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低段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
2019-04-22顾婷婷
顾婷婷
摘 要:通过《用手来测量》的案例,剖析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自身的已有经验,在较为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有效搭建科学活动支架,增加趣味,强化研讨,为孩子学习科学提供帮助,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较为自主地积累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低段;已有经验;优化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较为自主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探究能力有8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評价。而每个要素需要达成的目标都指向孩子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能力不能一蹴而就,一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材中也从聚焦、探索、研讨三方面切入。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探究能力较弱,教师应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辅助,为孩子真正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有力支撑,让一年级的孩子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所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聆听的多节展示课《用手来测量》,来谈谈对于低段科学探究活动有效策略的粗浅认识。
一、找准基点,深知学生水平
1.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点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在开学的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有一定的课堂常规形成,也比幼儿园大班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多次教学实践中还是发现孩子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识字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弱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入学调查,以本校为例,入学的150个左右的孩子有15个左右识字量是0,也就是有10%左右的孩子是完全不识字的。而认识10~20字的占比20%~30%,识字量也不是很大,充其量认识“大、小、多、少、上、下”等较为简单的汉字,只有10%左右的孩子的识字量达到30字以上。根据从语文老师两个月后,10月底的交流以及语文课本的统计得知,学习生字方面学生并未有大幅度的识字增加,50%左右的孩子拼音能力基本过关,可以流利拼读,目前学习过的字在40字左右。而对于0识字的孩子来说,拼音能力非常弱,基本上是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过的汉字能认读认写的也少于40字。我们科学学科在一年级阶段也是孩子识字的另一个重要窗口。
在“用手来测量”中,不同的带拼音的汉字出现是50字左右,而不带拼音的汉字在20字左右。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汇“预测”“测量”“高度”“桌子”“拃”等,对于孩子来说全部都是生字,没有接触过。曾在一节展示课上孩子没有拼读清楚“拃”的读音,而后全班在这节课的汇报中都用了“爪”的读音,这对于孩子识字是不利的。根据语文老师实践经验,对于重点词语跟读2~3遍会有60%左右的孩子学会跟读。
(2)动作协调性差
在四个班级上课前做了一个随机抽样调查。每个班随机选了10个孩子,跟着我做教材上规定的“一拃”的动作,40位抽样的孩子中,有15位孩子可以一次就比出这个动作,而有10位左右的孩子在纠正3次后还是不能完全做到“一拃”。根据心理学家的描述,此阶段的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还不是很发达,在一些需要协调的动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在一次教学结束后,有个孩子还特意和我交流说,做这个动作有些累。
(3)注意稳定性差
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大部分6~7岁的孩子在注意的稳定性上最多支持15分钟,如果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那么还有25分钟的教学,他们的注意力一定会是分散的。
(4)合作意识低
正是自我为中心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学生没有合作的意识。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一个孩子画一拃记号,一个孩子比划一拃。课堂上常见的是,两个孩子中强势的一个总把所有的操作揽在自己身上。第一次课堂上,甚至有2个小组,都是单人操作,边比划边做记号,可想而知,每一拃的长度完全不一致,导致测量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2.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点
(1)标准化工具的初浅认识
根据了解,每个孩子的笔袋里都有一把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直尺。有很多孩子都有测量的经验,在课堂上说测量桌子高度时,我执教的每个班孩子都会提到利用尺子来测量。在利用纸带问题上,曾经有2个班的孩子提出在纸带上标上“1、2、3…9”等数字来测量,明显看出孩子们对于尺子的前概念只是执着在一些标记数字,而不是一格格标准单位。
(2)对于比较的认知
“用手来测量”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两课中,学生已经通过比较恐龙大小、纸青蛙跳远比赛等对物体进行了比较,有了初步起点、终点的概念。而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使用非标准单位——手的一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完成从比较到测量的探究活动转变,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描述。
二、搭好支架,优化活动设计
在探究活动的开展中,切实有效地指导低段孩子进行实践,搭建较好的活动支架,有利于孩子的概念建构与知识经验的获得。
1.问题聚焦,提出明确
孩子的各方面基点,决定在开展聚焦问题时需要简单、直接。在这课中,有些导入、聚焦中采取的是问题情境式导入:需要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办法?孩子在说出用尺子量后,采用老师没有带尺子的回应方式。而后学生继续猜,老师继续没带,这个过程对于本课的探究活动而言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根据教材先提问我们能用自己的手进行测量吗?而后提出桌子的高度有几拃?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需要孩子了解一拃、桌子的高度以及预测桌子的高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理解相当困难以及混乱。
优化设计:测量主角:桌子的高度。利用老师给你的纸带和剪刀,你能比较准确地剪出桌子的高度吗?这个问题可以非常明确孩子今天的纸带相当于是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剪下的纸带长度就是我们桌子的高度。测量纸带起着辅助性的作用,而手才是非标准的单位的测量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不混淆测量纸带和手之间的关系,纸带只是方便我们记录、刻画的一个辅助而已。
2.探索活动,操作简单
我们在探索活动开始时就利用手中代表桌子高度的纸带,以及“一拃”,通过目测进行预测。
在利用非标准单位时,手从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称为“一拃”,孩子的手有一些困难,在实践中,笔者尝试过下图中的三种方法。
优化设计:根据孩子们的测量情况,个人认为1或者3的方法,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较高,可以很快就做出“一拃”的手势,并且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做到首尾相连,一拃与一拃一样长。
在一拃之后做上标记线,很多孩子的标记线画得歪七扭八,比较影响孩子们多次连续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性是没有保障的,如下图。
优化设计:在标记位置放上一根冰棍或者是小棒,就比较方便孩子们记录。
3.探究过程,伴随思考
在多次实践中,记录实验结果是孩子们特别有问题的地方,有些是6拃多一点,有些是6拃不到一点,我们的记录结果可以写成“6+”或者“5+”,方便孩子书写、记录。
4.重视字词,注意反复
在学习“预测”“拃”时需要孩子在课堂上除了齐读2~3次后,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各种替代性强化,请孩子利用“我预测桌子的高度是 拃”的句式强化这种基于证据的猜测,是孩子第一次在科学课堂接触,是我们需要强化的。
三、增加趣味,维持学生注意稳定
1.巧用评价
低段孩子对于老师的鼓励性评价是十分首肯的,并且个人的评价优于小组的整体评价。在评价孩子值得肯定的行为时,需要注重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模式,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固化课堂常规,从而刺激孩子的注意稳定性能够加强一些。例如:这个小组的合作又快又有效,奖励你们组的测量纸带首先贴在黑板上。
2.加入绘本
低段孩子的语言非常拟人化,十分可爱,自身也很喜欢听小故事。而其实在测量单元有很多优质的数学绘本,是适合孩子们作为生活应用来进行阅读的。在本课中可以利用《小熊的鱼娃娃》《家中的漂亮尺子》等绘本,问问孩子小鱼变短了吗?为什么不是3拃长啦?原来是熊妈妈和小熊的手长度是不一样的。
四、强化研讨,激发学生认知冲突
1.简化数据分析
一年级孩子的数学能力,仅在10以内的加减法。当黑板上贴满学生的数据纸带时,孩子们的注意点只是在自己的那条纸带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无法进行数据比较的,数据太过于杂乱、复杂。所以简化数据分析非常重要,是我们研讨的重点,我们选择手最长、最短组合、同桌有差异最为明显的小组以及老师自己的测量纸带,四个纸带展示在黑板上,只分析部分数据。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他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核心问题聚焦
测量结果不一样,他们的差距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导孩子从每一个实验步骤去反思,纸带测高度时的误差,没有使用同一个手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拃紧连着一拃,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并在分析的时候出示在此过程中,孩子的照片,利用事实说话,说明孩子们的各种实验数据。在每个人手指长度不一样这一点上,将短、中、长的三拃剪下来,非常直观地让孩子进行比较,利用证据证明我们的一拃有时候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手是一个非标准的测量单位。
一年级的课堂,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语言,认真仔细的动作,书写缓慢的数字,也有听到指令后茫然的表情。通过找基点、搭支架、增趣味、强研讨等实践,能够为孩子带来一些适合他们的梯度的指导。当然在用手测量中在材料上还能继续改进,比如,纸带当中到底是同桌每人测两次还是每人测一次?是两人一条还是一人一条?相信随着继续研究,低段的探究活动会更加精彩!
当然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之间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孩子自主思维的时间是需要等待的。在一年级学生的机械识记能力大大高于意义识记的生理基础上,如何让孩子在一周仅有的一节科学课中收获更多,培养更多的科学素养,需要更多的课例来支撑!
参考文献:
[1]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美]丹尼尔(L.H.Daniel),等.科学启蒙:物质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