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拨动内心那根弦
2019-04-27夏春燕
夏春燕
从教师教学及研究的角度来看,初中语文教材解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到一根能够拨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弦。当这根弦拨动时,学生的情感就会随着文字悸动,学生的情感就会升华,于是语文的人文性就自然蕴含其中。很多时候,拨动这根弦只需要一句话,而教师教材解析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规律,去寻找到这句话。本文就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浅谈笔者所想所思。
一、接受亲情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的作品,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篇幅短小,还不到一千字,语言质朴平易。在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当中,预习提示显得非常有意味。它提出一个问题:沐浴在亲情中,我们是否只知接受,不会感动,也不懂回报呢?
从接受亲情开始,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可以迈开教材解析的第一步。从实际情形来看,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受亲情时确实是感觉理所当然的,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家庭教育、家长的情感表达方式、学生对情感的敏感程度等,而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是可以得到实践的验证的。
在教《秋天的怀念》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在私下交流的时候表述一个观点:不是说要身殘志坚的吗?为什么史铁生的脾气会暴怒无常?他母亲的脾气为什么那么好?……很显然,这样的阅读认知说明学生在初步解读文本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作者的描述而使得学生心中那根情感之弦被拨动。而再往深处讲,当学生在接受亲情的时候没有感觉,或者说感觉理所当然时,情感之弦是无法被拨动的。
应当说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属于客观现实,教师面对这一现实时所秉承的不应当是批判思路,而应当是解构再建构的思路。这个思路的实施仍然要从文本解读开始。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咀嚼”一些句子: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之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是为什么?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这是为什么?她忽然不说了——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为什么”的追问,学生往往会发动想象,并去寻找背后的逻辑关系。就这样,学生习以为常的接受亲情的冰层会被打破,他们就会走入感动亲情的境界。
二、感动亲情
坦率地说,日常生活中人并不容易为亲情所感动,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往往对生活中的冷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冷冰冰的事实,使得在教类似于《秋天的怀念》这类文章的时候,并不容易打开自己内心情感的阀门,因而也就很难真正以自己这棵树去摇动学生那棵树。而当教师内心之弦都无法拨响时,学生的情感之弦如何能够振动呢?
但生活依然是需要感动的,教师依然要通过文本的解读去感动学生、感动自己的。类似于上面的“为什么”的提出,就是这种努力。这种努力有时候可以得到学生的帮助,而彰显出情感之弦的感人与华贵。
学生在探究上面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并不例外地发现:母亲最喜爱的花儿死了,恰恰是因为母亲放弃了自己的钟爱,而将全部精力转移到了儿子身上;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这是一种内心喜悦驱动下的局促不安、坐立不安,对瘫痪儿子暴怒的脾气无数次宽容之后看到儿子偶有向上的心理,母亲的内心是激动的;她忽然不说了,说明母亲以前一直是隐忍的,但在内心激动的情况下,却又不由自主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敏感”恰恰是母亲对儿子的付出……
更可贵的是,在这样的解读中,师生忽然同时走入一个境地:那就是想象自己就是史铁生,然后发现自己母亲身上其实也有着类似的品质。因为自己的母亲其实也无数次对自己隐忍过,面对子女在“狂妄的年龄”(史铁生在《地坛》中的描述)的狂妄表达,无论是教师自己的母亲,还是学生的母亲,其实都有着宽容的态度。当师生情感之弦因为这样的认识而产生共鸣的时候,你会发现课堂同时进入了交响的阶段。此时师生心目当中的母亲的形象忽然高大起来,“母亲此时不再是个抽象的符号,她就是世间最伟大情感的代名词”——学生在课堂上的感慨,让所有学生瞬时进入了感动亲情的境界。
三、回报亲情
无数人曾经这样评价:《秋天的怀念》一文感人肺腑,字里行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母爱,是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情感的一篇优秀范文。显然,这里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基于文本以引导学生对亲情的回报。
笔者在教学设计亦即教材分析之时就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在教《秋天的怀念》时想让学生知道回报亲情,那我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深思熟虑之后笔者的回答是:既言且行。
言,是在课堂上。在文本的解读之后,笔者提出问题:当我们领略了亲情之后,我们就需要回报亲情。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通常情况下,学生的答案是多元的:认真学习、尊重父母等,都是应然答案。
行,是在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后给母亲朗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同时强调不必追问母亲的感受,只求读出你对母亲的敬爱即可。同时可以思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母亲,此处亦强调不求一时,但求日复一日。
当学生的言行一致时,真正的对亲情的回报就出现了,这种回报是文本解读中情感之弦被拨动的结果,是教师解析教材而实施语文教学并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结果。到这个时候师生会发现,“秋天的怀念”原来蕴含着那么一个含义:凉,或意味着丰收的季节,一个始终凝视着瘫痪儿子的母亲的忽然离去,在儿子心中的诸多情感,都包含在“怀念”一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