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三途径
2019-04-22王长喜
王长喜
古人写文章,提倡“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里的“行千里路”,是说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不少学生是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却也写不出文章,或者勉强拼凑成文,也是语无伦次,内容干瘪。究其原因,是素材积累的贫乏。
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是“炊米”,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要突出一个“多”字。“多”是质量的保证。日本著名记者辰农和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的素材。”这是对“多”的比例关系的明确界定,为了获得这“两千行”,我们必须养成吸收的“海量”。茅盾则形象地喻示我们,聚材要像“奸商”一般,囤积货物,不厌其多。因为只有多,才便于比较,才可以筛选,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只能捉襟见肘,左右为难。所以,要宁可备而无用,而不可用而无备。要做到这个“多”,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深于体验,勤于阅读,天长日久,就会成为一个素材丰富的人。
积累素材的途径有三条:观察、体验和阅读。
一、观察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对认知对象有目的的感知。“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人每天都要通过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从外部世界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85%以上是通过人的眼睛获得的。所以,观察是人类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在整个写作流程中,发挥着“龙头”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取素材的主要来源。没有观察,就没有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
指导学生观察要注重一个“细”字。老舍先生要求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想。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必须回去再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八个字、十个字或二十个字,一写就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可见,看“清”了,才能写“精彩”;看“不清”而“硬写”,只能写出一些“次品”。作文课上,一位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鸡是怎样转头的吗?”“嘿,跟人一样,脖子一拧就行……”老师笑了,说:“如果你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鸡转头是一顿一顿很有节奏的转动,而不是一下子转过去。”显然,粗枝大叶地扫描,走马观花的掠影,都无助于把写作引向成功。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首先就在于他没有孤立地、静止地向学生宣讲重要的空洞教条,而是结合实际训练,使学生观察不细的弊病“见得真切”。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
二、体验
体验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如果说观察还只是“浮”在生活表层的话,那么,体验则是“潜”入生活的底部。為什么有些学生和别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和别人一起调查、参观,别人能写出“言之有物”、真挚感人的文章,他却仍然感到“写不出”或“没啥写”呢?关键在于不善于体验。周围的事物、景观、入耳、入目,但没有入“心”。于是,激发不起写作的“意兴”,总觉得生活平庸,没有什么可写。即使勉强提笔,也只能言不由衷,东拉西扯,说些无关痛痒、到处合适的空话套话。这就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有效的素材积累。
指导学生体验,要强调一个“深”字,它不追求“立竿见影”的速度和效率,讲究的是要经常适时地进行“反刍”。按照巴尔扎克老人的说法,即“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这样,运用时才能调遣自如,将素材恰到好处地用在文章的“节骨眼”上。深入体验要“多想”。茅以升先生说得好:“……我的意思是多想比多写、多说更重要。细想想,可也是,‘写什么,‘说什么。如果‘想得贫乏、滞涩,你会‘写得出色,‘说得精彩吗?”所以,“多想”作为前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开发学生“多想”的深度和广度。
三、阅读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又一重要方面。人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见”。人的知识获得、经验积累、素材获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阅读这种手段间接吸收的,为此,许多教师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主张学生大量阅读。我们主张学习阅读聚财不应片面追求数量的“多”,而应努力做到质量的“好”。阅读讲究的是一个“熟”字,不熟,就不能潜移默化,也无法提取运用。有些学生每天也在勤学苦抄,却不见作文水平长进。关键在于这种阅读大多是“看热闹”的“虚读”,而不是“看门道”的“研读”。古人强调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是经验之谈。所以,积累素材一定要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使精美的语句融入自己的语言宝库;熟了,才能心领神会,运用时,才能不召自来,流注于笔端,“撇开葫芦自画瓢”,自铸新语。
综上所述,只要做到积累要“多”、观察要“细”、体验要“深”、阅读要“熟”,就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文如泉涌,写出好的文章来,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涣然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