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9-04-20葛明完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增生症乳腺常规

葛明完

(通城县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400)

纳入90例乳腺增生患者,研究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90例乳腺增生患者(就诊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医疗护理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35岁;平均年龄(26.76±3.67)岁;结婚情况:已婚29例(64.44%)、未婚16例(35.56%)。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为36岁;平均年龄为(26.66±3.88)岁;结婚情况:已婚28例(62.22%)、未婚17例(37.78%)。以spss21.0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在统计学中不存在意义,组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腺增生护理,其中包括乳腺增生的常规药物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宣传教育,为患者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的检测。

常规医疗护理上的心理护理:观察组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入院后,为患者进行优质的疾病讲解,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方案、病情演化以及危害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需要用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升沟通的有效性,根据患者的心理活动变化为患者开展不同程度的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而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的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提升其免疫能力和抵抗力,为患者播放其喜欢或感兴趣的音乐,通过转移其注意力的形势缓解其不良的情绪。

1.3 评价标准

(1)治疗有效率采用的评价标准为:无效(患者的肿块为发生明显的改变,甚至出现恶化的趋势,患者的乳腺疼痛明显);有效(患者的肿块与治疗前想对比,出现相对缩小的趋势,患者的乳房疼痛感明显的降低);有效(患者的肿块检查消失,患者的临床现象消失,并且在六个月的复查时间未出现复发现象)。

(2)心理状态采用的评价标准为:采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进行评定,所得分数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呈现反比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输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检验,治疗效果采用n(百分比)比表示,用卡方检验;心理状态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如果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分(36.11±3.67)、抑郁自评分(28.55±3.66)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分(45.05±4.18)、抑郁自评分(43.47±5.44)分和治疗总有效率82.22%,(详见表1.)情况对比组件差异价值存在,差异显著,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情况和抑郁自评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 论

乳腺增生症(cyclomastopathy)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是乳腺癌疾病发病率的首位因素,造成该疾病的因素是女性的内分泌失调,该疾病多发于二十五以上四十五以下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经期的胸部疼痛[1]。乳腺增生症疾病在治疗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绪状态对其疾病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3]。常规护理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在患者的情绪状态上效果并不理想。在常规护理上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立足于人性护理之上的新型护理方式,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护理的内容,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让患者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和安慰,让患者得到尊重,感受到被关爱,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4-5]。根据文章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心理评分和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乳腺增生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增生症乳腺常规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别受限于常规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