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9-04-19张国权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渗透策略情感教育

张国权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推向一个更高的位置,其重要性越发凸显[1]。如何提升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是小学体育教师正致力探究的问题。新形势下,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除了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还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在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前言: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优势的分析,再就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进行论述。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优势

(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在师生心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教师用一颗真心去包容学生,给予学生炽热的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之后也会反过来回报教师同样的情感。这样的温暖互动,可以让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出现积极向上、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心理相容的教学氛围[3]。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二)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通常一味地讲授,教学内容乏味枯燥,这让小学生本有的表演能力、参与欲望和好奇心受到压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情绪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让教学变得形象、丰富、有趣,教师的语言幽默简洁,热情高昂,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从中感受熏陶和感化,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也被充分激发出来,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有效满足[4]。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未来充满憧憬,有着活跃的思维,其价值观念正处在萌芽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学生更多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动力,对体育学科的学习也会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均会得到提升。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如果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紧张,学生在课堂上也就难以提起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害怕等不良心理。相反,如果课堂教学环境轻松、民主、活跃,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从中感受到快乐。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消化和吸收,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课堂。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适当放下自己的身段,主动同学生互动,比如学生在练习篮球、足球的时候,教师也要参與其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进一步让学生“信其道”。

(二)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也不喜欢传统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素质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法,如男生喜欢玩篮球,女生喜欢玩排球,教师可以组织男生练习篮球,而女生练习排球。如有的学生可以一口气围绕操场跑两圈,而有的学生拼尽全力也跑不完一圈。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跑步运动中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设置分层目标,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且自信心不会遭受打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情境创设教学法,比如将“4×100米接力赛”假设为“奥运火炬手正在传递火炬”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除了情境创设,还有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三)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小学生喜欢表现,且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结果好就表扬,结果不好就批评,这让很多的学生自信心倍受打击。新形势下,教师要采取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积极性等,都要纳入到评价指标之中,尽可能多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再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学生的不足,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当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渗透情感教育,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最后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情感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促进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慧丹.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向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 (12):57-58.

[2]王豫峰.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关怀与人文教育运用策略思考[J].文教资料,2016 (10):180-181.

[3]曾细龙.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07 (S1):100.

[4]张志.浅析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融入策略[J].高教学刊,2015 (13):43-44.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渗透策略情感教育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