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三种策略

2019-04-22黄月明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月明

【摘 要】 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是否能够把握数学概念,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否深入开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概念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拓展数学思维,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利用概念建立起知识框架,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问题,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真实学习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具体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课堂观察,对学生的总体水平进行分析思考,巧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概念学习兴趣。

一、结合问题导入,助力学生理清概念

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会忽视对概念导入环节形式的设计,而是直接跳过导入环节,直接切入概念教学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不利于学生在概念学习中良好状态的保持。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是需要教师花一定心思的,由于数学概念教学内容较为死板枯燥,学生往往在概念学习中提不起精神,这样大大降低了概念教学的质量。由此,课堂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往往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数学概念,巧妙设置出一些问题来唤醒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避免学生在课堂昏昏欲睡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在导入环节中充分体现出数学概念相互联系的道理,巧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巩固和复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新概念的学习。

就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有关概念,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小朋友们在做游戏,赢的人可以获得两个贴纸。那么要把8个贴纸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贴纸呢?学生回答:4个,教师追问:那如果只有一个贴纸,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我们应该要怎么分呢?你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这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而教师就可以把握时机,揭示课题,对学生开展“分数的产生及意义”的概念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分数的构成,并且鼓励他们对分数意义的概念进行总结。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分数的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问题的导入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见,将问题引入到课堂导入环节中,对于概念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都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助力学生理清概念

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概念的内涵,在探索学习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只有学生真正走入了概念的“内心”,才能对它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记忆。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较其他学生而言都弱,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不够丰富,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这些都导致了他们在概念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视角,考虑他们的实际认知水平,把握“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注重在概念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不再浮于表面。这对于概念教学的发展是一次质的飞跃。

打比方来说,教师在开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的教学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和思考,来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教师若是将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教学,容易唤醒学生内心中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物品,如:楼梯扶手、梯子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有关物品,积极与学生分享,促使学生积极性的提升。然后,教师可以引导他們对这些物体进行观察思考。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理解它们都是四边形并且对边平行,加深对它们概念本质的把握和理解。由此看来,将数学概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促使他们深入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引入实践探究,助力学生理清概念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把握着课堂的真正实权。在以往的传统概念教学中,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降低了概念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强化自身意识,正确认识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在概念教学中组织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促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理解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中体会角的有关概念。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做出一个角,感受形状大小不同的角,理解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尝试去改变角的大小,从中体会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但是与边长无关。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探究中发掘、理解和把握与角有关的概念。由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对概念实践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能力的提升。

总之,开展有效概念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把控概念教学课堂的走向,也有助于小学生在有效概念教学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亚飞.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 徐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浅谈[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