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23王秀端连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王秀端 连敏玲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所接受护理模式的评价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职能、心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和社会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显著提高患者干预后对所接受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Waston人文关怀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Watsons humanistic care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and its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102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admitted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double-color ball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for interven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Watsons humanistic care theory-based nursing mode for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valuation effect of nursing mod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39%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9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1.5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sons humanistic care theory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mod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Wastons humanistic care Hemodialysis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3, China

血液透析是通過把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透析器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进而起到替代肾脏清除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的作用[1]。虽然该方法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具有较高的效果,需长期治疗,具有侵入性,极易使得患者出现生理不适和心理障碍,影响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然而,Waston人文关怀理论认为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应充分关注护理对象的主观经历和内心世界,充分凸显出护理人文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4]。同时有研究报道,Waston人文关怀理论已在消化内科等进行开展,效果较佳[5]。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行血液透析的治疗标准;(2)生命体征稳定者;(3)能够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2)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3)有精神疾病者;(4)合并有活动性感染者。本次研究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认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7~66岁,平均(51.57±10.27)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多囊肾2例;透析时间5~19个月,平均(12.14±3.07)个月。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37~66岁,平均(51.62±10.33)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慢性肾盂肾炎9例、多囊肾2例;透析时间5~20个月,平均(12.17±3.10)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其内容包括:(1)构建Watson人文关怀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小组负责人,其包括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2)开展Watson人文关怀理论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技能,包括“人文关怀”“沟通技巧”“护士礼仪”等。引导护理人员对护理观念进行变革,形成“Watson人文关怀护理”观念,通过培训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充分融入“Watson人文关怀护理”,利用业务模拟演练和业务学习丰富护理内涵。(3)开展人文血液透析前访视,访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列举成功案例,提高透析的信心。(4)人文血液透析室基础护理,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多次强调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增加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指导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减轻不适;提高穿刺技术,减轻疼痛程度;播放电影或舒缓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血液透析室提供暖色窗帘,营造舒适的透析环境;耐心倾听并正面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题,营造轻松的透析氛围;透析结束后注意保证回血操作的熟练,迅速且轻柔地拔针,注意压迫的力度与时间应适宜,并予以绷带仔细包扎;指导并协助患者缓慢起床,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以确保无出血现象,确认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方可指导离开病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利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舒适度和专业度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分,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判定为非常满意;80~89分判定为满意;60~79分判定为一般;评分<60分判定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74)分别从躯体职能、心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和社会职能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每项评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6]。

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其包括低血压、低血糖、感染、高血钾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模式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躯体职能、心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和社会职能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不仅能够减轻肾衰竭患者的症状,而且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但是临床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需长期治疗,并且易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9]。针对上述发现,临床上常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但是效果较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10-11]。

然而,Watson人文关怀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其更加强调在护理基本技能基础上变革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更加关注护理服务意识。要求护理中护理人员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提倡人性化服务、展现人性关怀,在具体护理中充分展现仁爱关怀[12]。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04%,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的80.39%。究其原因,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性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提倡人性化服务、展现人性关怀,提高血液透析中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逐渐得到重视。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充分关注护理对象的主观经历和內心世界,凸显出护理人文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相比常规护理模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本次研究发现,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的躯体职能、心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和社会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

另外,本次研究统计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患者的21.57%。这充分说明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通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显著提高患者干预后对所接受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树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44-46.

[2]萧远英,李芸,胡秀梅,等.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0):1235-1237.

[3]曹红敏,田斌,康薇.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河北医学,2017,23(4):702-704.

[4]谢文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J/OL].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41.

[5]熊宇,张莹,胡灵芝,等.消化内科护士对基于Watson关怀理论之护理人文关怀认知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1):71-77.

[6]刘艳,吴仲华,袁旻君,等.个体化优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6):780-782.

[7]张鸿婵,吕桂兰.近10年国内外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6):4366-4371.

[8]蔚雷雷,薛芃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针对性营养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4):34-37.

[9]张琳,张红梅,何丽君,等.团体动力学干预方案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7):976-980.

[10]许秀君,周美玲,沈华娟,等.“三定”管理模式对诱导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44-345.

[11]孔林英.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565-566.

[12]郎红娟,杜艳玲.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文关怀体系创建及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7,32(6):4-7.

(收稿日期:2019-05-28) (本文编辑:郎序莹)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