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志愿服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2019-04-22苏昭军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农村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苏昭军

【摘 要】 农村中学在志愿服务方面应该加大力度,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促进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而且还能够扩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农村中学校园中积极组织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志愿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言

在农村中学校园中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促进校内外社会志愿服务建设发展,还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农村学校要从制度方面构建相关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志愿服务的有效落实。下文就以中学学校志愿服务为例,对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进行几方面分析。

1. 农村中学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在农村中学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可以从思想和价值层面引领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积极思想和正能量在中学生群体中传播。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思想常常会有所波动,甚至会产生一些叛逆思想,因此在这个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其思想发展的方向,借助志愿服务感化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中的真善美,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从而建立中学生社会主义责任感,奠定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基础。另外,志愿服务的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出中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与生命力,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承、仁爱的美德,为现在文明注入更多能量,志愿服务是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现实意义重大。

2. 农村中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2.1整合校内资源,全方位开展志愿服务

农村学校应该在校内设置志愿服务岗位,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的活动,促进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以此调动学生的志愿服务积极性。从日常工作入手,包括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体育文艺等方面都应该开设相应的志愿服务岗位,如,心理辅导岗、学习辅导岗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志愿服务渗透到日常学校生活中,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同的学生,能力、特长也不同,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岗位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志愿服务岗的要求,从而从整体上推动志愿服务在校内的开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学校的普及。

2.2整合校外资源,建设社会志愿服务基地

农村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上著名的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立校外供需对接制度。通过建设社会服务基地,为中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生活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途径和契机。比如:农村中学学校可以通过在学校附近设立环境监督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监督和管理乱扔垃圾的行为,从中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并能够从自身做起,影响身边的人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文明、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学校可以联合当地一些成功的企业,为中学生提供一些走进企业服务职工的活动,比如,志愿文艺演出、生产线体验等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服务,既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多开销,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爱劳动、爱环境素养的养成。

2.3重视管理制度化,为社会志愿服务提供保障

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和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农村中学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责任感、使命感,那么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出社会志愿服务的作用,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就显得更加必要。学校首先要建立选拔培训机制,定期为学生组织开展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选拔比赛或者培训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服务社会、服務他人;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与激励制度,从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评估与激励制度,针对突出表现、成效显著的个人或者团队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农村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2.4建立长效机制,从长远角度促进志愿服务开展

中学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志愿活动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某个特殊的时间点,另外,志愿服务的类型多样,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的学生活动需求,而且还可以将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校园文化理念一届一届传承下去,这是学生毕业后自觉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催化剂。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和学校文化进行深度整合,浸透在学生的血液中,学生在未来参与工作岗位后,也必然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农村中学学校要充分依托学生志愿服务的力量,积极组织学生在学校内,或者学校外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重任,为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李玲.探讨志愿服务活动对中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9(03):125-126.

[2] 李晓利,徐广玉,张小虎.传承公能精神培养服务意识[J].中国德育,2018(09):63-65.

[3] 周明星.借助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学生积极心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7):73-75.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农村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