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生动式品德与社会课堂

2019-04-23陆燕萍

江西教育C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动生活化教学

陆燕萍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借鉴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构筑生动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通过展示生活场景、探讨生活案例、融入生活实际、参与生活实践等方法,能有效构筑生活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更好地参与品德与社会课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    生动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笔者积极尝试构筑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感受课堂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展示生活场景,激活体验

为了更好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笔者尝试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在教学“家庭的记忆”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上传自己的家庭照片。在收集完照片后,笔者用这些照片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播放不同家庭和睦相处的照片,并配上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场景中。此后,笔者又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大家在看到这样合家欢乐的场景时,感觉怎样呢?你觉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家庭的和睦最重要,如果家人一直吵架,那就没什么意思了。”笔者又启发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家庭和睦相处呢?大家有没有和自己的父母发生过吵架斗嘴的情况,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学生畅所欲言,说了不少和家人争吵的事情,如:“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所以我就和她吵了起来。”又如:“爸爸老是说我的成绩太差,我们就吵了起来。”接着老师提问:“那么家人之间为何会吵架呢?如果爸爸妈妈不在乎你的成绩,他们还会责骂你们吗?”这使学生有所感悟:其实争吵也是一种关爱的体现,只是表现的形式过于激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缓解家庭矛盾,该如何更好地孝顺父母。

在展现生活情境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给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拍摄的视频,又或者给学生展示网络上下载的社会新闻,这样就能更好地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生动的场景中展开学习。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还刺激了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激活其生活化体验。

二、探讨生活案例,深化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生活中的案例融入教学中,鼓励学生围绕案例展开交流讨论。由于学生所讨论的话题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所以学生有话可说,讨论的效果也很好。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在教学“父母的疼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爱,笔者组织学生围绕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笔者首先鼓励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觉得父母的哪一种疼爱让自己感到难以接受。在总结了学生的回答后,笔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同学说,爸爸妈妈是跟踪狂,这是让自己最难以接受的事情。原来,爸爸妈妈害怕孩子在马路上有危险,就一直都送孩子上学,孩子要想出去玩,家长也会一直都跟在身边。大家觉得这个问题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呢?”笔者首先鼓励学生思考:“大家能否理解父母的这种行为?”有学生提出:“我们理解这是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是我们已经长大了,还是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笔者又提出:“可是,身边的确会出现各种危险,大家又要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让家长放心呢?”这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该如何更好地和父母相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讨论生活化问题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三、融入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科学化。笔者在教学中就尝试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后,再尝试将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中,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抄袭害了谁”时,正好有学生在讨论某导演抄袭事件,于是笔者便组织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老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有人说,管他是不是抄袭,只要文章好看,影视剧作品好看就行了。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别人的心血,如果被抄袭了,原作者一定会感到十分难受的。”老师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思考:“我听说在语文课上,老师也会叫大家仿写一些经典课文的片段,那么大家觉得仿写和抄袭之间有差别吗?”这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学生围绕话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有学生提出:“我觉得仿写和抄袭不一样。仿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掌握写作的诀窍,所以要有所借鉴。但是仿写不等于抄袭,不能原封不动地抄,而应该模仿结构展开写作,在模仿的同时还是应该尝试写出自己的创意。”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从社会事件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探讨,尝试学以致用,学习如何分析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在围绕生活实际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就起到了知识服务生活的教学目的。

四、组织生活实践,升华情感

课后延伸和拓展是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如何学会和他人竞争,如何关怀他人,更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

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时,为了促使学生对中国民风民俗有丰富的了解,笔者组织学生展开生活实践活动。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尝试搜寻我国有哪些民风民俗,并尝试将自己的成果总结成调查报告。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我国在端午节有什么民风民俗。”学生在调查后发现:“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赛龙舟活动。”学生了解了为何要举行赛龙舟的活动,认识到原来是为了纪念屈原。此后学生尝试联系、采访了参加过赛龙舟的队员。在采访中,学生了解到:“赛龙舟的关键是要有团结一致的力量,不能靠着个人英雄主义,只图一个人出彩,而应该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在调查后,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成了报告。如有学生提出:“原来我们的民俗活动中其实也展现出了民族精神,团结合作——这种在赛龙舟中至关重要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

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活动中,并组织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各展所长,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效果。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笔者积极构筑生活模式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通过生活化导入、生活化探究、生活化思考和生活化实践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認识,学会了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香.小学“品德教室”项目建设与研究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7(06).

[2]卢丽霞.浅议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J].中国德育,2017(16).

[3]姜蒙蒙.试论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动生活化教学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