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几个易忽略的问题

2019-04-25谢婧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建构

谢婧

【摘要】  高中生物较之初中生物更广更深,如此则要求学生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从整体把握高中教材。因此,对教材目录、每一节的“本节聚焦”和小标题、每一章的“本章小结”的利用以及适当的思维发散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建构 知识体系 知识网络 思维发散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207-01

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不难发现高中阶段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万事开头难,《分子与细胞》是必修一模块,也是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接下来以《分子与细胞》的教與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几个易忽略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目录,建构知识体系

开学第一堂课往往会问学生,我们上学期学了些什么内容呢?能系统性回答出来的学生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茫然。怎么办?这就有必要利用教材目录,把书读“薄”,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整体把握章节之间、模块之间的联系。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共6章21节,均是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建构的内容体系。

第一章《走进细胞》,旨在让学生认可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建立起“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科学观点,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细胞要与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对细胞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就会好奇“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有怎样的组成和结构”。这就是本模块的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采用总—分的形式安排分节,先综述再设立第2~5节分述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细胞中的功能与地位。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则是由外而内地介绍了系统边界、分工与控制中心。同时也为第四章(以“膜”为结构基础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第五章(以“细胞器”为结构基础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打开了局面,从而向学生充分展示了细胞这个基本系统的多样化功能。但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着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而这就是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由此观之,教科书设计和呈现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充分利用每本教材的目录,那对于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然,目录≠知识网络。要将目录变成自己的“记忆宫殿”。宫殿有若干楼层,每层楼代表“一章”,且有好几个房间。教材每节内容都会编排若干小标题(蓝色黑体字的标题部分)对知识点进行划分,这些小标题就是“记忆宫殿”中每个房间的门牌号。

二、多法结合,丰富知识体系

1.关注“本节聚焦”,坚持思维导向。每节的核心内容都会以问题形式组成“本节聚焦”专栏,学生带着问题“串”阅读目的性更强,能少走弯路,且更容易把握本节的重难点。

2.灵活运用大小标题以及段首,快速了解每节知识全貌。每节课文里都有若干简约精炼的小标题,它既是每节知识层次的标志,也是高考考点的落脚点。在利用目录构建知识网络时,结合教材里的标题,知识便不再“骨感”,而是“丰满”。

3.独具特色的归纳总结和思维发散,开创自己的学习之道。学习和教学一样,不需要“照本宣科”,老师应该创造性地教学,学生也要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归纳方法,并在适当地在某些知识点上以思维发散的方法整合所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以“病毒”为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发散:

4.结合“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强化自我评价。每章末的“本章小结”大体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章进行小结,学生可以边阅读边回想,再通过章末“自我检测”中多样化的习题查漏补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既需要学生自身的毅力和耐心,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我们师生将不断践行创新,砥砺前行,打赢高考之战,为实现理想迈开更大的一步。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