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核心素养
2019-04-23贾喜义
贾喜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下册第七单元91~92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会正确地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點: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水果有益健康,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多吃一些水果。大家看,老师今天早上从市场买了一些水果,你们来估一估,这些水果大约有多少千克?
生1:大约有4千克。
生2:大约有3千克。
…………
师:那么你们猜得准不准呢?我们来称一称。(借助盘秤实际称重。)大家快看,共有多少千克。
生:正好2千克。
师:好眼力!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从中拿出一个苹果,那还够2千克吗?
生(齐):不够。
师:对,不过好像又比1千克多一些,那么这时候的千克数怎么表示呢?
(沉默片刻,个别学生回答。)
生:用小数表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买水果时,我看到过购物小票上的钱数就是用小数来表示的。
师:说得真好!看来我们班上真有一些善于观察的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正式地认识一下小数。(板书课题。)
二、对比分析,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大家看这些小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它有两个部分。
生2:它是个两位数。(师指出这是个两位小数。)
生3:它有个小点。
师: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是小数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我们以前也接触过一种数,它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种数吗?
生:分数。
师:好!(称赞手势。)分数线把分数分为分子和分母两部分,小数点也把小数分为两部分:左边叫整数部分,右边叫小数部分。在读小数的时候,我们要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
(生读出PPT上的小数。)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读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1:整数部分没有变化。
生2:小数部分不一样,要一个一个地读。
生3:他的意思是按顺序读,没有“百”“十”这样的字眼。
师:不错,刚才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读小数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好,大家快看!
(出示小数的读法,生齐读。)
师:按照这样的读法,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小数。)
三、自主探究,了解小数的意义
师:这里面的0.1米是多长的一段距离呢?(借助PPT演示介绍0.1米的含义。)你在图中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分数和小数呢?
生1:我找到了十分之二米,也就是0.2米。
生2:我找到了十分之五米,也就是0.5米。
…………
师:观察一下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师:再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零点几的小数。
师:对,目前的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按照这样的规律,大家完成书中94页第二小题的(1)。
(生独立完成。)
师:共同订正。(出示PPT。)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块橡皮的长度不足1分米。
师:那怎么办呢?小组研究一下吧。
(生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
生:我们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厘米,这块橡皮的长度是5厘米,也就是十分之五分米,也就是0.5分米。
师:说得真好!这时候我们可以用零点几的小数来表示它的长度,但有时候在测量时,我们还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铅笔的长度超过1分米了,但是又不够2分米。这种问题如何解决呢?
(生思考良久没有反馈,师提示。)
生:可以把1分米再次平均分成10份,就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4厘米。
师:写成小数呢?
生:1.4分米。
师:是的,有时我们用一点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将来我们还会用到二点几、三点几、四点几等小数。看来,小数一点都不小,数量也很多,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师:说说本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数的特征。
生2:我知道了小数的读法。
…………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关于小数,还有很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观察、认真思考。下课!
反思:
本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既然是初步认识小数,那么这个“初步”该如何把握呢?思来想去,笔者还是把重点放在了“关注学习过程,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层面上来,从生活情境入手,逐步引领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从新课引入到展开,再到练习巩固,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事物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切身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小数之间的距离。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关于本课中“十进制”计数的渗透,笔者采取了借助实物逐步引导的方法来进行,借助“橡皮的长度不足1分米”和“铅笔的长度超过1分米”这两种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成十份”在小数中的重要意义,既不指出“数位”和“计数单位”这样的词汇,又蕴含着小数和整数都是十进制的数。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把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层次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然后提出“当铅笔的长度明显超过1分米,但是又不足2分米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激励学生认真思考,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勇敢地挑战学习中的困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从中收获情感体验以及学习经验。同时,学生学会了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这对提升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而学习能力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点内容。
回顾本节课,笔者发现还有很多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
首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讲解成分过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受限,大部分时间在被动地听教师讲,个性化的感悟和创造机会少之又少。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必须有所转变。
此外,本课中在难点突破上比较牵强。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特别是一位小数的意义,我设计了“米尺中找0.1米”这一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讲解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米尺中0.1米的含义,只是机械地随声附和着“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十分之二米就是,0.2米”。笔者当时没有深入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顺其自然”地突破了难点,这个漏洞在完成练习时彻底暴露了出来:学生在理解1分米4厘米为什么是1.4分米时非常吃力。
当然,每节课的梳理和反思都是一次思维的提升,些许遗憾其实更为珍贵,实事求是的总结反思往往会让我们收获更多。
(作者单位:宾县第一小学)
编辑∕韩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