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老年贫血现状调查及血清铁调素水平在老年人群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2019-04-26李艳颖李捷李朝辉焦江琴
李艳颖 李捷 李朝辉 焦江琴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检验科,河南 洛阳 471000;2心血管内科)
贫血为临床多发疾病类型,其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较高发病率,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以世界卫生组织(WHO)老年贫血诊断标准,65岁以上男性老年贫血发病率为9.2%~23.9%,而女性则为8.1%~28.0%,约占同期住院患者57.53%〔1〕。老年群体多存在营养状态不佳、器官功能减弱、免疫功能较差,且存在不同类型基础病变,故贫血通常发生较隐匿、缓慢,易被其他系统病变症状掩盖,进而造成误诊或漏诊〔2~4〕。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老年贫血发病率会持续增高,应引起临床充分重视,而明确老年贫血流行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予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7〕。血清铁调素(Hepcidin)为肝脏所合成的小分子多肽,含有大量半胱氨酸,具备抗菌活性,且能维持机体铁稳态〔8~10〕。Hepcidin可结合于铁转运蛋白,促使其降解,被降解的铁转运蛋白无法产生运转铁作用,进而可对铁的肠道内吸收及脾脏、肝脏和巨噬细胞铁释放产生影响〔11~13〕。老年贫血发病与铁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故通过测定血清Hepcidin、铁蛋白及转铁蛋白等含量可有效鉴别贫血类型,且对病情评估、预后预测等极为重要〔14~16〕。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贫血现状及血清Hepcidin在老年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老年患者3 427例,男1 780例,女1 647例;年龄60~89岁,平均(74.41±11.07)岁。另选取4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0~91岁,平均(74.91±10.8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取标准 (1)患者均知晓本研究;(2)排除并发恶性肿瘤者;(3)排除存在慢性肾病者;(4)排除并发其他全身性重度感染性疾病者;(5)排除并发内分泌系统病变、炎性肠病、风湿性病变者;(6)同期健康体检者均无贫血发生。
1.3方法 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 ml,置于EDTAK2抗凝管内,经深圳迈瑞5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Hepcidin检测:血液标本于室温条件下放置10~20 min,离心(2 000 r/min,20 min)处理,取上清液,标记处理,标本置于-20℃环境中储存待检,以上海科华ST360型酶标仪与配套试剂盒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epcidin水平。
1.4观察指标 (1)统计贫血发病率。(2)统计贫血类型与贫血程度,血清Hb含量91~110 g/L女(91~120 g/L男)为轻度贫血,血清Hb含量61~90 g/L为中度贫血,血清Hb含量31~60 g/L为重度贫血,血清Hb含量不足30 g/L为极重度贫血〔17〕。(3)于贫血患者中抽取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患者各48例设为缺铁性贫血组、慢性病贫血组,对比其与对照组血清Hepcidin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贫血发病率分析及一般资料比较 3 427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贫血者1 406例,总发病率为41.03%(1 406/3 427),其中男797例(23.26%),女609例(17.77%)。
2.2一般资料分析 贫血患者年龄、并发疾病、受教育程度与非贫血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贫血与非贫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3贫血类型与贫血程度 贫血组中正常细胞性贫血最多,其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其中轻度贫血占比最多,其次为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见表2。
表2 贫血类型与贫血程度〔n(%)〕
2.4血清Hepcidin水平 缺铁性贫血组Hepcidin(52.33±14.37)μg/L、慢性病贫血组Hepcidin(138.81±33.24)μg/L、对照组Hepcidin(76.32±15.18)μg/L。3组血清Hepcidin水平差异显著(P<0.001),缺铁性贫血组血清Hepcidin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病贫血组及对照组,慢性病贫血组血清Hepcid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3 讨 论
贫血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同时,老年群体受传统意识等影响,对膳食营养等缺乏重视,且老年住院患者多注重其他急慢性疾病的治疗,对贫血缺乏重视,故导致贫血对其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18~20〕。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涵盖范围较广,多来自豫西不同地区,故明确该院老年患者贫血发病情况利于明确豫西地区贫血流行病学情况。
目前,国内关于老年患者贫血发病情况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受科室、病例数目、医院级别、地区及调查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如高亚玥等〔21〕对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按照国内贫血标准,其贫血发病率为23.87%(女:21.35%、男:25.19%),而按照WHO标准,则其总发病率为43.0%(女:42.7%、男:43.15%)。而本研究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住院患者结构不同;(2)研究对象与地区存在一定差异;(3)不同性别接触或暴露于致病因素概率不同;(4)部分引发贫血的慢性病发病率在男性及女性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为临床常见贫血类型,缺铁为老年贫血常见致病因素,但单纯因饮食中铁缺乏所引发贫血较为少见,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及因素间接所致,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增多、消化道肿瘤、慢性消化道失血等〔22~24〕。而慢性病贫血又被称为炎性贫血,多继发于创伤、炎症及慢性感染等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因骨髓对贫血代偿不足及红细胞寿命缩短、铁代谢异常。因此,针对本地区老年贫血发病率及常见类型认为,老年贫血具有较高发病率,且程度较严重,应综合其常见致病因素及早采取对应防控措施,降低贫血发病率、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此外,Hepcidin为肝脏分泌的含有大量半胱氨酸的一种抗菌肽激素,在免疫系统及铁运输与储存间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血清Hepcidin水平受机体铁含量负反馈调节,即:机体内铁含量较少时,则会对肝脏表达Hepcidin予以抑制,以此降低血清Hepcidin表达水平;若机体内铁含量较多,则会对肝脏表达Hepcidin产生促进作用,进而增加血清Hepcidin表达水平〔25,26〕。Hepcidin可结合于膜铁转运蛋白,促使其降解,进而导致其无法产生运转铁功能,以此干扰肠道内铁吸收和脾脏与肝脏等铁释放,而铁代谢异常可引发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其中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最为常见。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27,28〕。分析缺铁性贫血发病时血清Hepcidin水平降低,与缺铁及红细胞生成对Hepcidin产生抑制作用所致,机体内铁含量较少时,Hepcidin基因表达较弱,进而导致肝脏分泌的Hepcidin含量减少,并减慢膜铁转运蛋白1降解,以此增多巨噬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向血液输送铁量。而慢性病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水平较高,主要是因此类患者铁代谢特征为铁利用障碍(表现为低铁血症,但铁储存量充足),检测铁代谢指标显示总铁结合力等减弱,血清铁蛋白含量增多或正常,而受上述因素刺激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可刺激Hepcidin生成。同时,部分炎性因子、低铁血症、细胞因子、细菌内毒素等可增加肝脏中Hepcidin mRNA含量,以此进一步增加Hepcidin分泌量,而增多的Hepcidin可强化抑制肠道铁吸收和单核巨噬细胞铁释放作用,致使患者血清内铁含量持续降低,并随病程延长而逐渐耗竭〔29,30〕。此外,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为最常见贫血类型,但两者间鉴别诊断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是因两者发病机制不同,但其形态学均可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铁染色及骨髓涂片等检查虽在两种疾病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存在操作复杂、取材难度大、创伤性等弊端,故难以普及应用〔31,32〕。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可通过测定患者血清Hepcidin含量对缺铁性贫血予以鉴别诊断,进而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豫西地区老年贫血发病率较高,主要以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类型为主,贫血程度较严重,且通过测定血清Hepcidin水平可对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予以鉴别诊断,为临床及早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