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气候对档案资料虫蛀霉变的危害评估和治理

2019-04-20赵玲

卷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治理

赵玲

摘 要:档案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档案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需长期保存,有的甚至需永久保存。而对于纸质档案而言,虫蛀霉变问题一直是其保存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据相关研究表明:引发纸质档案虫蛀霉变现象的生物原因主要是由于微生物中的霉菌所致。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广东气候对纸质档案在进行保存过程中出现的虫蛀霉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广东气候;档案资料;虫蛀霉变;危害评估;治理

档案害虫霉变是对纸质档案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生物因素。而我国南方由于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都十分适宜害虫的生长和霉菌的滋生,因此档案虫蛀霉变现象比较严重,而遭受虫蛀霉变的档案不仅会污染纸张、覆盖字迹,还会缩短纸张的使用寿命。而现阶段处理纸质档案虫蛀霉变问题通常采取化学方式进行处理,而这些药品具有较强的毒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了解档案虫蛀霉变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对研究纸质档案虫蛀霉变的无公害预防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1 广东气候条件对档案工作造成的影响

1)气温影响。广东省每年从北部到南部的平均气温大约在18℃和23℃之间。其中一月份气温最低,北部地区大约在9℃到11℃之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月在11℃到13℃之间 ,沿海及雷州半岛则在14℃到17℃之间;七月份气温则最高,大部份地区可达到29℃。对于档案保护而言,对最高温度必须予以重视。

2)湿度影响。广东省靠近南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其湿度常年较高,其中,全省各地区月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基本上都大于70%,除了11月份和12月份其相对湿度比较低外,其他月份都处于高湿度环境。

3)降雨因素、暴雨因素和热带气旋因素的影响。广东省的雨水非常多,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天数都有雨。年降雨量在1300mm至2500mm之间,暴雨主要集中在4到6月份,属于前汛期,受热带气旋因素影响的后汛期主要集中在7到9月份。

2 广东气候对档案资料虫蛀霉变的危害评估

2.1 档案霉变造成的危害

1)字迹被覆盖,严重影响其利用率。引发纸质档案霉变的霉菌种类十分多。而霉菌种类不一样,则其颜色也不一样,在纸上所形成的霉斑也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各种颜色的霉斑会严重污染档案,在分解作用下会使纸张变得湿润而粘结在一起,成为“纸砖”,使其无法被清除。而广东省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霉斑的生长,导致档案字迹被覆盖,严重影响其利用率。

2)降低档案纸张强度,减少其使用寿命。霉菌属于微生物,因此也如同其他生物,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而档案中纸质材料所含的纤维素和书写材料中所含的有机物等都是霉菌最佳的营养来源,而霉菌在进行生长发育中不仅会吸收纸质档案中的营养物质,还会分解出能够腐蚀纸张的有机酸,使纸张的酸度增加、强度降低,使纸张颜色变暗、发黄且容易碎裂,进行缩短档案的使用寿命。

2.2 档案虫害造成的危害

大部分档案害虫都具有喜暗畏光的习性,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档案害虫的品种不同、地区不同,则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也不同。按档案害虫具有的取食习性,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式:1)钻蛀式。例如窃蠢幼虫在进行取食的时候,会将档案蛀食成洞,有时甚至将档案蛀穿。2)浸食式。例如毛衣鱼等喜欢从由外向里进行蛀食,导致档案边缘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缺损。3)污损式。害虫取食时会把其携带的各种脏物及自身排泄物留在档案上,导致其字迹被污损覆盖,还会散发出难闻气味。

由此可见,对于纸质档案而言,虫蛀霉变会对其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档案虫害霉变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3 相应的治理方案

3.1 霉变治理方案

1)做好档案室环境除尘管理。对于霉菌而言,尘土是其重要的载体,对于档案保存而言,其库房中如果空气越洁净,则霉菌等微生物数量越少,所以,要做好室内的环境除尘管理。可在库房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工作人员只有更换干净服装后方可入库,而档案也必须先清洁后入库。

2)合理控制档案室内温度。在霉菌的生长过程中,温度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霉菌而言,只有在固定的温度范围中才会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超出此温度范围或者低于此温度范围都会抑制霉菌生长或致其死亡。所以,合理控制档案室内的温度,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但是温度如果太低会对纸张韧性造成影响,而且会增加保存成本,据相关实践表明,档案保存室内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40℃到200℃之间。

3)消毒灭菌。如果档案已经受到霉菌侵染,那么采取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处理。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消毒灭菌。对档案进行除霉之前,可结合现有条件用熏蒸方式和微波加热方式等对其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以免除霉时霉菌抱子四处飘散,导致其二次传播而对人体及其他档案造成危害。还可用2%至5%浓度的新洁尔灭,对档案库房和相关器具进行消毒灭菌。对于空库房则可以利用紫外线等进行消毒。其二,局部除霉。在霉菌开始生长的时候,可利用蘸取75%浓度酒精的脱脂棉球适当拧干后对局部进行擦拭处理,去除其表面污物及菌丝。其三,隔离观察。档案在进行除霉处理后需先隔离观察,消除霉变隐患以后再将其入库。此外,由于微生物均在液体环境中新陈代谢,周围环境所含水份越多,则霉菌细胞新陈代谢越强,发育繁殖也越快。所以,应在档案房放置去湿设备,以此保持期湿度的稳定性。其四,利用防霉剂。使用防霉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档案霉变。目前已投入市场的防霉剂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有关形态构造方面、代谢过程方面及生理活动方面等进行干预,而抑制其繁殖。

3.2 害虫治理方案

1)预防工作。其一,严控传染源,档案入库之前要认真检查。通常害虫在幼虫时期,其蛹非常小,用肉眼很难看见,故而常会跟随档案一起进入库房。所以,检查入库档案的时候需利用放大镜、镊子等工具,利用抖动的方式和翻查的方式仔细检查,再结合虫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没有虫蛀的档案需观察三周后再将其入库,而对已有虫蛀的档案要先杀虫再入库。其二,控制库房内的温湿度,确保其室内生态环境既利于保护纸质档案,又不利于各种害虫的生长繁衍。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降温去湿,可结合其实际条件,降低其内部的温湿度,并利用相关仪表做好温湿度的管控工作,以此控制虫害的发生。其三,定期进行虫情检查,及时了解害虫的产生原因及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其四,保持清洁,避免害虫滋生。应保持库房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卫生,不在库房内随便堆放杂物,人员进出时必须着工装并换鞋。其五,合理选择防虫剂。现阶段市面上销售的防虫剂品种繁琐,所以要选择对纸张和字迹影响小、对人体毒害相对较小的安全性能较高的杀虫剂,为防止害虫出现耐药性,需定期进行更换。

2)治理工作。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公害灭杀技术和相关设备由于不会污染环境且可以确保档案安全而受到广泛好评。现阶段,常用的无公害灭杀技术主要有:气调杀虫技术。此技术原理是创造低氧环境,影响害虫的呼吸,对其神经系统进行刺激而使其死亡。现阶段常用方法为利用真空充氮和二氧化碳两种方式进行杀虫;物理杀虫技术。此方法主要是利用低温冷冻的方式杀虫。

4 结语

我单位结合综上所述,于2018年8月请专业消毒公司对档案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毒工作。总而言之,面对纸质档案虫蛀霉变的现象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重视其相关防治工作,建立长期防虫防霉变的意识,从传染源入手,阻断虫蛀霉变的传播途径,打造害虫、霉菌无法生存的生态环境,推广无公害防治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韩彬彬.影响档案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S2):90-92.

[2]邓支青.以纸质档案霉变为导向的档案保护工作研究[J].才智,2014(23):357-358.

[3]李曉楼,涂晓英,邓绯.纸质档案保存中防霉变措施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0,26(5):5-6.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治理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