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2019-04-22徐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体育教学

徐灿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一环,它与智育、美育、德育等有机统一,相互配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适应社会需要。生活教育理论是为了美好生活的显著提高和进步而教育;为了美好生活的持续向前向上而教育;为了培养人民的“生活力”而教育,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一环,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整的体育教学由老师和学生参与,并依据一定的教育媒介进行,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增进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性,最终获得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获得体育知识,更系统地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即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终极目标。

生活教育理论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老先生从方法论角度阐述的教育理论。学校教育正在弱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主动学,教即包含“做”,学更包含“做”,提倡教学做合一,教育要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活实践。所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有必然的联系,对于指导学校体育开展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一、小学校体育存在问题

(一)体育师资

目前体育在师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各地编制量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师资上欠缺必要的编制数,导致有的学校体育教师一周的课时达到20节。二是知识、年龄构成,很多学校体育教师是其他课老师代上的,没有受过系统的体育知识学习,在年龄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同时,学校弱化了传统体育技能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学生的童年体育活动脱离传统体育。陶行知先生强调“社会即学校”,要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牢笼,探索社会生活中传统有趣又有文化气息的体育知识。

(二)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体育课有效高质开展的媒介,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场地器材根本达不到体育课程上的规定要求。器材配备数量不足,器材设施老化,没有器材维护相关制度和定责到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多学校连标准的操场都没有,这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和形式

体育教学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有序开展和落实体育教学目标的媒介。教学目标决定体育教学内容,对于实现预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过于简单,体育课上内容的选择不能满足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很多体育内容的选择是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设置上,很難看到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踪影,这将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带来很多问题。

(四)体育课堂教学管理

让小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努力寻求体育课的乐趣,从学生时代就养成规则意识。但是在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散漫,体育课“放羊式”教学屡禁不止,严重制约孩子们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合一”,这种体育教学管理方式有悖于体现这一思想,存在教学做脱节的现象。

(五)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经费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或者一所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也能侧面反映这个地区或者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调查,很多小学校在体育经费上存在不足现象,导致体育器材不能及时补充,很多体育活动变成“空手活动”,老师一张嘴,学生两条腿,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六)学生体育意识

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明显不足,体育意志缺乏,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活动量稍微大一点,身体发生体育练习反应,他们就会选择退缩,缺乏意志力。

二、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促进小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一)“生活即教育”

体育教师在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接地气”,通过各种资源和亲身实践,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学期间就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并掌握其技能,将来源于生活的传统体育文化扎实地传承下去。

(二)“社会即学校”

小学体育课堂要紧密联系社会,不管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社会与学校连成有机的整体,将社会上盛行的体育知识引入学校,将社会体育元素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同时重视对体育课堂的常规管理,在体育课堂渗透德育,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规则意识。在体育经费上要拓宽渠道,不光依靠财政拨款,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的资源,通过企事业单位赞助或者设立专门体育基金等形式,扩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做合一”

要充分利用好陶行知先生这一方法论,教为学服务,学为做服务,最终体现到以“做”为核心上。教师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学生要乐学,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将所教所学用到“做”上,真正落实终身体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周登崇.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8.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体育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