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低段音乐教学课程实施

2019-04-22李静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乐感奥尔夫教学法创造能力

李静

摘 要:相关调查显示,将奥尔夫节奏教学模式合理融入小学的低段音乐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还有助于低段学生乐感与节奏感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主要探讨了“奥尔夫在低段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实施”,现作如下阐述。

关键词:低段音乐教学;奥尔夫教学法;乐感;节奏感;创造能力

爱玩、活泼、好动等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且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与探索心理[1]。其中,玩游戏是每个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而如何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对音乐进行学习,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与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并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合理融入奥尔夫的节奏教学模式,从而才能轻松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敲打”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每节课都是做游戏”。但在这,“游戏”并非是让学生单纯地去玩,而是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去玩。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设计都应该是有音乐特性的,是与音乐相关知识相互结合起来的。在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分别有《动物说话》《快乐的小熊猫》《袋鼠》和《咏鹅》四课。小学生天性喜爱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更是学生十分喜爱的嬉戏方式。例如初听《袋鼠》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乐曲中模仿袋鼠有规律地向前蹦跳的声音出现几次。根据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多种不同节奏的游戏,并让学生分别来扮演可爱的小袋鼠,然后用脚进行蹦跳,从而练习学生的节奏感。再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来代替“dong”来表现袋鼠的弹跳声。最后通过不同的打击乐器来敲打来表现弹跳的幅度大小[2]。在教学《动物说话》中,教师将以儿歌朗读或者拍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四分、八分音符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选择几种打击乐器,并将四分音乐和八分音符进行对比观察及练习,很快学生就会发现四分音符要敲打一下,而八分音符需要敲打两下,进而逐渐了解了×=××两种音符的时值关系。随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这个时值关系为歌曲编配二拍子的伴奏节奏,并让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来设计,促使教学模式具有知识性、音乐性、目的性,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并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敲打”出创新的音乐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才是最重要的。”模仿是奠定创造的基础,而长期单一的模仿只会闲置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让学生产生依赖感与惰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加以引导,避免学生单一地进行模仿[3]。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这个我不会,你教教我吧。老师这个好难,应该怎么做?”等等,这样的声音极容易导致创编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最后教师不得不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而经过反思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低段学生所接触的东西较少,书本中提高的一系列乐器,或者一些动物都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因此,导致了他们的想象力受限,并致使其无法去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与动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出发,找出“本性音乐”。

三、将声势训练融入音乐课堂

在声势中,低年级同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让低年级的同学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会高起來。并从中学到很多和道理。如:让学生左手匀速地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也使学生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演奏、合唱还是合奏、重唱等活动,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这种既能各自独立,又能互相协调的能力。

四、调节课堂氛围,灵活“掌”空课堂

有人称,奥尔夫教学的方法其实就是将学生从教室的凳子上完全解放出来进行的教育,促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氛围活跃且生动的课堂。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只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就足够了,如果融入不合理,那么只会让课堂变得杂乱无序,乱糟糟的一团。而低段小学生的性格十分活泼,当他们接触到书本上的打击乐器时,常常会忍不住动手摸一摸或者玩一玩,届时课堂上肯定会失控,并变得嘈杂一片,继而极容易导致学生光顾着去玩打击乐器而忘记了学习[4]。那么,如何对音乐课堂进行控制,让学生听话?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运用奥尔夫概念来对课堂进行控制了。

总而言之,将奥尔夫音乐合理融入低段音乐的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如唱歌、敲打、跳舞以及声势等,教师要学会主动去发掘,去运用。而音乐和美术都属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如何进行有机整合及运用,不仅需要教师去反思、探索、研究,还需要教师在一次次实践中吸取经验,并从中领悟,从而才能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教师还需在生活中积极发现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促使学生在熟悉中玩,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悟音乐。

参考文献:

[1]丘宝玉.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15):121-122.

[2]宋洁,苏丽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3):86-87.

[3]王文君.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六年制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中的运用[J].儿童音乐,2015(10):52-55.

[4]刘清琴.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时代教育,2016(16):227-228.

猜你喜欢

乐感奥尔夫教学法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