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04-29刘小飞
刘小飞
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驻马店 463400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发展快、恶性程度高、生存时间短、病死率高等特点[1]。目前,临床上常采取外科切除术、介入治疗、化疗、放疗等方式对肝癌进行治疗,但西医治疗在改善肝癌术后相关症状方面效果有限,且易出现转移及复发,不利于患者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取得良好成效。本研究主要探讨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肝癌术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6.37±7.26)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3~70岁,平均(56.08±7.1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①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2]中肝癌诊断标准;②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中医诊断标准:①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毒结血瘀兼正虚证标准;②中医证候:主症:胁肋疼痛、腹痛、肋下肿块;次症: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纳呆、面色晦暗、大便溏泄、发热、盗汗;舌脉:舌体胖,色暗,舌苔腻,脉沉细或弦涩;符合主症加次症任意2项,兼舌脉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转移性肝癌;②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功能障碍;③精神异常者;④合并其他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化疗、放疗、无水酒精注射、保肝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治疗,汤方如下:黄芪、灵芝各30g,淮山药20g,熟地、茯苓、女贞子各15g,山萸肉、党参、白术、泽泻、丹皮各9g,炙甘草6g,以水煎服,取200mL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每天1剂,3个月为1个疗效,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主要包括胁肋疼痛、腹痛、肋下肿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纳呆、面色晦暗、大便溏泄、发热、盗汗等,分值0~3分,其中0分:正常,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②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自然杀伤细胞(NK)、CD4+T细胞,其中IgG、Ig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利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NK细胞、CD4+T细胞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肾功能损伤等。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90%;无效:上述均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等于显效与有效之和。
5 结果
5.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n=41)24.34±5.15 15.98±4.51 7.820 0.000观察组(n=41)24.52±5.37 12.76±4.39 10.856 0.000 t 0.155 3.276 P 0.877 0.002
5.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IgG、IgA、NK细胞及CD4+细胞均改善,且观察组IgG、IgA较对照组低,NK细胞及CD4+T细胞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时间 组别 IgG(g/L) IgA(g/L)NK(%)CD4+(%)治疗前对照组(n=41)12.87±2.05 2.63±0.74 8.46±1.04 36.92±2.55观察组(n=41)13.16±2.23 2.49±0.56 8.72±1.25 36.75±2.49 t 0.613 0.966 1.024 0.305 P 0.542 0.337 0.309 0.761对照组(n=41)9.68±1.65 1.78±0.48 10.62±1.29 39.83±2.57观察组(n=41)7.24±1.43 1.32±0.39 12.57±1.32 43.48±2.64 t 7.156 4.763 6.765 6.343 P 0.000 0.000 0.000 0.000治疗后
5.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5.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6 讨论
近年来,由于乙肝患者数量逐渐增多,而肝癌的发生多由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进展而来,导致肝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中医中无肝癌病名,其属“癥瘕”、“肋痛”、“积聚”等范畴,其发生主要为伤食、六淫等邪毒郁积,加上阴阳气血亏虚、脏腑经络失调,致邪毒积聚,引发癌毒。肝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以脾虚为本,以气滞、血瘀、毒邪、湿热为标,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解毒抗癌、散结化瘀为主[5]。
临床认为肿瘤的进展情况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其中NK细胞、CD4+T淋巴细胞等为主,若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则可能出现NK细胞、CD4+T淋巴细胞下降[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IgG、IgA较对照组低,NK细胞及CD4+T细胞较对照组高,表明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在肝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本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补肾健脾汤中的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等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等功效;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等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等功效;泽泻具有渗湿利水、清泻肾火等功效;丹皮具有清肝火、除邪气、活血散瘀等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等功效;扶正抑瘤汤中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等功效;灵芝具有理气化瘀、滋肝健脾等功效;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等功效;淮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等功效[7]。诸药合用,共同起到健脾益肾、散结化瘀、解毒抑瘤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指出,扶正抑瘤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直接破坏癌细胞,还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其骨髓造血机能,促进细胞生长代谢,达到抗瘤、抑瘤的目的[8]。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表明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肝癌术后治疗中采取补肾健脾汤合扶正抑瘤汤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