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草偃润物无声
2019-04-22易雨晨
易雨晨
摘 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润物无声、风行草偃,就是用无声的爱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这颗种子发芽、生根、绿色扑面或是花满沿途。
关键词:行为习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无痕教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说人在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都是由小的时候的习惯所支配产生的,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而小学阶段又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客观因素,又由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所以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朴素大方、平易近人的仪表,知书达理的行为给学生作出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同时,充分利用典型事例,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感召他们。
教师主动弯下腰捡起废纸、摆正桌椅、随手关灯,遇到同事主动问好等,通过言传身教,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模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夸美纽斯说过:“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由此可见实际行动比说教更重要,所以每天7:50的早读你都会看到我和学生一起大声读书的画面,课间来到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天,看看书,以至于平时一下课就在走廊大喊大叫的学生少了;我在课上站直身板,声音响亮地讲解课文,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还是那句话,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会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有一天早上,学校要求8:00在大操场举行活动,而我们的清洁区就在大操场旁。我对值日生说,我们只有10分钟时间,大家要抓紧时间把清洁区打扫干净。可几分钟后,清洁区地面仍是杂乱不堪,几个学生在那挥舞着扫帚打闹着。看到这一幕,我虽然很生气,但是依然拿起扫帚开始弯腰扫地,这时“奇迹”出现了:打闹的学生不玩了,立刻加入到清扫队伍,不到三分钟,清洁区就干干净净了,由此可见,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如果当时我声嘶力竭地去训斥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因为惧怕而打扫,现在我用无声的语言教育他们,更能使他们受益匪浅。
二、无痕教育,潜移默化
如果教师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学生接受的也仅仅是一种思想,难以真正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影响,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比如,在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时,教师可播放一组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注意听视频资料中的讲解,尤其是要关注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学生观看到惨烈的事故现场后备感震惊,也真正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然后,我让学生回想:在上学路上你都注意到哪些交通标志?你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做了吗?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常见到的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以后再遇到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能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时时刻刻指导学生的言行与思考,促使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
三、榜样激励,情感陶冶
俗话说,学生是家长的缩影。家长的举手投足都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小学生模仿性强,因此要为他们树立榜样,明确行为规范。其明辨是非能力低但是接受性强,所以教师要经常给他们讲正面故事以及名人励志故事故事,使他们自觉克服不良的行为。想要学生达到家长的要求,那就应该从家长自身做起。如果家长与孩子相处中,一遇到问题就发脾气,大吼大叫,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别人生气的时候,也不能够去体谅对方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學生如何能养成好习惯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行为习惯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不断积累,就可见微知著,从小事情中体现高品质,成就大作为。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地强化,督促引导,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梓生.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1).
[2]王淑云.浅谈教师的言传身教[J].科技资讯,2006(34).
[3]杜蓉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华夏教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