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课堂“导引下的高效教学漫谈
2019-04-27胡礼仁
胡礼仁
什么是“目标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以目标导引问题情境,以目标统摄教学流程,以目标优化教学环节的课堂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过程指向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依赖于教学目标。“目标课堂”导引下的课堂教学理应具有高效、灵动、开放、优质的特性。
本着“目标课堂”的教学理念,2018年11月27日至28日的两个上午,我和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陈学富、袁良栋两位老师一起,对本区参加高中组语文“目标课堂”竞赛的七位老师进行了随堂听课。
从“目标课堂”教学这一角度来观察七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凸显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七位老师的课堂都对其有明确体现,徐磊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清、静、悲凉”的特点把握作者表现秋的思想情感;(2)理解郁达夫的文风;(3)“秋士”文化。王玲慧老师执教的《采薇》设计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张汗勤老师执教的《炮兽》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用对比法写场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课文中对照法的具体应用,探讨雨果喜欢使用对照法的原因及其与浪漫主义风格之间的联系;(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课文中对照法在场景、情节、人物等方面的表达效果;(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文学大师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特色,为学生课外研读其作品打下基础。王双怡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习课文中作者描写景物表达情感的方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考并辩论作者传达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生死观;(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痛”“悲”中暗含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之情;(4)文化传承与理解:指导学生了解魏晋文化特征。
多数教师教学有清晰且凸现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围绕着各自设计的目标,有的放矢,逐一展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守“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七节语文课中,我们发现朗读在教学中体现得最充分,运用得最普遍,效果最明显。
学语文,对文本要读,这是基本的要求,只有读得好,才能品得深。经过梳理,我们发现,课堂上老师们的朗读教学,富有诗意,具有美感,灵活多姿。老师们根据需要,采用了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如王玲慧老师的课堂,前后有十余次不同形式的朗读;张坤波老师将朗读贯穿课堂的始终;陈海燕老师《桥边的老人》中“我”和老人的一段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效果明显;钟琦老师《丹柯》中描写丹柯内容的朗读,特别是对文中第3自然段的朗读有特色;王双怡老师的课堂中分层朗读,教学层次分明。总之,朗读教学可谓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这样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听中有读、读中有听、听听读读、熏陶感染的特点。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对象观
1.师生角色定位有了明显变化
这次听课,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正在逐步实现, 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相融,教师们基本上都能做到教态亲切,教学民主,善于傾听,充分肯定和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中的积极表现。听到老师们课堂评价最多的是:“回答得很好”“说得有道理”“表现得很好”“希望继续努力”……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习状态良好。
2.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七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教师们用得更多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等。如张坤波老师的课堂,紧扣“归”字,以读为主线,不断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要求,为了加深学生对陶渊明归隐的认识,穿插了叶嘉莹、于丹老师对陶渊明归隐评价的视频;钟琦老师由描写英雄的视频导入课文,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兴趣;徐磊老师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故都的秋“清、净、悲凉”的特点,特意创设情景,从室外找了几片枯叶和花蕊,演示给学生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王双怡老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一个问题进行辩论,以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张汗勤老师紧扣“对照法”,小组讨论,分较色朗读,全班集体交流,孩子们通过阅读文本,相互讨论,亲身感受和体验获得了知识,最后张老师让学生用“对照法”写一段话。教师让学生边读边品,边品边读,读写结合,这种“读——品——写”的教学形式点染着阅读教学的课堂,使课堂呈现着和谐、灵动、雅致的美感,这就是“学生活动充分”的课堂。“学生活动充分”有利于学生的同步发展;有利于调整整个教学节奏,形成动静相宜、有动有静的生态语文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由孩子们自己阅读、探究、体验、感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亲自感悟、体验和收获,教师穿针引线,精准教育,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这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自然也是一堂好课的要求。
四、体现“披文入情”的课程内涵观
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较多。现在看来,应该有了明确的答案了,那就是抓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核心”。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 由此可知,“语言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评价语文教师“教了什么”的主要标准;而所谓“披文入情”就是通过分析文章的言辞(语言)深入作品感情的骨髓,去探讨作者思想感情的源头。“披文入情”就是回答了“怎么教”的问题。
七节语文课,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如张坤波老师执教的《归园田居》一课,首先由学生找诗眼,学生找出了“归”字,然后教师紧扣一个“归”字,形成了“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的赏析链,这种“扣住一字,带动全篇”的教学形式,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巧妙处理教材的方式。徐磊老师的课堂,紧扣五幅秋景图,让学生从这些秋景的意象中品析、感语与课文文眼的“清、静、悲凉”的内在联系,进而达到通过“清、静、悲凉”的特点来把握作者表现秋天的内在情感的逻辑关系这一教学目标。陈海燕老師的课堂有“贴着文本走”的特点。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读”把学生带到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接着重点进行局部品读:1.品析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品味人物。第一个环节,文中写老人两次出现“微笑”有什么含义,第二个环节先让学生读老人说的话,然后让学生回答“你读出了……”。3.品味关键句子的含义,如“那里已经看不到火车了”一句的含义等。语言品味的形式灵活多姿,从整体出发,从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作品的主旨。钟琦老师的课堂,学生学习的气氛活跃、主动参与度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特定场景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描写,学生找出后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王玲慧老师的课堂具有“读品”结合的特点。通过读品解决预设的教学目标。1.初读,重感知。这一环节解决抒情主人公的身份问题。2.再读,重品鉴。①让学生明白诗歌前三章形式上的特点以及诗歌写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故事。②四、五章所写场景及其表达的情感与前三章有什么不同。3.深读,悟情景。感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分别描绘了两幅怎样的情境。这是一种比较精细的阅读训练设计,整个教学思路清晰,节奏明快,张弛有度,渐次推进,细腻扎实。 张汗勤老师的课堂紧扣“对比法”,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段,然后让学生交流,接着老师提出“如果去掉这些对照的内容会有什么效果”的问题,让学生品析鉴赏。解决第二个场景的内容是由分组讨论完成的,这其中穿插着“读”和“品”。最后让学生运用对照法写一段话,做到了“读—品—写”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王双怡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思路清晰,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重点在第二个环节“诵读文本,体悟情感变化”。通过“四读”分别解决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每个“读”的环节都有“披文入情”的赏析和品味,基本上扣住文本的内容。
总之,教师们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有着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和体现。“在汉语里出生入死”,这是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尧先生对文本细读的最经典的诠释,这句名言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