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商提升课堂:探秘“情绪万花筒”

2019-04-27程灵

新教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棱镜万花筒情商

程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al Goleman)出版了《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他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他还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作为衡量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强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受理论研究的引领,也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因情绪偏离和失控导致行为问题的现象,情绪辅导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情商提升课堂的设计思路

(一)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情感(本文统称“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以分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社会性情感”。喜、怒、哀、惧是人最基本的情绪,由这四种情绪演变出多种多样、细腻微妙的情绪情感,如嫉妒、惭愧、焦虑、羞耻、自豪等。

情绪反映的并非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当个人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人会体验到快乐;在个人目的不能达到或受到妨碍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或有价值的东西,会引起人的悲哀情绪;个人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会产生恐惧情绪……

情绪既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既可以看得到、感受到, 也可以不形于色、无影无踪。不同的人面对不同情境时,情绪情感在性质、强度、紧张度、持续时间等方面会有复杂的变化,如快乐可分为满意、愉快、满心欢喜、狂喜等不同程度;愤怒可能从微怒到愠怒、大怒、暴怒;悲哀可能表现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悲痛。情绪以其丰富多样、繁复多变,让心灵呈现出缤纷色彩。

(二)情绪智力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情绪有时让人精神焕发、干劲百倍,有时又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因此,情绪对人们的办事效率、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想处理好事情,往往需要先处理好心情,这就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也被称为情绪智能或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简称为情商。关于其概念、理论及测量的研究颇多,其中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戈尔曼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并得到普遍认可。萨洛维和玛依尔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戈尔曼强调,情绪智力包含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等能力,这些能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认识自己情绪、管理自己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三)情商提升课堂

就心理发展的规律而言,人的情绪表现从外显到内隐、情绪控制由冲动到自制、情绪表达内容由生理性需要到社会性需要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心理的成长时期,也是发展情绪觉察与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若能发展良好的情绪觉察与管理的能力,将有助于提升情商,使之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更为复杂的情境。

为此,我们以培养情绪智力、促进情绪成长、提升情商为目标,采用“3+X”的情商提升课堂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这里的“3”,指的是三次基础活动:一是情绪的觉察与了解——“探秘情绪万花筒”,重在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二是情绪表达与调控——“解读情绪调控密码”,区分情绪的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 懂得以合理方式表达情绪和适当调控情绪反应;三是适应性地处理情绪——学习遇到情绪问题时自我反省与自我调整的方法,“打破消极情绪链”。“X”可以是一次或多次、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以此实现不同侧重点的拓展和深化,如针对自卑感、社交恐惧、考试焦虑等的专题活动。

“3+X”的设计不追求教学内容的知识化、体系化,而是更多关注儿童对情绪情感的感知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其自我调控与积极进取。在课堂组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避免单向式、预设性的倾向,转向积极体验与互动生成,重点指导情绪调节技巧,使其能结合个人实际学会运用。

二、“情绪”与“万花筒”的关联分析

(一)情绪的ABC理论

情绪状态是环境因素、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不管个体在认知层面是否有清晰的意识,从刺激作用于人到情绪产生這一基本过程都离不开对刺激的判断和评估。对刺激的判断和评估不同,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果认为此刺激是“有利”的,就会引起积极情绪体验;如果认为是“有害”的,则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至于判断是“无关”的,人们往往会选择忽略。

为了更清晰地解释“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的ABC理论。其中,A指的是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埃利斯强调,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如,学生考试不及格(A),感觉很羞愧(C1),是因为觉得“大家一定都认为我很没用”(B1);如果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不及格说明我还不够努力,要加油了”(B2),则会重燃学习的激情(C2)。

(二)万花筒的光反射原理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将有鲜艳颜色的实物放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另一端用开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可观测到一朵美丽的“花”样,将它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并可以随着不断转动而出现万千变化。

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其美妙的奥秘蕴藏在设计精妙的镜体结构和流动图案当中。万花筒内有一定数量的彩色玻璃片,同一万花筒中这些玻璃片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变的,关键在于筒内三棱镜的作用。转动万花筒,使碎片发生新的组合,透过三棱镜对光进行反射,就会有无穷的新图案和新花样。

(三)探秘“情绪万花筒”的关键点

1. 利用学生对万花筒奇妙变化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情绪课题的兴趣。万花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一种玩具,以万花筒来引入情绪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因此,导入课题前要让学生多转转万花筒,然后再引出情绪这一“心理万花筒”的命题,引导学生去探秘以感受其千变万化的神奇。

2. 利用万花筒的结构、原理,剖析情绪的产生机制。情绪与万花筒,一个是属于心理世界的现象,一个是属于物理世界的现象,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简单机械地对应。没有学过物理的小学生,并不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也重在体验而非认知,因此有关原理不必过多讲解,点到为止,可借助“玻璃碎片”与“三棱镜”形容诱发性事件(A)与信念、认知(B),将抽象的情绪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即可。

3. 利用万花筒的缤纷多样,隐喻情绪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的情绪具有特异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对同一个刺激物、同一件事情,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们的情绪体验层次和程度也不同;另一方面,对与情绪相关的元素进行重组配置,可以形成新的组合,如把消极情绪转为积极情绪、把情绪的爆发转为冷静等。因此,思考如何转动万花筒以看到更美的图案,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探索“情绪万花筒”的活动方案

(一)课前准备:初识万花筒

教师要了解学生常见的情绪表现,准备一些代表不同情绪的脸谱图和描写情绪的词汇,准备5个万花筒玩具。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面具,可以是动物、机器人、动画人物形象等。

(二)热身活动:卡通狂欢节

每位同学戴上面具,在欢快的背景音乐里开始3分钟的卡通狂欢活动,可以学动物叫、做滑稽动作、模仿动画表演等。活动过程中,教师随机递给几位同学万花筒玩具并示意他们与同伴交替观察万花筒。音乐停止时,请两三位同学介绍转动万花筒的感受。教师适时拆开一个万花筒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利用学生对万花筒奇妙变化的好奇心,引出主题——“情绪万花筒”。(提示:让学生在放松身心、感受万花筒神奇的同时,了解万花筒结构中有“玻璃碎片”和“三棱镜”两大要素)

(三)制作“万花筒”:唤醒情绪体验

1. 制作“情绪万花筒”。请学生说说在不同情况下自己的心情,教师以学生的回答作为制作“万花筒”的“玻璃碎片”,在幻灯片上制作“情绪万花筒”。(提示:此时关注的是外部刺激与情绪的关系)

收到一件想了很久的礼物。  你的心情?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课堂上答不出老师的提问。  你的心情?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心爱的宠物狗生病而死。     你的心情?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作业做完了,还不能看电视。你的心情?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

2. 进行情绪词竞赛。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描写情绪的词(如:惊讶、痛苦、害羞、内疚、讨厌、开心、悲伤、闷闷不乐、人心惶惶、欢天喜地),师生共同填充“情绪万花筒”。(提示:帮助形成或扩展与基本情绪相关的情绪词汇,扩展学生的情绪体验)

(四)转动“万花筒”:选择情绪脸谱

1. 选择情绪。逐一出示“情绪万花筒”中的脸谱图,请学生猜猜看,这些脸谱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情绪。

2. 案例讨论。出示案例:子涵同学是数学科代表,期末他非常认真地复习,希望能考个100分,可考试时最后两大题他却都沒做出来,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选择一个脸谱表示。后来老师评讲卷子时说这次考试题目偏难,子涵同学得了全班最高分91分,你觉得子涵的心情会是同一个脸谱吗?为什么?(提示:说明情绪反映的并非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 变换问题情境,请学生选择情绪脸谱。询问:是否有不同的选择?交流:为什么不同同学的选择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适时在课件的“情绪万花筒”中加上“三棱镜”。(提示:人的想法就像“万花筒”中的“三棱镜”,此时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个体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明天数学课要考试。   A同学的心情

B同学的心情

C同学的心情

心爱的玩具被弄坏了。A同学的心情

B同学的心情

C同学的心情

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A同学的心情

B同学的心情

C同学的心情

……

(五)互换“万花筒”:理解他人情绪

1. 你演我猜。教师事前先选择若干比较容易表演的情绪词汇写在卡片上,如怒发冲冠、得意洋洋、坐立不安、手舞足蹈等,每一个情绪词请一位学生用手势和表情等身体语言进行表演,其他同学根据表演猜情绪词并说出表达的是怎样的情绪。(提示:引导学生识别情绪的外部表现,指导学生通过识别身体线索、表情线索和情境线索来增强其情绪认知,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2. 一词多演。请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演同一个情绪词,如:悲伤,可以是低着头苦着脸,或抱紧胳膊贴近身体,或拖着脚走,或嚎啕大哭等等;害怕,可以是浑身颤抖,也可能是缩头缩脑、缓慢后退,或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等等。(提示:此过程重在强调并非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体验或者展现自己的情绪)

(六)课后延伸: 我的“情绪万花筒”

1. 记录“情绪万花筒”的“七十二变”。在接下来一周时间里,随时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情况,画出自己“情绪万花筒”的不同图案。(主要用图画的方式表示当时的心情,可加简要文字补充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心里的想法等)

2. 想象你的“情绪万花筒”。设置情境:以下是你的“情绪万花筒”里可能出现的“玻璃碎片”,请转动“情绪万花筒”的“三棱镜”,想象可能出现的图案并把它画出来。情境描述:暑假里,你和几位同学一起去玩“密室脱逃”,沿途经过美丽的西湖;排了很长很长的队才买到票;游戏的密室阴森森的,你们解不出提示出路的线索;终于逃出密室见到光明;回家路上突然下大雨;到家发现手机丢了……假设你遇到了这些情况,你会产生怎样的情绪?

上述两个任务中,学生可任选一个在课后完成。(提示:加深对情绪的认知,为下一次活动课做准备)

(责任编辑:林彦?摇?摇?摇?摇黄晓夏)

猜你喜欢

三棱镜万花筒情商
漳河三棱镜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最大万花筒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自制缤纷万花筒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