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9-04-24梁健霞丁艳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科活动

梁健霞,丁艳安

(1.三水区白坭镇第二小学,广东佛山 528100;2.佛山市教科所,广东佛山 528000)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学校将近20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始终处于学校学科的边缘化,尤其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开展的情况非常不理想。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省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的培训班,回学校后在担任语文教学的同时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后走上了综合实践专任教师的岗位,随着实践和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的认识逐渐加深,如何使这门课程走进农村学校,使真正有效地得以开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甚至是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于是笔者和团队对综合实践展开了深入实践研究。

1 提出问题

2010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到现在的steam 课程开发,倡导跨学科正整合课程,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推动课堂内外的沟通应用,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战场。”这些理论依据给我们一线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更大的灵活性,我们认识到: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方法,可以运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是促使课内外知识沟通运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特色的最佳途径。第二学科教学内容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大大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第三学科知识与技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技术上支持与保障,深化学科教学的效果,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因此系统地把握各种实施条件,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否能常态化开展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推动学校课程的整合发展,打通学科之间的关联,使综合实践活动和各学科形成有机整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是跨学科整合的核心和纽带,也是有效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的重要途径。

2 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的模式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学校必须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资源开发、活动设计、实施与管理进行探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我们尝试从基于大课程建设下,提出以下三个方面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发展:第一个层面是从学校整体课程建设推进措施进行研究;第二个层面是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融合进行研究;第三个层面是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融合进行研究。

2.1 构建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整体推进管理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单靠一两个专职教师的是不能有效组织指导全体学生开展这一门科目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指出“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而加强教师的协同指导。”该校采取“整体推进,点面结合”的策略,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从学校层面入手,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学校课程规划小组,统筹规划学校的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和任务,并进行教师队伍的培训管理。

第二从骨干带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任课队伍,该校把任课主要的任务放到的语文科组,确保有稳定的教师、稳定的教研学习、稳定的活动开展。

第三从全员参与普及,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整合的两个小组研究,通过学校例会组织培训与骨干教师带动,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和活动的综合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2.2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构建研究性的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条主线,利用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选取适合的内容开展学科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教学模式,促进学科教学的特色课程。

2.2.1 学科课程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既以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同时又其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使学科之间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品质的培养互为促进,实现多学科的共赢,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技术上支持与保障,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

醒狮是白坭岗头本土的传统文化,学校基于社会文化需求、本土文化背景、学科性质和内容、学生个体生活四方面原则考虑,探讨通过学校统筹,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醒狮文化的研究性学习等实施策略,挖掘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社团等学科的醒狮文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实施醒狮文化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实施醒狮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战场,建设学校特色课程,促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醒狮学习全面走进学校课堂,每一个学科都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有关醒狮的学习,形成校本课程,吸引了许多学生们的参与学习,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醒狮文化的魅力。

2.2.2 研究性学习方式融入学科课程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方法,直接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促使课内外知识沟通运用,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该校以综合实践的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以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导向,构建研究性学习学科的课堂。各学科找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联系,形成各自的特色课堂,数学学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学科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科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础开展整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组织合作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并能迁移运用到日常解决问题和学科学习中。

该校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汉字王国的探究之旅》综合实践活动,尝试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有机融合设计理念进行整体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粑问题转化为主题,确立汉字之源、汉字之用、汉字之美、汉字之趣等小主题。在课题的生成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提出的想要进行探究的内容远比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捉到的内容要广得多,也正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2.3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学校创新性活动课程

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我校根据小学尘年龄的特点把创新科技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创新科技大赛为切入口,把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训练等作为课程内容,通过三大课程的落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3.1 手工劳作类课程

结合让学生“学会生活”的教育理念,我们把日常的生活劳作技能作为学生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种植,春天的时候,开展小种植活动;母亲节,我钔教学生学习折玫瑰花:端午节,我们教学生学习包粽予;在艺术节上,我们开展水果拼盘的活动。

2.3.2 创意教育课程

引进普乐课堂,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普乐课程与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融合,把语文科、美术科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运用,推动我校创意教育发展。

2.3.3 创新科技课程

结合创新科技活动,每学年我们都会开展科技节,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撰写小论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讨,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表1 德育主题活动

2.4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德育主题活动课程

围绕学校的德育主题,把每个学期的各项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统合,进一步提升学校传统主题活动深度发展,促进主题活动系列化,形成校本课程,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2.4.1 德育主题活动方式探究化

教师通过选题课(确立课题,分小组)―开题课(制订活动方案)―方法指导课(调查、采访、测量、收集分析资料等)—成果汇报课(整理资料―汇报—评价—生成新主题)。在每学期,我们统筹活动的内容,把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落实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如何选题,怎么调查访问,怎么做实验,怎么取得数据、积累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等。

在我们学校建校十周年时候,为了总结十年学校的办学成果,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我校结合艺术节举办题为《二小昨天今天明天》校本课题研究。各年级根据校本总课题开展各小课题研究:分别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特色”。在《二小昨天今天明天》的主题串联下,把相关的知识点落实在课程,结合美术课学科活动开展《未来的校园》百米长卷绘画赛,结合语文科学科活动开展征文大赛,还有学生把学校的发展变化创作了一首快板,通过学生的探究各项活动的效果得到深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得到发展升华。—个学期各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形成序列,活动成果汇总后就形成了对师生教育的一项很好的校本教材,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育特色发展。

2.4.2 德育主题活动内容系列化

结合德育的各项主题活动,开展综合实践的系列探究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增加德育教育的体验性,也给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提供探究的切入点和展示的平台。例如,白坭镇第二小学“2016 春节——我们的节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见表1)。

3 结果或结论

3.1 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

整个课题研究下来,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动,学校各学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能围绕这一个主题,带领学生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完成一个主题的活动的探究。很多教师具有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意识,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或部门工作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开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2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学科素养得到发展

通过学科融合,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自主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更是不怕困难和辛苦,虚心向教师请教,主动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自主预约访问对象,活动小组成员内通力合作,交流观察所得,积极撰写问卷调查小组总结、采访调查小组总结、收获与体会总结等文章,我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和各学科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3.3 打通学科界限构建系列的课程

结合本土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形成了德育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系列课程,其中以醒狮文化为主题的课程,通过把醒狮文化与学科融合,普及醒狮文化在该校的普及开展,也促进特色学科文化发展,形成该校的醒狮文化特色。2016年参加佛山市创新活动评比,多彩醒狮课程获得佛山市创新课程建设一等奖。

4 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面广,该校通过统筹学校大课程建设,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升了教师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整合课程资源的素质和能力,探索出一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课程资源整合的形式、方法,构建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有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发展,使学校各种学科课程和活动落实成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战场,综合实践活动也能在农村这一片相对空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科活动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