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化策略研究

2019-04-26徐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优化策略新媒体

徐红

摘 要: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它对全民阅读推广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为书香中国的建设出力将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界值得研究的课题。主要介绍新媒体的内涵和优势,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推广;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3-0151-03

引言

阅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手段,也是一种传承文明的手段;而阅读推广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爆炸时代,对于高职院校读者来说,阅读能够让人充实,在面对繁杂的社会时能够多一份恬静与坚强,少一分浮躁与迷茫;阅读能够让人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这对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从而更深入地推动高职院校阅读推广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1 新媒体的内涵和优势

新媒体(New Media)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它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传播迅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享受,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更符合用户对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徐大叶,2014)。这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各种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播介质之间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非即时、图文、互动媒体的微博;有即时、图文、互动平台的微信;有非即时、音频、非互动媒体的喜马拉雅媒体;有非即时的图文视频媒体的头条;有即时视频互动媒体的映客。此外,还有各种聊天软件(如QQ、陌陌)等。新媒体的出现对我们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很大的冲击,有挑战也有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

2 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阅读特征的变化

2.1 阅读对象日趋广泛,阅读方式以新媒体阅读为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远高于其他人群,而大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0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同时显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95.1%,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率。新媒体及服务平台不断扩张服务范围,新媒体将助力各类社会服务的智能化,新媒体越来越普及,成为大学生查找各类信息资源和快速阅读的主要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通过新媒体阅读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使用电脑和网络查询资料的占71.2%。由此可见,大学生阅读方式已转变成以新媒体阅读为主。

2.2 阅读量下降,阅读品味呈浅表化

大学生是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更是新媒体阅读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每天的学习与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阅读,这促进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的发展,同时也对新媒体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提出了挑战。读者的借阅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下降。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的图书借阅统计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科幻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等消遣类图书占头位,而且这些图书都借得快还回来也快,是一种以消遣娱乐为核心的浅式阅读、快餐式阅读,而其他经典文学、社科图书、工程类图书等專业书籍的借阅量却锐减,有许多专业类图书甚至是零借阅的状态。新媒体阅读具有获取快、新颖、海量等特点,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呈现浏览式、跳跃式、随意性的特点,这种日渐常态的碎片式阅读导致大学生阅读品味渐渐浅表化,缺乏想象和创造力。

3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

3.1 新媒体下阅读推广的特点是方式单一,缺乏特色

新媒体发展迅速,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式选择上,虽然利用了新媒体,但是手段单一,主要以现场摆摊推广为主,没有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没有将多种推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缺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环节,读者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往往是鲜少回复或者回复时间大大滞后,对读者真正的需求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

3.2 阅读推广人员不足

图书馆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馆员不是图书馆专业毕业的,而且图书馆工作也具有时间长的特点,有些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采取轮班制来安排工作人员,其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这两个原因导致图书馆很难形成一支专门的、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通常是由一人主导带领学生团队来进行,负责阅读推广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新媒体的发展迅速,推广队伍薄弱,又缺少专业的培训,导致阅读推广的方式单一,缺少活力。

3.3 没有形成品牌活动

目前,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以每年4月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和10月迎新的读书活动周为主,活动多数以“超期免罚”“摊摆推广”“知识竞赛”“捐书”“讲座”为主,这些活动规模不大,内容不够新颖,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差,效果也不理想,缺少自身的品牌活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还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缺乏优势,普遍认为阅读推广活动只是图书馆的一项工作,导致很少主动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

4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化策略随着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智慧校园的提出,众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推广和建设智慧校园,这从客观条件上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化阅读推广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高職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手段、形式、渠道发生了变化,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品位和阅读目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从以下四方面优化阅读推广策略。

4.1 全面提升馆员的信息化素养

图书馆员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力军,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对馆员的要求更高,需要“一专多能”,不仅要有较强的活动策划能力和良好的写作能力,还需要具备信息化素养。首先,图书馆员在主观意识上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对于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能力的不足要积极主动加强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加强自身学习,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阅读推广活动中还需要运用到其他信息技术,比如摄影、录像、视频处理、信息编辑处理、美工等技术;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层需要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及时纳入到图书馆员的培训体系中,提升馆员及时掌握信息科学知识的加工、整理、传递、共享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图书馆需要创新考核与激励机制,将信息素养纳入到年终考核体系中,促进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持续提升,加强馆员的自我学习和职业自律。图书馆员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这让阅读推广的作品更具有交流性和传播性。

4.2 尝试挖掘读者的需求,将定点推送和全天候服务相结合

新媒体的出现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影响,读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应尝试挖掘读者的需求,将定点推送和全天候服务相结合。定点推送是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厂场最常用的一种宣传推广方法,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宣传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将这种定点推送引入到阅读推广中,使推送的内容除了读者学习的专业化知识,还有个性化的需求;根据读者的阅读历史挖掘读者的潜在需求、读者订阅的服务类型、读者在使用图书检索系统的过程中使用的检索行为等,定时定点向读者推送服务。如某某读者订阅了文艺类信息,最近借阅的都是中国文学,那么图书馆应适时向读者的手机或是iPad等移动终端推送相关中国文学的新书、讲座、读书会活动。全天候的服务是借助移动图书馆24小时服务的特点,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都可以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4.3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影响力

将名人效应应用到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中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出现了不少网络红人、网络大咖、校园达人,这些名人在网络上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对校园读者的阅读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可适当邀请这些网络红人、大咖、校园达人等与参与到阅读推广的活动中,借助他们的点赞、点评、跟贴、转发,扩大阅读推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如真人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和提升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利用名人效应打造各高职院校的阅读品牌。

在运用网络红人、网络大咖、校园达人进行阅读推广时,这些名人更多地扮演倡导者和讲述人的角色, 确保名人自身工作与推广工作的平衡,同时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名人与目标群体需求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升宣传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活全民阅读激励机制,提升大众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

4.4 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互动

新媒体的产生,使读者从以往单方面接受同质信息(即一对多的传播)过渡到根据自身需求订制有关资讯、娱乐信息(即多对多的传播),这样的变化就更需要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理念依旧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服务需要人性化、科学化,在这种服务理念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应该对读者的人性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根据每位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就需要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互动。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优势,结合读者大众需求制定微视频,例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组建团队制作《图书查询与借阅》《资料收集之检索技巧》微视频,该视频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供读者有需要时进行观看,有效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互动;结合读者的人性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沟通渠道(如微信、微博、移动图书馆APP、论坛、QQ等多种渠道),可吸引读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让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和管理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4.5 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合,确立品牌活动

阅读推广方式是指向目标群体进行推广的方式或策略,包括以阅读读物为中心和以读者发展为中心(曹树金、王志红,2016)。传统阅读推广方式着重于推广自身的资源和服务,属于单向性输出,坐等读者前来参与活动,这种“坐等式”的推广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在新媒体阅读的冲击下,读者的借阅量下降、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也在发生变化,那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创新阅读推广方式,一方面向读者提供主动式阅读推广服务,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鼓励读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来,收集读者的所思所想,如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创意悦读-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武汉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经典名著在线游戏”;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强与校内各学院、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的联合,开展品牌活动,并形成长期协作关系,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人文艺术学院合作举办的“做中学、学中做——以课程实践为主体的创新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结束语

新媒体的出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把它运用到阅读推广上来。阅读推广与新媒体的整合,提高了阅读推广的效果。高职院校读者都是成年人,他们不仅具有独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且具有“看”“听”“说”“写”的权利,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推广也正是回应读读者的这些权利,即推广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协作性。因此,在这种新媒体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推广需要贯穿独立性、自主性、协作性的理念,优化实施上述五方面的阅读推广策略。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优化策略新媒体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