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019-04-22张燕云
张燕云
摘 要:说到底,作文的基础还是“读”,因为只有阅读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只有加强阅读训练,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这样一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等。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要多“读”才能“写”呀!这也充分说明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教师要清楚,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的升华是写作,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创造;思维
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少学生怕作文,不少学生虽提笔能写,可惜就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有些学生甚至提起笔来,“墨水凝固,行文困难”。语文老师指导起作文来也很棘手,难于找到突破口解决问题。从古至今,又有哪一位语文老师是专职的作文教师呢?说到底,作文的基础还是“读”,因为只有阅读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只有加强阅读训练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提高学生的写作动力,这样一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等。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要我们多“读”才能“写”呀!这也充分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我们要清楚,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的升华是写作,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实我们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作文困境中走出来,就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读”中促“写”,“读写”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的时候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近年来,“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方法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关键问题。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情况后,清晰地懂得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从“读、写”两环节入手,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起到促“写”的效果。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读”转为“写”,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凭借课文,读中悟写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是词语优美、富有哲理的佳作,具有典范性、教育性,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形式多样地读、感情深入地读。从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贴切性,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作者对大自然,对社会现实,对周围的人、事、物的关注中获得启迪,从而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思考;特别是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方法、文章的布局谋篇等。特别让学生注重背诵,积累词汇,為写作创造有利条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抓住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练笔,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掌握的写作规律,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1.借助教材,发挥想象
教材对于教师或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更离不开教材。当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时,就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合理推测、大胆构思。把简洁的诗文进行扩写,或根据重点的片段大胆想象,把它构思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写出来。如教学古诗《春夜喜雨》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的:同学们,你们细细想一想,诗人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春雨进行观察的?春雨是怎样下的?是在什么时候下的呢?诗人是来到什么地方观察的?我们一起读整首诗。读后,思考诗人可能还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我们读“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来想象一下。通过“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并分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原稿纸上加以整理。然后,指导学生把古诗扩写成一篇短文。这样通过“读”来促“写”大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会方法,掌握“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写作教学中,我注重教学生学会“仿写”。“仿写”是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写作情感等模仿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而仿写又是小学生作文训练形式的重要途径,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要仿写出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对文章的熟悉,要熟悉文章自然也离不开阅读。所以,指导仿写时,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断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对于“杨梅”的描写,我首先让学生弄明白,课文是按“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进行描述的。课文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我们增城的学生了解到原来杨梅和增城的桂园差不多,有刺,随着杨梅长大,刺会变软、变平。在教学这一片段时,我指导学生多形式反复朗读这一片段,让学生想象杨梅的样子,感受作者是怎样围绕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描写的。这样,本来对杨梅不熟悉的学生也一下子明白了。然后分析课文中描写杨梅的“颜色”“味道”这一片段,反复指导学生形式多样地读,并背诵这一片段,直到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为止。课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按照“形状—颜色—味道”的描写方法,认真仔细地观察,描写自己熟悉的水果。
3.理解内容,试写感受
入编教材中有的课文或感染力强,或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迪教育,教师可让学生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一读、写一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如《鹿和狼的故事》一课中,最后一段讲到“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这段话哲理性强,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时,我强调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说这句话暗示了什么?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学生一下子就清楚明白了我们人类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大自然,因为它们也有它们生存的规律,如果盲目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这样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你学了文章后,说一说从中受到怎样的教育,并写下来。这样引导学生从读中理解内容,写感受就容易多了。
4.丰富词语,提高写作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章,多是词语优美、句子流畅的好文章。有的侧重于感恩教育,有的侧重于想象丰富,更有的侧重于写景抒情。无论怎样的叙述都少不了运用优美、生动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恰当的“改写”,就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优美佳句,以达到提高读写能力的效果。比如指导阅读完《迷人的张家界》后,我首先让学生再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优美的词语来,然后找出课文中写景物的句子,全班齐读多次,领悟景色的优美之处。并巧设问题:你感受到张家界的迷人之处了吗?假如叫你当亲戚或朋友的导游,你会介绍吗?想不到,学生七嘴八舌地举手发言。随即我马上打开事先准备好的练习题,“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张家界呢?请同学们用上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语句,并把课文改写成一篇生动的导游词,要求你们尽量引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表达。”
5.学会归纳、整理,写感想
对于一些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文章,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文章详细地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却没有提及。我教学时,一般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下功夫,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图书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课文的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也将作为训练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先指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让学生清楚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整理并汇编收集到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清晰作者的写作目标。同时指导学生反复感情诵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写感想奠定基础。
二、指导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学好语文,仅仅靠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靠在广泛的阅读中学得的。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学会品词析句,学会感悟和思考,感受文章的精妙之处,获得美的体验,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料,为今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做好表达的准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向学生多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当然内容要健康,一般应以童话、寓言或浅显易懂有一定哲理的古诗文或能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其次,还可推荐读一些古典名著或科普读物等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为了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如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妙句并熟读成诵,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加深学生从读中促写。学生阅读面宽了,语言积累也相应丰富了,写起作文来自然不会感到空洞,学生下笔也容易多了。
三、课内课外拓展,加强家校合作
要想更好地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必须要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由课内延展到课外,通过课内的学习,课外的复习;课内的融会贯通到课外的实践写作或者课外体验课内升华等方式,将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与写作更好地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此外还应开展深度家校合作,教师在课上进行教学后,由家长进行小检验,教师还应该针对每个学生家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课后阅读进行指导。通过各家不同的情况,培养学生读写兴趣与爱好,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同时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主动与教师沟通,为学生购买下一阶段阅读写作学习所需的相关书籍。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还需要语文教师坚持抓好“阅读、写作”这两条线,以读为本,以读促写。同时指导学生养成爱阅读、勤思考、善观察、多积累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让学生的习作之舟沿著正确的航线,扬帆前进,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张金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优势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6).
[2]余祥泉.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名师在线,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