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2019-04-21牛乐李冬雪
牛乐 李冬雪
摘要: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注重时代性和实效性。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正面临着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压力重重。然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它将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期。因此,新形势下,直面机遇与挑战,进驻自媒体场域,建立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防御网络负面舆论影响,从“倒逼”转为“主动”引导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关键词:自媒体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33-02
一、自媒体场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现状
自媒体,广义是指个人信息传播的中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2]如今自媒体发展持续迭代,逐渐向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方向发展。众多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短视频,等等。通过使用自媒体客户端每一位个体都能成为信息的制作者与传播者。正是因为自媒体平台具有自由、开放、包容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
一方面,自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及为其教育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平台。通过对校园自媒体平台的运营与使用,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而其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更是建构了一个具有个性化、独立性与创新性的生活态度,为其走向社会搭建起一座实践的桥梁。
另一方面,自媒体信息技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与传统媒介所不同的特质,其传播的速度之快、个性化程度之高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核心价值理念带来严峻挑战,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我,最终导致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扭曲。面临多元网络文化及其消极思想意识的蛊惑,高校学生作为自媒体受众群体之一,极易受到消极腐化信息、反党反社会言论以及各类谣言的浸染,并不断借助自媒体网络以“蝴蝶效应”形式迅速传播并放大至全社会。[3]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注意到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推动途径,必将为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握以及正确思想教育观念的引导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自媒体场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失衡
自媒体具有“核裂变化”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能量的特点,在自媒体环境中,一个人的自媒体跟其他人的自媒体套叠,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套叠,信息一旦发布,就会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在多元网络信息的渗透和辐射下,高校学生自幼儿教育至高等教育所受的核心价值观念正被泛滥的低俗文化逐步侵蚀,在其影响下教育者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度与广度尤甚。同时,处于专业教育阶段的高校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加之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短缺,造成思政课课时被压缩以缓解教学压力的情况出现,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不足。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讲解程式化,内容缺乏吸引力,课堂失序等问题,以至于出现学生在课上摆玩电子设备的情况,可以预见的是,在阅读电子信息的过程中,携带大量危害言论的信息将进入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果势必将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媒体场域下会出现相对失衡的状况。[4]
(二)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失速
伴随着自媒体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垃圾信息多以隐蔽与寄生的方式飞速传播,反动势力正是利用了自媒体这一特性传播反面政治意识、负面消极新闻、反党反社会言论,从而对思想政治领域进行全面渗透与影响。因而,自媒体场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化与广域化同时伴有相对失速状况的特点。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施教处于“生命线”的地位,然而在多元自媒体网络信息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陷入了自 20世紀80至90年代以来的失速状态。在低俗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使原本在各学科领域进行灵魂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失速下的失语现象。曾经作为外在因素且无关宏旨的消极伪文化,依附于各种以裂变形式传播的自媒体平台,将对作为内在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逆转性的严峻影响。因此,在这种相对失速的状况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以及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萎缩
在伴随着自媒体技术发展的同时,由于学科建设的原因,导致绝大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自媒体场域下呈现出相对萎缩的状况。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引导中促进,促进中建构”的积极灌输不足,使之成为形而上学式的教育。加之自媒体网络信息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在此辐射和渗透下,大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的政治性、思想性、先进性及导向性的教育功能。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施教者应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号召全体师生将“学”与“做”结合起来,以达到其预期效果。
三、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开辟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媒介中心模式
在以自媒体平台为中心的模式中,校园自媒体网络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与功能类型具有导向作用并处于中心地位。同时以自媒体平台为中心的模式体现疏与导的原则,而这也是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原则之一。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时,为了达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目的,而坚持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说服教育、循循善诱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5]
自媒体包含海量的网络信息,形式形态多样多变,这是吸引当代大学生趋之若鹜的关键点。而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在自媒体上占据主流并非易事,因此,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凝聚智慧组成合力,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创新自媒体内容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打造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校园网络媒介。
实践显示,自媒体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形式与其传播的效果成正相关,因此,寻找一条创新传播途径显得尤为突出。首先,加强对自媒体社交软件的运用,如建设校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增进师生间与生生间的探讨与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此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的价值取向以及潜在的目的动机且予以及时矫正。其次,注重收集学生的意见,总结当下的热点问题,定时发布具有正确舆论性质的文章,从而正向引导学生,而这也必将会为自媒体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打开新局面。
(二)开辟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内容中心模式
在以内容为中心的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选取、编排与教育目标设计要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实效性原则,即实效性与实用性两者的统一。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高校教师在广泛运用自媒体的同时,仍然要注重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实效性,不能忽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要利用自媒体开辟学情信息收集渠道,就学生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公开和解答。还要利用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让正能量来引领校园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还可利用自媒体制作微电影、记录片在校内大屏幕播放,以动态的浏览体验代替传统的静态宣传,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三)开辟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用户中心模式
用户中心模式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来构建自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之一。用户中心模式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原则强调从实际出发,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思想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即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教育者同时要注重良好的学术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要处理好“线上”与“线下”这两个教育阵地的关系,例如大力发展和健全各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团组织,利用网播课的形式传播理论知识,利用公众号留言功能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实践证明,通过社团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显著且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因此,要充分利用自媒体传播与形式的特点与优势,加强对各类理论社团组织的宣传,在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的同时,增进其自身的集体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真正地开辟出一条自媒体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的创新以及内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增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它所带来的挑战亦不容忽视。因此在自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借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挥高校师生的合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适用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及方法,建立一个充满主旋律与正能量的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赖咏梅,胡蝶.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53-154.
[3]劉云华.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6):118-119.
[4]袁雅莎.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25-126.
[5]张瑜,张再兴.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06(3):24-26.
责任编辑:刘健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