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的进化研究
2019-04-25徐洋李明孙怀玉
徐洋 李明 孙怀玉
【摘 要】本文阐述了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阐述了技术进化A-M-B-D-E成像技术的内涵、特点及其适应症,对超声诊断成像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超声诊断;成像技术;技术进化;适应症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0-01
1 引言
超聲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应用较高频率(常用2.2-10MHz)声波做信息载体,利用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特性,从超声波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后的声信息中提取所需的医学信息,通过测量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信息后,形成不同的图形和曲线,用于分析临床疾病。超声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声束扫描人体,通过对反射信号的接收、处理,以获得体内器官的图像。
2 成像模式发展阶段
超声诊断成像技术遵循技术理想度趋势进行进化,发展趋势是从静态向动态图像(快速成像)发展,从黑白向彩色图像过渡,从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迈进,从反射法向透射法探索,以求得到专一性、特异性的超声信号,达到定量化、特异性诊断的目的。主要经历了A型、M型、B型、D型、E型发展阶段和成像模式。
A型为振幅调制型。单条声束在人体组织中传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临近介质界面时,在该界面上就产生一系列的散射和反射回声,该回声在示波器时间轴上以振幅高低表达。
M型为活动显示型。M型超声的基本结构与A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图像信息的显示方式。M型超声采用辉度调制的方法,以光点亮度的强弱显示组织回波信号的强弱,同时在时间轴上展开以显示这些光点的运动轨迹,反映一维的组织结构和运动信息。一维时间运动曲线图。
B型为辉度调制型,采用多声束扫描法,将各扫描线组成二维灰度图像。二维断面图像,实时显示组织结构,形象直观。如图3所示。
D型多普勒成像,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对运动中的脏器和血液所反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进行检测并处理,转换成声音、波形、色彩和辉度等信号,显示出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状态,以幅度的不同显示目标速度的大小,并在时间轴上展开显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较准确地测量血流速度。
E型成像能够反映组织的弹性即硬度的大小,提供了组织硬度的图像,提供了关于病变组织特征的信息。
3 成像模式特点对比及适应症分析
超声诊断各类型成像模式具有自己的优缺点和诊断适应症,如表1所示。
4 结论
本文阐述了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进化,对成像技术的优缺点,诊断适应病症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对超声诊断成像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