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探析

2019-04-27王艳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幼师立德树人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除了要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切实履行育人的职责。幼师专业的语文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幼师 语文教学 立德树人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一门学科,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而幼师专业,又是培养师范人才的特殊专业,因此,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必须贯彻好立德树人教育。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古已有之,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立德”一词,取树立德业之意,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意是,所谓能成就不朽事业的人首先得先树立品德,其次才应有功绩,有言论。“树人”一词,取培育人才之意,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此,立德树人就是通过德育教育,即政治、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多个方面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

二.幼师语文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必要性

(一)语文学科的课程要求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其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砥砺品德,完美人格的过程,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一个完善的人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还应该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赏析、学习,让学生感悟不同文本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洗礼,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道德以及为人处事的艺术等,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这是语文学科的课程要求所应该达到的,长久以来,语文在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时代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为其恶,无益也”。德育是完善人格的基本出发点,立德亦是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说道:“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尤为重要和紧迫。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是培养核心素养,而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师专业中的德育教育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幼师专业特点的要求

幼师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和保障幼儿学习知识与开展活动、负责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力量。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專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而当前层出不穷的幼师虐待儿童的新闻让我们不得不对幼师的人文道德修养提出质疑,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让学生能成为德技双馨的专业人才。

三.幼师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策略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我们的学科特点,因时因地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因此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日常行为等都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品德塑造起到示范作用,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就说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就很好地点明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而言都有着榜样的力量。立德树人教育,需要教师拥有高尚的师德,不断渗透立德的理念,确立育人的最终目标。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要用优雅大方的仪容仪态,渊博的学识知识,睿智的思想交流,礼貌的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去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被老师的魅力所折服,从而自然而然地去学习老师的优秀品质。我们所知道的优雅的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讲古诗而网络爆红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老师等这些老师都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可见一个好老师的示范作用是多么巨大。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好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培育人,要关注学生品格培养,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

首先,在语文课堂的文本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都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体现,在赏析阅读文本时,让学生不仅学会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关注文章的思想性,巧妙地把专业教育和人文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一篇篇优秀作品中,感受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体会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学习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之志,更要学习梁启超“敬业乐业”的朴实理想追求。还有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经济富强而殚精竭虑的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大国工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锋模范和普通劳动者们等,他们的爱国激情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有着激荡人心灵,涤荡人灵魂的巨大作用,这都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学生的品德,为他们能成为有品德的人而起到引领的作用。

其次,还可以布置有设计的作业,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是表达感恩母爱的文章,因此,我布置的作业为:作者功成名就时母亲却撒手人寰,这就是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是否也体会过父母的苦心?你是否对父母有过力所能及的回报?认真思考,谈谈你的感受。学生们在作业中都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有的刚刚和母亲吵过架,还在怄气中,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作业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我在批改中就鼓励她把这样的话当面和母亲诉说,学会表达感情。还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母亲在生活中的照顾并把其视作理所当然,学习了本文,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反思自己对母爱的忽视。这样的作业,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达到了很好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学会去感恩父母,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幼师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实用文体的学习。这些实用文体融专业性、思想性、正面性于一体,教师在讲解时,就要潜移默化地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教授学生写作幼儿园家园联谊活动策划案的教学中,除了讲解基本的写作流程和格式外,还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学会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必须牢记“家园共育”的幼教理念,在活动中保有谦逊的待人接物的礼仪等。这些点滴的渗透具有水滴穿石的功效,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三)发挥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特殊作用

语文教学不仅仅集中在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同样可以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首先,课外阅读的引导渗透。当前,语文学习要重视课外阅读已成为我们的共识。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纸质阅读,而更多的是更加便捷的电子阅读。手机上五花八门的电子阅读软件让学生们眼花缭乱,但是良莠不齐的电子书使得学生失去了辨别的能力,很多学生日常阅读的多是玄幻、穿越、爱情等缺少营养的电子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电子阅读,推荐正规的阅读软件,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读幼教专业理论书籍等,学会做笔记,摘抄,写读后感等。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能逐步走上阅读的正轨,能真正领悟书中知识的精妙,从而丰富自身的素养。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渗透。幼师专业是一个集知识、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因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进行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课本剧比赛、诗歌朗诵等多种和文学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明确幼教专业所应具备的口语能力、表演能力等,让学生体会语文活动对自身专业能力锻炼的帮助,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综合素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添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能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本领,领悟人生哲理和情感的真谛,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积累了经验。

四.结语

“潤物细无声”,立德树人在幼师语文的教学中的渗透、贯彻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高尚的人格和魅力,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高超的课堂驾驭艺术。总之,在幼师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把传道授业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用高尚的情操、深邃的思想来影响当代学生,使他们成为既拥有熟练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道德素养的德技双馨的幼师人才,成为未来教师行业的佼佼者和社会满意度高的职业先锋。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长期的不懈努力,我们将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高虹,闫晶.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改革高职语文教学[J].职业技术,2017(10):85-86.

2.李娜.立德树人:谈幼师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20):209.

(作者介绍:王艳春,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硕士,讲师,专业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幼师立德树人语文教学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