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特性培养
2019-04-27周仁银
周仁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教授小学生基础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维的品质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质量。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数学思维品质培养,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水平,还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中应注意的几点特性。
一、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原有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和思考数学问题,努力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够灵活地从一种解题方法转化为另一种解题途径,从而有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例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盒鸡蛋,鸡蛋共有4排8列,请问这盒鸡蛋一共有几枚?该道题的第一种解题思路是列加法算式8+8+8+8=32(枚),第二种是列乘法算式8×4=32(枚)。在知识学习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学生容易以先前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为起點,按照思维惯性用加法方式解答该题,但教师应培养学生以加法的思维方式为基础搭建起更加简便的乘法方式来解答该题。不同的解答方法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转化思维能力的提高,丰富思维维度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灵活性的思考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便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能够清楚地把握数学知识背景,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与数学知识结构相联系,进一步抽丝剥茧以找出题目中所隐含的其他条件,进而避免造成解题的片面性和出现解题漏洞。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在学生的初步认识中,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中有两条为斜线,且四条边相互形成的夹角不为直角;而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两条斜边也不是斜的,因此会产生长方形怎么会是平行四边形的疑惑。此时,笔者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因此符合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什么?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与定义相符吗?定义中又是否对图形的角和边的倾斜度有要求?笔者一步步追问,引导学生认识满足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而完善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学生一步步深入到定义的本质,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与独立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够对自己已有的数学结果进行“怀疑”,在学习过程中批判地去看待各种问题,不断反省自己的得失,发现和分析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个成熟的数学思维框架。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容易固化,盲目地追从教师。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来激发学生的质疑。例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笔者故意将平房的高度表示为4厘米。学生通过思考和对比,产生疑惑:房子怎么才4厘米呢?这是不合理的。因此争先恐后地向笔者提出疑问,计量单位是不是有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笔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房子的高度应该是4米而不是4厘米。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品质。
思维的独立性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授课以后,教师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学生通过独立分析、观察来完成习题任务,达到培养思维独立性的目的。同时,同场考试中使用AB卷,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数学思维具备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前提下,学生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反应。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并理解所学知识,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做出迅速的反应。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11+9的计算,正确计算出答案并不是最终的教学任务,而应进一步要求学生迅速地、准确地计算这道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凑整数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具体为11+9=10+(1+9)=10+10=20;再比如,(10+2)+(6+30)的计算,同样可以让学生用整十加整十、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的方法来降低计算难度,具体为(10+2)+(6+30)=(10+30)+(2+6)=40+8=48。学生通过敏捷性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长此以往逐渐缩短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更加快速和简便地解决数学题目。假如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环节,就如18+6-4-2这道题,可以这样计算18+6-4-2=18+6-(4+2)=18+0=18。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强化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计算法则、知识定律及性质,加强对数学题目的理解与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其更加迅速地解决问题。
五、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时,能够遵循正确的方向来进行思考。数学基础理论与概念是培养学生思维准确性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也有能力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前教育,或亲自对幼儿进行辅导,因此许多幼儿在进入小学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数学基础知识,有的已经懂得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更甚者能够背诵乘法口诀。为此,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或者讲得不够清晰。事实上,许多幼儿并不清楚数字大小,以及数位与十进制的概念,他们只是对数字有着基本的了解和机械记忆,并没有学懂和学明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耐心花时间来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熟练表达这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以保证思维方向的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极具思维特性的学科,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主动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自身成长的同时来有效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蓼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