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19-04-24谢增岳
谢增岳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而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由于高考中对数学的考查项目除了基础知识,还强调对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这就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基于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诞生了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
通过对问题解决课堂情境的创设,高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学习背景资料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
2.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分析讨论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案。交流分析的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3.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模式下倡导的是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倡构架和谐互助的高效率课堂模式,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因此将对理论知识点的讲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会使数学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无法理解抽象化的概念,就无法合理地运用知识点进行解题。
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放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息和热情,帮助学生培养合理运用理论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个解决的方法,选择最佳的方式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准确的答案。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高中教师就应当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丰富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的学习方式,辅助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按照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当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数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对问题的设置要分出层次,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优化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设计,在课堂当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解决问题安排足够的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给学生进行分组,给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细节性的培养。数学大题的解答,不仅仅只看重答案,还十分注重解题的详细步骤,每一个关键步骤都是有相应的分数的。为了解决有些同学答对了答案却在步骤上丢分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平时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中就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观察,与学生一起探究讨论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缺少的环节,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避免丢分现象的发生,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率。
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地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对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林锦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85-86.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