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有效策略浅谈

2019-04-22王莉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效率

王莉莉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顶梁柱,除了教学之外,还肩负着班级管理的重任,但班级管理的工作又往往纷繁复杂,很多班主任往往忙前忙后,但效果却是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就成为每一个班主任时刻都在思考的问题。从言传身教、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家校沟通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展开探析。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需要组织,也需要管理,但同时一个班级之中,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又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这就使得班级管理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从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也确实不容乐观。因此,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以促使班级这艘大船能够平稳的前行,就显得尤有必要。下面,就是基于此提出的几点拙见,期望能够引起更多教师的思考。

一、注重言传身教

所谓言传,就是用语言讲解、传授,这自古就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旨在通过教师的言语去传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身教就是用教师的行为做示范,从而影响学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结合。然而,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大多只是停留在言传阶段,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忽视掉身教。但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一面镜子,如果班主任自己首先不能做到,即便再多的言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从。”这就是在强调教师自身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其榜样的作用。的确,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将班主任作为自己的榜样,作为自己心中的权威,所以班主任平时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在小学生心底留下烙印,而这些烙印或许就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力量。因此,无论是在开展班级管理之前,还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都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从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二、注重自主管理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始终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只能选择接受。这种模式不仅消耗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主的能力,而其结果就是造成了学生心底的逆反心理,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压到底自然会反弹。而且,在这种被动管理的模式中,学生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班主任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管理,即把班级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管理的小主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更能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进而促使整个班级在学生的自监自管中稳步前进。至于如何让学生自主管理?首先,是在制订班级奋斗目标的时候,和全体学生共同商量制订,以此让学生明白这一目标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其次,是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实行竞选制,即让学生参与竞选,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投票确定。最后,就是让这个班集体中人人有事干,即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内容,比如有负责卫生的,有负责考勤的,有负责纪律的等等。当然,这一过程不能缺少了班主任的耐心指导,但主体还是学生,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注重班级文化

何谓班级文化,就是一个班级内部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凝聚学生的一个核心,所以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心。因此,要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实,就班级文化的本质而言,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所以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出发,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从物质文化层面来说,班主任可以对教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即构建一个文明、整洁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比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图书角,作为学生共同阅读的一个场所。另外,针对班集体的情况,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在黑板报上进行一些有利于班级文化的设计,比如设计一个班徽,体现班集体的精神内涵。其次,从精神文化层面出发,班主任可以适当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注重家校沟通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中,还是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都是一条绝佳的路径。然而,在以往的沟通中,往往存在着程式化的问题,单向输出多,情感沟通少,因此极大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率。所以,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至于如何而提升家校沟通的效率?其一是改变传统家长会的形式,即在班主任讲、家长听的基础上,让家长也参与到研讨中来,让更多的家长提出其宝贵的意见。其二是针对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家访,将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家长进行一个详细的互通,从而共商对策,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利用现今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和家长建立沟通的平台,从而使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够更具时效性。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班主任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才能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从而促进班集体和学生个人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景荣.论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6(32).

[2]颜廷龙,张艳霞.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效率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