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趣味教学方式探寻

2019-04-26卢锦贤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趣味教学情境教学

卢锦贤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如何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趣味性,以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每位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趣味教学;情境教学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文化软实力。小学是人生成长和学习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正是这样一门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兴趣,而且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

(一)现实性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和周围生活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增强学生积极性,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真实的现实情境,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趣味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枯燥乏味,一味简单地讲授课本教材,而不深入地挖掘反思,很容易打消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表面的内容会使学生感觉与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实际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就需要教师增强课堂趣味性,了解学生的生活及爱好,提出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性,在讲解课本的同时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不断自我反思,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有利于民族、有利于国家的人。

(三)开放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以往乏味的教学方式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更应该推陈出新,留出适当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由发挥,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趣味情境教学的应用

(一)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应源于实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反复强调实践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兴趣,主动去寻求知识答案,更真实地感受课本知识,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深刻体会,学习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祖国就像一幅画”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郊游,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真实地了解接触大自然,比在课本中看到的想到的更贴切,更生动形象。在郊游过程中,教师也可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进行讲解(名称、形状、习性、喜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也可通过郊游,对学生宣传环保意识,探讨如何保护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角色扮演提升课堂趣味

小学生普遍有爱模仿的特点。枯燥的“一言堂”式教学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爱模仿的特点来设置教学环节。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的角色与责任”一课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责任”这个词眼,如何体验社会中各种职业的基本职责与工作的辛苦,“角色扮演”无疑是最好的体验。教师可安排学生对自己家长的职业,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扮演医生如何为了救治病人加班到深夜,三餐不定;扮演教师为了学生的成绩,在课堂上讲课说得口干舌燥,晚上回家加班给学生批改作业;扮演环卫工,在凌晨三四点就要早起清扫街道,给我们带来干净的街道环境。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不易,以及从小尊重各种从业者。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小观众们也可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惑,全班来共同探讨解答。

(三)实践调研探究分析生活情境

调研活动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专注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实践调研探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来,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一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与挫折,学会自我疏通排解。在这一章节,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或烦扰,带动全班学生一起想办法,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对于比较隐私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日记作业,让学生以日记作业的方式交给教师,在课下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沟通疏导,教会学生自我排解,自我解压,面对困难要有勇气,有恒心。

(四)多媒体设备运用到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来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也是激发学生上课兴趣的一种方式,它的直观性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喜爱与信赖。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一课中,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并不深,也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国粹,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汉字的起源了解也不多。如何向学生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只靠教师口头描述与讲解是十分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触。多媒体技术在这当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最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的国粹经典,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总结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可以成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个人品质,这些将追随学生的一生,关系到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也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对国家、对社会乃至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优秀的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摒弃陈旧乏味的教学方式,推陈出新,增强课堂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磊.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127.

[2]杨祥静.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6):181.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趣味教学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