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充满趣味的小学劳技课堂

2019-04-22丁怡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丁怡琳

摘 要:在素质理念推行的背景下,劳动与技术课程重要性日益凸显,强化其专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内容立足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就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改进程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当下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尤其是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应该强化德育。劳动与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但是必须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如何构建趣味课堂是当下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重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动手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其直接关乎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持久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同理,在开展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期间,为了使学生可以保持学习劳技课程知识热情,促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在学生兴趣激发方面,教学情境创设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路径,但是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必须要结合劳技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兴趣与爱好等,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与新奇性,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确保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

例如,在学习“木笔筒”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配合舒缓的音乐,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精美木笔筒的图片,或者在课堂上现场为学生展示若干木笔筒实物。然后在学生观察这些木笔筒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东西吗?有什么用途?”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后,会意识到它们是用来装笔的。然后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笔筒是如何制作的吗?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下笔筒?”该问题情境的设置,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在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时候,教师要趁热打铁,导入木笔筒部分劳技课程知识的教学,这远比教师一上课就为学生讲解木笔筒等相关知识的效果好得多。考虑到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制作木笔筒,避免学生在制作木笔筒的时候受到伤害,从而确保课程教学有序开展。

二、开展合作探究,保持动手兴趣

在开展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理解与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与原理,这是劳技课程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确保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小学生持久保持动手与学习的兴趣。而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公平参与,使每个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后可以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这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中国结”部分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全班学生采用所学的“鞭炮结”编制方法进行自主编制,之后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由小组成员通过相互结合这些简单的中国结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习惯等各不相同,同时具有不同的设计思维和想法,对于同一个中国结设置问题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构思与想法。此时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动手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开展思考,并最终利用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来完成形式多样的中国结编制作品,如猫头鹰、三叶草与奥运环等等。通过使全体学生参与合作探究,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也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互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步形成與人相处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可以促使他们共同发展。

三、贴合生活实际,提升动手兴趣

劳动技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含广泛内容,所以教师不可单纯地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更加要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是小学生年纪比较小,主要以感性思维来分析问题,相应的理解难度也比较低,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劳技课程教学中的动手兴趣,教师就要注意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密切联系实践问题。因此,在小学劳技课程教学期间,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完有关课程知识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牢固地掌握相关的劳技知识与技能,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家用电器的规范使用”部分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课下的家庭生活中,如发现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不规范使用各种家用电器时要及时指出,如“在发现爸爸、妈妈看电视时眼睛距离屏幕比较近,此时可以及时告诉他们这样容易伤害自己的眼睛”等。又如,在“编网袋”部分知识学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在家庭中自主为父母编制一些盛东西的网袋。这些贴合学生生活的动手实践活动,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总之,小学劳技课程是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确保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为了打造趣味课堂,教师可以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动手兴趣入手,开展合作探究,保持动手兴趣,同时要注意贴合生活实际,确保可以不断提升小学劳技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劳动与技术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