对比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治疗的8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与其家属知情同意加入研究,本研究征得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将其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女19例,男2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38±4.12)岁;其中摔伤、高处坠落伤、交通伤各9例、15例、18例。对照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91±4.30)岁;其中摔伤、高处坠落伤、交通伤各10例、13例、19例。两组基本资料分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CT、X线检测确诊且为单侧闭合性骨折;②均可见移位现象;③年龄>60岁。

1.2.2 排除标准

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③近期内出现病理性骨折、感染史、陈旧性骨折者;④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⑤伴有影响术后疗效评估的肩关节相关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解剖钢板内固定,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并取仰卧位,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显露骨折部位,随后解剖复位,采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处理,并依据患者骨折情况而判定是否需实施自体骨或人工骨填充,在对关节功能进行检查无异常后放置引流管,将切口缝合。观察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麻醉方法、体位选择同对照组,小切口入路,取纵行切口于肩关节外侧肩缝下,并沿三角肌方向将肌束钝性劈开并向两侧牵拉以将骨折端暴露,于肩外展位牵引下对骨折块进行复位,其中针对肱骨头部伴有大结节以及碎骨块者则实施钢丝固定,选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并经三角肌插入,取纵横切口将钢板远端暴露,并于持续牵引下对钢板远端、肱骨头等采用皮质骨螺钉进行复位固定处理,C臂X线机下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复位满意后则应用锁定螺钉固定,其中螺钉远端与肱骨关节面软骨下距离约为0.5cm左右,将5~6枚锁定钉分别拧入,并应用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锁定钢板远端,活动患侧肩关节以对牢固程度进行确定,待固定满意后对切口进行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指标、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等。术后3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值0~10分,其中得分高低与疼痛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Neer评分对术后两组肩关节恢复情况进行判定,满分100分,其中得分>90分为优;得分≥80分、≤90分为良;得分≥70分、<80分为中;得分<70分为差,统计两组优、良占比,计算优良率。治疗期间统计两组螺钉松动、感染、钢板断裂、肱骨头坏死等发生情况,以评估两种术式安全性。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时间、VAS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d)VAS评分(分)对照组(n=42) 121.59±19.32 3.11±0.79观察组(n=42) 94.38±18.79 2.08±0.62 t 6.543 6.647 P<0.05 <0.05

2.2 肩关节功能 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n(%)

2.3 并发症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受到老年人群关节囊强度、骨密度的影响,其已成为肱骨近端骨折的多发人群,且肱骨近端骨折患病率逐年上升[6]。目前维持肱骨头血液供应,并在保障骨折断端良好固定的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功能锻炼以利于其早日康复为临床治疗的关键[7]。近年来内固定疗法为该类骨折治疗中常用手段,并经实践发现,钢板固定是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固定手段[8]。

解剖钢板为该病治疗中传统内固定方法,该疗法可依据骨折断端解剖学具体情况进行塑形,但受到老年患者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其难以发挥坚强内固定效果,术后极易出现螺钉松动、内固定失败等现象,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负面影响[9]。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为一种结合局部解剖特点、融入生物接骨概念的内固定系统,其体积相对较小且无需预弯,故而可减轻对周围组织的不利影响,利于骨折整复与术中操作,同时其和骨面接触压力小,进而可对周围血运、骨膜等进行保护,加快骨折愈合,同时其可实现周围多孔状涉及,进而可提供全方面锁定固定效果,以保障骨折端稳定性,在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患者中尤为适用[10]。常宝生[11]、龚春柱[12]等研究中均对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其结果得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加速肩关节功能恢复,预后效果良好。本次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术后IL-22、IL-6、IL-1β水平高于观察组,IL-13、IL-4、sTNF-RI水平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机体内抗炎、促炎因子间的相互平衡影响较小,生物相容性高,利于术后骨折良好愈合。同时研究结果得出,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提示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损伤小且固定可靠,利于提升骨折愈合质量,缓解术后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较为理想术式。

综上所述,将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炎症反应轻微等优势,利于缓解病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