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从矛盾入手
2019-04-22周丽君
摘 要:文本矛盾指的是一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情感、思想、结构、情节等方面不一致、不和谐之处。后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罪恶的漏洞。”“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矛盾无疑是泄露文本秘密最大的漏洞,也是揭开语言面纱的重要手段。细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矛盾”,与文本的“矛盾”处深度对话,深入文本背后的秘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矛盾;阅读教学
抓住主要矛盾,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把握文本中的矛盾之处,巧妙组织教学,就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下面笔者以《三顾茅庐》为例,具体谈谈矛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感矛盾,深层结构
语言是一座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却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体会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理解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理解深藏在字面下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例如在《三顾茅庐》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得十分精彩合乎人物的性格。其中有这样一句“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嚷”这个字,分明是表示声音之大,进而联系张飞一定是想到了前两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从而让学生交流前两次他们连诸葛亮的面都没有见着,难怪张飞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要嚷叫起来。从而在理解张飞所说的话抓住“只要”“捆”这两个词,引导交流张飞的暴脾气和他对诸葛亮的态度之恶劣。紧接着出示“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教师在这之前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凭张飞的一身武艺要把诸葛亮捆来能捆得来吗?学生的回答必定是肯定的。可是捆得来他的人却捆不来他的心啊,难怪刘备要生气并且言辞激烈地说了这一番话。顺势点拨学生通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感受刘备对张飞的做法的不认同,通过两个人物对诸葛亮态度之间的矛盾,启发学生思考其实作者描写张飞的态度实,则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主人公刘备对诸葛亮的那份发自内心尊重。
二、结构矛盾,激活思维
“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例如在《三顾茅庐》中有这样一处内容“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是对环境的描写,文章明明是在写人物,这里却无端增加了景物的描写,乍看之下似乎与文本存在矛盾。那是不是能删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文章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语言表述。入选课本的范文更是如此。夸张点说,不管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还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下意识流露,没有哪个词语不是表达思想的。在教学这一块时似乎有些无从下手,那么我们可以从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入手。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刘备要三请诸葛亮呢?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本事呢?其实文中对诸葛亮的才华已经有所暗示,继而让学生去寻找。接着让学生交流这部分内容总共写了哪些景物?告知学生这里的松林、清澈的溪水和茂密的竹林都暗含了诸葛亮高洁的品格。这里的比喻句表面上是把山冈比作卧龙,实则是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也隐含了诸葛亮“卧龙先生“的由来。此处的环境描写虽然看上去可有可无,却巧妙地烘托诸葛亮的才华和品格。
三、细节矛盾,收获精彩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本中对主人公进行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小见大,以微显著,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细微的动作描写尤其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人物的心理。在《三顾茅庐》中有十分精彩的细节描写,如: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時,老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恭恭敬敬”这个词引导学生交流,抓住“恭”的字形和字义来体会,“恭”表示人的内心的一种敬佩,也是“诚”的一种表现,所以它下面是竖心底,指导学生恭恭敬敬认真写这个字。接着再让学生一起来做“恭恭敬敬地站”的动作。当学生做得不到位时,可以让学生联想电影、电视剧中看过什么人恭恭敬敬地站着?在交流中学生会说到大臣在皇帝面前,仆人在主人面前,学生在老师面前他们会这样做,随即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此时刘备几岁吗?诸葛亮又是几岁呢?”接着介绍当时的刘备已经46岁了,而诸葛亮却只有26岁,一个长者却给自己的晚辈恭恭敬敬地等候,那是很不应当的,年龄的差距使得刘备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在是让人费解,存在了矛盾。这时老师只要蜻蜓点水点拨刘备此行的目的是要打动诸葛亮,他这样做正是刘备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表现。
语文课堂中学习,有矛盾师生互动才会更精彩,有矛盾学生思维才会更积极,有矛盾学生情感才会更投入,所以笔者认为挑起矛盾的冲突,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领悟到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周丽君(1987—),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