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工院校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教学

2019-04-22许沁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数技工基础

许沁

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也随之不断下降,尤其是在数学素养上,本来就不扎实的学习基础碰上本就是难点的必修课高等数学,学生瞬间无所适从,而教师面临的挑战也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从思想和方法上做好准备。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 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不佳及初等数学基础薄弱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这几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也是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上的共同特点。随着技工院校生源质量的逐步下降,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都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初等数学的基础本就薄弱,在初中阶段大都是在原本班级排名靠后的学生,习惯了“数学不好”、“数学很难”的心理暗示,面对高等数学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不肯下苦功,习惯性放弃,造成在高等数学学习上的各种阻碍。

2. 与初等数学相比,高等数学的理论性更强、内容更抽象。在课时安排上,高数的课堂教学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更加注重通过分析定义来探究函数的深刻含义,其思维方式和难度系数都不斷地加大。从教学内容上看,由于中小学的不断减负,初等数学的内容不断被调整,很多内容变成了选修,以“十字相乘法”为例,现在很多初中已经把这部分内容作为补充内容讲解,对于基础不佳的学生根本不做要求,在技工院校进行后续的初等数学学习的时候也缺乏系统的补充,等他们面对高数学习的时候,就更加大了思维的难度,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其实是想学好高数,但是实际学习中由于各种困难阻碍了高数学习的情况。

3. 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在初中阶段,学生不断用各种方式进行数学练习,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复强化以达到解题的目的,尤其对于基础不佳的学生,模仿和记忆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再加上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大多数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老师的安排学习,很难抽出时间精力理解数学的内涵本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识记的层面,很难深入。

二、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衔接

1. 内容的衔接

我们可以尝试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体系中交叉或者重复的教学知识进行归纳分解,将具有连贯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在初等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细小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衔接中出现的衔接点。抓住这些衔接点,就可以更好地去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数列,这部分内容是一种规律探寻的问题。在初等数学阶段以找规律的问题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逐渐形成数学意识,从列出具体的数值从中分析出规律,进一步将规律转变数学语言。

2. 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适应能力,不断调整授课进度,保证上一节内容已经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节内容的教授,同时注意两节内容的结合性。数学不同于别的教学科目,就像盖房子,每进行一步新的环节都要确认前一步是否已经全部完成。内容上的环环相扣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教学。

3. 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常规的考核往往是期末一次性考试,即终结性评价。这样的一次性考核,往往造成学生疏于平时的学习巩固,而在考前进行突击复习,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可以尝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平时的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笔记、测验等都纳入评分,激励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将精力投入分散在平时。既能降低高数考试的难度,减少学生的恐惧感,又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对于自控力相对较弱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通过这种过程性评价,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三、结束语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衔接的差异是技工院校数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我们只有充分探讨、研究和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且从教学内容、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做好衔接,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就能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高数这门课,为学好其它专业课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高数技工基础
从技工到英雄
新媒体视角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性分析
好书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基于适应性教学的高等数学网上第二课堂建设初探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